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中点评严打专车:该反垄断还是打击黑车

2015年01月08日15:07   综合 收藏本文
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反映“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影响收入问题 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反映“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影响收入问题

  1月4日,沈阳市约70台出租车聚集,反映取消燃油附加费、“黑车”泛滥、“专车”抢占市场等影响收入问题。近日,全国接连发生多起出租车停运事件。“专车”“黑车”不过是导火索,常年居高不下的“份子钱”和行业垄断问题,才是亟待动刀的行业痼疾。

  新华社:出租车经营权垄断养肥少数人害苦一批人

  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养肥了少数人,害苦了一批人。拥有出租车经营权,就可以不花一分钱,靠司机“融资”起家,用司机“份子钱”还贷款,可谓“空手套白狼”坐享其成。而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如同“骆驼祥子”,他们出了相当于车款一半的“风险抵押金”,每月要上交数千元“份子钱”,收入却不如单干的三分之一。

  人民日报:是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

  由于事实上的垄断,出租车行业发展极为畸形:出租车数量长期不增加,形成、加剧打车难;公司长期靠高额的“份子钱”坐收渔利、一本万利,而出租车司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盈利大部分缴了“份子钱”,权益缺乏保障。处置一起群体事件并不难,难的是,在出租车领域深化改革。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说了算。

  今评媒:出租车罢运,是打死专车还是打破垄断?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和生活,社会的进步。前几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的回车键,放出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第一笔房贷业务,可见总理对于互联网所持的开放包容态度。回到出租车行业的管理部门,他们更思考的是积极研究如何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而不是对新鲜事物露头就打。

  新京报:不合理的出租车专营为何改不了

  单说新京报创刊11年来,所刊发的相关评论文章,就不下数十篇。十余年来,因为出租车专营制度问题,在各地引发的停运等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然而,任由公众、媒体、出租车司机等十余年死磕,出租车专营体制坚如磐石,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京华时报:“专车”合法化与强化监管不矛盾

  出租营运领域的一些既得利益者,对“预约出租平台”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将“黑车”漂“白”也表达了强烈不满。但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观察,“黑车”为什么不能漂“白”?如果“白”的含义就是合法,这正是社会关切和民众期待之所在。“专车”合法化与交管部门强化对“专车”的监管并不矛盾。

  中国青年报:慎将互联网“专车”拉入黑名单

  最亟待厘清的是,不能把各地“祥子不拉活儿”的公共事件,归咎于互联网“专车”的发展。的哥的姐与出租车公司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市场被谁挤占,而在于备受诟病又岿然不动的“份子钱”。互联网“专车”确实需要规范与管理,但它终究与“质劣价高”的“黑车”不同。

  第一财经日报:深改阳光尽快照耀出租车行业

  其实,“滴滴”、“快的”这样的新技术、新业态并不总是“招人恨”,它们大方的“红包”推广就备受司机和乘客的欢迎。根据滴滴、快的的业务介绍,其推出的专车服务更多是针对相对高端的客户群,在价格和服务上和普通出租车不在同一层次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专车动了出租车多少奶酪?

  事件背后折射出新旧利益之争,专车到底动了出租车行业哪些“奶酪”?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沈阳目前上演的专车、出租车利益之争,主要是由于滴滴、快的身处特定烧钱阶段,专车价格战频繁,导致专车价位接近出租车平时价格,从而直接和出租车“抢生意”。

责任编辑:黄睿 SN224

文章关键词: 出租车 专车 黑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