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卫视《东南瞭望》: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17:53 东南卫视《东南瞭望》 | |
主持人:安徽青年张先著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因为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未被录取。2003年11月,他向芜湖市人事局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此案被称为全国“乙肝歧视第一案”。那么,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在哪?本案的核心意义何在?专家和民众是怎么看的?请看接下来的报道。 解说: 2003年10月10日,张先著向芜湖市人事局所在的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递交了一份行政诉状,把芜湖市人事局推上了被告席。原告的诉讼请求主要有两项:一,请求判令被告认定原告体检一五阳不符合国家公务员身体健康标准,并非法剥夺原告进入考核程序资格而未被录用到国家公务员职位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二,请示判令撤消被告不准原告进入考核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准许原告进入考核程序并被录用到相关职位。 张先著:现在我能站出来 有这么多人在支持我 有我们“肝胆相照”论坛 还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存危机 1.2亿的人有生存危机 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我能为这么多人站出来主动站出来 而且是第一个站出来 我感到很荣幸 解说:对于这样一件预计很难受理的案件,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很快受理了。对此有关的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专家:至于新芜区法院为什么会受理这个案件 我在这个案件立案之后 我一再向他们了解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 他们还是非常慎重的 他们有个基本认识就是 老百姓的诉权需要保障 至于我审查的时候 实体权利他能不能求索到 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他来告状 只要符合诉的基本要素 那么我就应该保障他的诉权 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认识 解说:行政诉讼的特点是举证责任倒置,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必须举证说明自己的行政行为是合法的。芜湖市人事局接到法院应诉通知后抱着平和的态度作了应诉准备。 被告律师:按照法律规定 及时地委派了律师 就是我担任他们的代理律师 紧接着人事局的公务员管理科 和分管的局长局领导 都配合我们整理相关的资料 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 向法院递交了答辩状 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全部的证据材料 专家:它(人事局)当被告很冤 没错啊 我就是按上级规定的来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觉得它很冤 但同时我又觉得芜湖市人事局很幸运 我是这么看的 不是每一个国家行政机关 每一个地方的行政机关 它都有机会对推动国家的宪政建设 起重大作用 芜湖市人事局这个被告当得 我觉得当得很值 解说:法院的受理引起了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案件被称为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本案诉讼的本质是意图通过行政诉讼去尝试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芜湖市人事局拒绝录用张先著是否侵犯了张先著的宪法基本权利,芜湖市人事局是否有给张先著一个平等的权利。 张先著:我虽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但我是符合这个标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它现在不录用就侵犯了我的合法权利 就是对我进行了恶意歧视 应该讲在整个工作中 不存在歧视 我们是严格地按照政策规定 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 解说:招考公务员因为体检问题引发冲突的,张先著案并不是第一起。事实上,早在2003年4月3日,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持刀闯进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刺向负责公务员招考的两名考官,致一死一伤。周一超持刀杀人的原因是因为报考公务员时因为“小三阳”不合格而未过关。他的行动震惊了全国,更震惊了更多与周一超同病相怜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是招考公务员,周一超案和张先著案引出了如何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 采访大学生A:虽然说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 要求社会对他平等 招工过程中不应该有歧视 但如果录用了你的话 你身边的同事还有你的上级 你的下级等等 甚至接触的客户都有可能受到你的传染 对他也有这种不公平我觉得 采访大学生B:他既然生这个病他也不是故意的 像这种病传播途径很狭窄 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 采访大学生C:给一定的保护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录取他 采访大学生D:我这次也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 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 我也希望国家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采访大学生F:像我们上学考试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学好几年而且家里面要出钱 你现在再考公务员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并不很好考 录取率比较低 他付出这么大的努力 就因为他有一个病就不录用蛮不公平 解说:张先著状告芜湖市人事局案被称为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其受到的关注是异乎寻常的。这种关注不仅是因为本案所透视出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择业问题,更是因为本案关系到国家社会法律如何正确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社会问题。在庭审中,原被告双方争辩的焦点除了本案自身的一些具体问题外,同时对安徽省人事厅颁布的<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合法性展开辩论。 被告律师:这份文件的制定有一定的法律依据 表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依据 是国务院1993年8月19日 国务院第125号令 这就是作为行政法规的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第二个依据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这是人事部1994年6月7日 人事部“人文发”(1994)第1号 原告律师:按照立法法第八条第5项 关于剥夺公民政治权利 只能由法律予以规定 而被告所依据的是规范性文件 不是法律 这个规定性文件在法律上 没有权利剥夺乙肝病毒携带者 他的政治权利 解说:在庭审期间,双方还对社会极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展开讨论,那就是我国许多省市在招考公务员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作出限制性规定是否违反宪法有关公正平等权的规定。 原告律师:根据自然人是否带有乙肝病毒 和不带有乙肝病毒 所做的一个划分 这个划分本身是违法的 《宪法》第三十三条第2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被告律师:我们认为设定这样一个标准 与平等权也好 劳动权也好 隐私权也好 还有其它的什么政治权利也好 我们认为都不构成对《宪法》规定的 那几种权利的侵犯 比方说法律规定的平等权 张先著在招考公务员的过程中 他也享受了平等权 比方讲他参加了报名 他参加了考试 由于在所考的职位里面 他是第一名 他参加了体检 解说:法院的庭审进行了将近两个半小时,如大家所预期的一样并未当庭宣判。对于最后判决,原告和专家表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其意义。 专家A:我们整个国家所有的人民 我们社会要从周一超这个案子里 吸取教训 同时我们也要像张先著这个样子 我们权利被侵犯了 我们要通过合理的合法的 理性的文明的方式 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之下来获得救济 这样的话 使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 和我们社会文明法制的进程 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一个发展 专家B:我认为这个案件本身 应该说它还是有意义的 首先就是提出了对广大的 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 对他们的法律保护问题 比如说在公务员的录用问题上 我们现行的法制需要健全 需要做出医学方面相关的根据 医学方面相关的研究 法律上要作出一个决断 对携带乙肝病毒的人 携带哪些种类 携带到什么程度的人 允许或者不允许他报考国家公务员 解说:庭审后,我们在张先著的家里再次看到他时,他正在家里清理院里的花盆,他说官司的胜败他已经看淡,如果可能的话,今后将从事自己喜欢的花卉事业。目前最大愿望是希望社会能消除乙肝歧视。 张先著: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 最短的时间最短的时间内 社会消除乙肝歧视 这就是我的最大愿望 主持人:就张先著报考公务员成绩好而未被录取来看,这并非特例,就行政诉讼、民告官案来看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张先著案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张先著的命运折射出全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命运,是因为平常的案件牵扯引出社会歧视,宪法平等权,司法审查等更为宏观的字眼。也许,乙肝歧视第一案将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中国法治的进程。 记者:范金华 《东南瞭望》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首播21:20 重播当日23:45次日12:05 电话:0591—3361071 传真:0591—3361083 手机短信:发setvlw+内容至8850 E-mall: setvlw@vip.sina.com 来信必复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圣庙路1号邮编:350001 相关专题: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