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中:撤点并校”的最大问题是农民话语权缺失

2015年01月18日10:26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公益组织歌路营通过走访河北、四川、湖南等百余所农村寄宿学校,发布了《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揭示了寄宿生所面临的多方面健康危机,由于生活在农村的每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应当是可信的。然而,“撤点并校”政策所影响的并不仅仅是寄宿生,而是绝大多数农村学生。

    这是因为,有寄宿条件的主要集中在初中学校,而绝大多数小学并没有住宿条件。让八九岁的孩子到学校住宿,家长既不放心,学校也不愿额外担责任,致使除了家在学校附近的少数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因为离家远和交通条件限制,每天不得不老早就起床,并乘坐没有安全保障的黑校车上学,而且中午没法回家吃饭,只得喝凉水和啃劣质方便面充饥。

  “撤点并校”给农村学生造成的上学难和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恐怕这也是导致农村学生素质越来越差、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无可否认的是,“撤点并校”政策制定之初想到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主要集中在建设规范化学校和硬件达标上,并一味宣扬这种政策的优点。

  问题是,政策制定者因为身在大城市,凭着城市人的思维而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密度低、特别是多年计划生育之果造成的绝大多数村庄已经没了学校、上学越来越难的现实,但广大农村人当时已经有了强烈感受,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家长和村领导抵制“撤点并校”的情况。如果能倾听一下农村人的声音,好好进行“撤点并校”的可行性论证,而不是片面强调其好处,哪会出现全国性的并校风潮并给广大农村学生造成如此深远之害?

  由于“撤点并校”工作早已于多年前就大都完成,其危害性早已形成,现在再下令停止合校已经没了意义。现实问题是,如何化解这种危害以及如何从实际出发再反过来进行合理“分校”。由于原先的很多学校已经卖掉而且“分校”会造成现有学校的资源浪费,所以解决“撤点并校”遗害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但比经济代价更大的教训是,像“撤点并校”政策一样,很多涉及农村人的政策都因为不倾听农民声音而出现了只强调其好处而看不到害处的问题。

  比如,不能收回“外嫁女”土地政策在保证了他们原集体组织的土地不被收回的同时,造成了新嫁入的媳妇无地可承包,并同样使得“外嫁女”在以后生活的组织无法得到土地。“长期不变”政策在使那些承包到土地之人的权利得以巩固的同时,造成了同为集体成员的大批后来者无地可包,无法享受集体土地利益。

  本来,凡事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只有进行利弊衡量才能对其充分认识。制定政策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保证政策科学合理而不是后患无穷,不能只充斥一种声音而不允许杂音,尤其是那些对立和反对意见。而且,利益受影响者由于感受最深,对情况也最熟悉,必须倾听他们意见,保证他们的话语权。 □吴元中

 

(编辑:SN143)

文章关键词: 撤点并校 农民 话语权 缺失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中青报曹林:娱乐不要脸,独家新闻成独家耻辱
  • 京华时报:谁纵容季建业二十年“边腐边升”
  • 京华时报:醉酒男暴打女护士“有钱”也不能犯法
  • 京华时报:采访伦理应恪守协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