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军:我们为什么要记住步鑫生

2015年06月08日07:39  三湘都市报 收藏本文
《人民日报》自创刊到那时,报道量第一的先进人物是雷锋,第二就是步鑫生。 《人民日报》自创刊到那时,报道量第一的先进人物是雷锋,第二就是步鑫生。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步鑫生

  范子军

  6月6日晚7点30分,改革先锋步鑫生在家乡嘉兴海盐去世,享年81岁。步鑫生,这个名字是上世纪8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家。当时有统计,《人民日报》自创刊到那时,报道量第一的先进人物是雷锋,第二就是步鑫生。(6月7日《今日早报》)

  记住步鑫生,并非因为他曾经是权威党报“出镜率”最高者之一,也未必完全因为他曾经是一个时期的名人、明星,而是他受媒体舆论高度关注,成为名人明星的改革探路者、先行者,不但勇于第一个“吃螃蟹”,高擎起企业改革转制的大旗,而且以非凡的胆识和实践成为具有开启新时代意识的一面旗帜。

  记住步鑫生,也不只是因为他是个标签式人物,具有历史性意义,“改革英雄”的背影留下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而更是当下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步鑫生那样的闯路人、拓荒者。正如步鑫生曾经坦承,“改革都是被逼出来的,产量上不去怎么办,粗制滥造怎么办?只有改啊!”经济新常态何尝不是逼着我们拿出足够的胆识勇涉改革深水区,开启一次新的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征程;何尝不需要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步鑫生式改革者、创业者的勇气和魄力;又何尝不呼唤更多步鑫生式改革明星的涌现?

  记住步鑫生,更是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对于现在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评价、对待改革和改革者依然不乏启迪意义。步鑫生的改革创举在全国产生了轰动、示范和破冰效应,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海盐衬衫总厂就因扩张过速而发生经营危机,步鑫生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这并不影响步鑫生作为一个改革先锋的形象,相反让我们更为真切地看到改革的成本和风险,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呛水”,涉入深水区更须提防“呛水”,而这既需要改革者的思想准备,也需要社会的充分包容,更需要与时俱进对鼓励改革、创新做出科学化、务实性的制度设计,造就更多不但具有改革精神、创新活力勃发而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步鑫生”。■范子军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要记住步鑫生)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改革 步鑫生 改革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钱江晚报:放弃尊严,既可恶也可怜
  • 环球时报:江难七日,想要总结却一言难尽
  • 新京报:江西替考事件背后有关制度形同摆设
  • 中青报:让逝者安息 给生者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