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的:头份工作不求“稳”又如何

2015年01月19日04:39  中国青年报 收藏本文

  王钟的《中国青年报》(2015年01月19日01版)

  大学毕业后既不找个正式工作也不考虑升学,而是选择去打工旅行;刚工作几个月就果断辞职,允许自己职业生涯的“试错”;早就有读研深造计划,但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本科毕业后选择先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作出了不同以往的选择,他们抱着这样的新观念:初次就业不求“稳”,不期待一份工作“干一辈子”。

  有人认为,这是90后求职者毛躁、不踏实,工作中一遇困难就“沉不住气”。还有人认为,离开校园不好好工作,就是放任大好青春时光溜走。但是,批评者忽视了一个事实:上述看似没有规划的90后求职路径,是不少青年求职者的人生选择,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预期。“体制”、“单位”这样的概念离年轻人越来越远。在父母的支持下,不少90后有“晃荡一下”的现实可能,而且许多人也有能力边晃荡边养活自己。

  打工旅行,这本是发达国家年轻人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被国内一些年轻人接受的生活方式。本科4年的学习时间看起来虽长,但因为课程密集,学生又长居校园内,缺乏通过积累社会阅历来制定合理人生规划的机会。毕业生花一年半载远行,了解社会,学习独立生存能力,从而培养更开阔的世界观,对他们而言并非坏事,也本该被社会接受而不应被苛责。

  找工作并不是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多数应届毕业生都要经历试用期。在试用期好好表现,迅速融入职场,当然是毕业生应该做的。不过,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试用期不光是用人单位对新人的检验,也是职场新人对工作本身的“试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求职者刚工作就辞职,并不一定就是他们“任性”,而是利用了“试错”机会,选择自己更喜欢或者更愿意从事的工作。成熟的劳动市场是充满流动性的,这当然也包括初次就业的流动——初次就业者涉世未深,对真正的职业环境了解不全面,恰恰有更强烈的流动需求。与其待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不如重新规划推倒重来。

  加入“考研大军”,至今仍是大学生毕业去向的主流选择。从小学一口气读到硕士、博士,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有,比如不脱离学术环境,压缩时间较早投入科研事业等。不过,有些专业的研究生“书斋气”太重,缺乏对研究领域的实践性领悟。还有人为读研而读研,没想明白拿个更高的文凭究竟为了什么。把深造规划放在后头,选择在本科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其实有助于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学科,进而明确未来的方向。

  可以预见,找个看上去“不稳”的工作,会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不少90后甚至00后,从小生活在相对富足、包容的环境中,敢于也需要拥抱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因而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是复杂的。传统价值中的稳定、高福利等概念尽管仍重要,但这些只会成为他们考量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个性化选择。社会应当理解并顺应青年的这种价值观转变,给刚离开校园的他们创造一个允许“晃荡”的环境。

(原标题:头份工作不求“稳”又如何)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工作 毕业生 90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haitaode:姚贝娜去天堂唱歌了,周秀云呢?
  • 京华时报:采访伦理应恪守协商之道
  • 京华时报:“布鞋院士”的稀罕和湿鞋院士的遗憾
  • 环球时报:对一些人和事 官方沉默也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