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平:贵阳塌楼现场,记者和官员都消消火

2015年05月21日07:33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单仁平

  贵阳20日因山体滑坡发生一九层楼垮塌,楼内90余人脱险,但仍有十几人失联。紧张的救援之中,新华社记者与现场救援组织方的一起摩擦却走上互联网,吸引了舆论的大量注意力,像是成了“次生灾害”。双方谁不对,人们的意见不尽一致。

  据新华社记者欧东衢称,他在现场试图拍照时遭到阻拦,他亮明记者身份仍于事无补。贵阳市副市长徐昊要求手下抢夺他的相机。贵阳市委宣传部官微随后回应称,一男青年在未亮明记者身份情况下,手持相机希望闯警戒线进入警戒区拍照,与现场指挥和维持秩序者发生争执。双方的叙述存在差异。

  大灾突降,救援现场有些忙乱,警戒线附近发生磕碰是有可能的。从双方叙述的情节看,这起摩擦本身不算严重,如果双方能够较好沟通,化解疑虑并不难做到。遗憾的是,小摩擦演变成了又一起公共舆论事件。

  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印象,地方上出事时,不少基层政府在配合媒体报道的问题上态度消极。喜欢报喜不喜欢报忧,出不好的事第一反应是能不报道就不报道,能少报道就少报道,这种情况在官员中间似乎是习惯性的。

  就贵阳这起塌楼事件来说,第一个消息是官方发布的,而非媒体“捅”出来的,单就这一点来说应当算达标了。但现场官员是否不希望媒体的后续报道“失控”,或者他们就是不希望拍照者突破警戒线,干扰现场救援,或者两个因素都有,目前无从下结论。

  新华社记者身负采访使命,有责任拍出尽可能高质量的照片,了解普通人难以接近的灾难细节,他的“闯”劲值得理解。除此之外,他是否在现场表现得急躁,其沟通方式是误解发生的原因之一,现在也无从证实。

  中国的基层官员与媒体沟通存在障碍是事实,对这一问题做全局性解决需要时间。官员与采访记者发生轻微的纠纷,应以就地妥善处理作为大原则,不轻易激化事态,不让采访过程的新闻成为灾难新闻现场的突出部分,这更加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当然了,如果现场的报道方和被报道方发生原则性对立,放大这一冲突对社会的意义是突破性的,应另当别论。贵阳这件事是否属于这种情况,也许会见仁见智吧。

  不断有基层官员或某些力量阻挠新闻报道的消息出现,看来这构成了此类摩擦的主要方面之一。但事情的确还有其他方面,基层的事很难归类于标签化的描述,一事一议可能更公道。中国在变化,大变化来自基层具体变化的累积,如今的灾难报道要比过去开放多了,基层政府在仍有顾虑的同时也在适应这种开放,或主动或被迫做出调整。

  回到贵阳灾难现场,我们不认为警戒线附近的摩擦是件“大事”,无论互联网上对这一纠纷倾注了多少注意力。塌楼里的救援情况更值得牵动人心。▲(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贵阳 塌楼 官员 记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南都:裤裆藏雷,刘翔妻子何辜?
  • 红网:“裤裆藏雷”空惹一身辱史罪责
  • 局长被烫伤下体“基本真实”到底何意?
  • 中青报:外逃人员生活奢靡是个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