浦来宁:“APEC蓝”或难留,但它不会归零

2014年11月11日07:34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浦来宁

  最近,北京“APEC蓝”一词一夜之间走红,各种解读、吐槽不绝于耳。有人为APEC这个盛会给北京老百姓带来最珍贵的礼物——蓝天而叫好,也有人指责这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政府做了努力还不讨好,这也许是新媒体时代民意如流水的体现,也反映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扫”乎?有朋友远道而来,借机把平时不那么整洁的房间收拾一下,虽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但也是做人应有的礼数。中国自古就有重礼仪的传统,在“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排第一。

  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时对城市运行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也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2003年曼谷主办APEC,曼谷及附近三府的公共机关和学校放假。2007年悉尼APEC期间,悉尼中心城区整体关闭。2012年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办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全城居民放假。再过几天,布里斯班将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当地政府已将会期设为公共假日。APEC在北京举行,八方宾朋,同襄盛举,我们采取一些措施让北京更加美丽、舒适,也是待客之道。

  APEC之后生活将回归常态,雾霾也许会卷土重来,但APEC期间整治大气污染是北京环境长期治理进程的一部分,将使北京长期受益,就像实施车辆限行、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环保遗产。截至10月底,北京全市已淘汰退出375家污染企业,超额完成本年度300家的目标,116个环保技改项目完成,京、津、冀建立完善了环保整治协作机制。

  尽管形成“APEC蓝”的一些超常规严厉限排手段从长远看不可持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整治经验、机制和成果不会“归零”。它增强了我们治理环境的决心,也让人看到了治理环境的希望和治理雾霾的样本,“等风来”不再是幽他一默的唯一选项。

  事实上,即使北京采取了这么大力度的整治措施,这两天北京“APEC蓝”蓝得也并不那么彻底。对此,我们不必讳言,也没什么大不了。北京的雾霾治理还前路漫漫,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同时这也是向国际社会表明,治理雾霾是个长期过程,应当客观理性看待中国政府的治霾努力。雾霾是一个国家快速工业化常有的成长之痛,20世纪的伦敦、洛杉矶都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治霾之路。治霾并非单纯的环保问题,它涉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公民精神养成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的治霾依然在路上,更多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我们或许难以留住“APEC蓝”,但我们可以表明铁腕治污的态度、壮士断腕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我们很难让客人完全满意,但至少可以让客人明白我们的真诚以及付出的努力。▲(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APEC 雾霾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今评媒:为什么中国人得吃最贵的抗癌药?
  • 环球时报:莫过多责备墨西哥政府
  • 扬子晚报:公文10公里走22天 “为官不为”闹笑话
  • 人民日报:“APEC中国周期”,排云而上13年
  • 南方都市报:扎克伯格的中文并没那么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