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宗教式笃信“言论自由”挺吓人的

2015年01月19日07:33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法国的“言论自由”里藏着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法国《寒流》漫画杂志最新一期大概想学《查理周刊》搏出位,搞了个“黄祸已至,挡之晚矣?”的封面。其所画情景是中国人占领整个巴黎,作威作福,法国人都沦为黄包车夫、妓女、乞丐。

  法国人可能视这为他们的幽默,但公然骂中国人“黄祸”,还是够损的。如果中国政府愤而斥责该杂志,或者中国社会发起抗议浪潮,那么《寒流》就一夜成名了。好在现在的中国人可以一笑置之,或者捂着鼻子骂一声“臭”就走了。

  然而世界各国人并不都像中国人这样好脾气。

  《查理周刊》爆红的最新一期被全球穆斯林认为捅了他们的信仰一刀,这个定性很严重。

  世界多个伊斯兰国家出现针对法国《查理周刊》的激烈抗议活动,尼日尔的法国文化中心和数座基督教堂被纵火烧毁,至少10人丧生。法国总统奥朗德呼吁严惩这些暴徒,他表示“那里有时候人们不懂什么是言论自由,因为他们被剥夺了这项权利”。

  纵火杀人的暴徒的确应受到严惩,然而这一众所周知的文明法则看来压制不住《查理周刊》漫画先知激起的全球穆斯林的怒火。欧洲的“言论自由”与穆斯林世界的“信仰自由”如今针尖对麦芒,谁也不想听对方的话。

  在广大穆斯林看来,《查理周刊》就是在亵渎先知,他们的这一理解是宗教式的,没有回旋余地。而且过去只是那家杂志做了这样的亵渎,现在好了,它的发行量从六七万蹿成六七百万,全欧洲都因为支持而读它,这个梁子越结越深。

  再看看法国和欧洲这边,人们对言论自由的信仰原本是世俗性的,但现在他们变得很“轴”,像是过不去了,穆斯林越是反对登先知的漫画,他们越要登。他们把这件事的意义上升得特别高,很神圣,宁肯为之冒新的流血牺牲风险。仔细想一想,这已经不太像是世俗的思想和行为逻辑,而更像是宗教化的。

  如果欧洲人以圣徒的心态誓死捍卫漫画先知的“言论自由”,与穆斯林对先知的另一种誓死捍卫迎头对撞的话,那么21世纪就真的有事做了,它有可能成为“圣战”的世纪。

  恐怕还是要劝欧洲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言论自由是好东西,但连罗马教皇方济各15日在赞同言论自由的同时,都表示它是“有限度的”,认为它不能用来“挑衅、侮辱他人的信仰”。此外美国主流媒体都拒登《查理周刊》的新漫画。这一切说明欧洲有后退的空间。

  人们并不否定法国的言论自由,法国的文化面貌总体上颇受外部世界欣赏,现在只是有很多人劝法国社会在漫画先知的问题上做出克制,就这么一点点,不扯其他。法国人应当有不使自己钻进牛角尖的文化魄力,避免让言论自由真的变成一种宗教。

  《查理周刊》原本是法国的一本低端漫画杂志,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中,它是法国大家庭中“最淘气的孩子”。现在全欧洲因为它挨了打,吃了亏,从同情它、反对对它施以暴行,延伸为支持它,纵容它,从而客观上让它代表了法国和欧洲,这是很蠢的行为。

  还是那句话,让穆斯林改变信仰,比法国和欧洲调整对言论自由的理解要难得多。如果法国人认为做这种世俗的调整是一种奇耻大辱的话,那么他们的言论自由就真的与“宗教信仰”差不多了。外界将以新的视角来看《查理周刊》带出的系列冲突。

  ▲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言论自由 法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haitaode:姚贝娜去天堂唱歌了,周秀云呢?
  • 京华时报:采访伦理应恪守协商之道
  • 京华时报:“布鞋院士”的稀罕和湿鞋院士的遗憾
  • 环球时报:对一些人和事 官方沉默也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