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上看东北专题 > 正文

老照片里的鞍山故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08:08 千华网-鞍山日报
这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它记录的是日军铁蹄下的老鞍山!
  2月19日,在鞍山解放56周年这样难忘的日子里,年逾古稀的老人李兆信在他两室一厅的家中向我们展示了他珍藏的宝物———鞍山老照片。一串串回忆如烟升起……

  “看,这栋不起眼的小房子,这可是当时的鞍山火车站。”指着照片上一栋小木屋,李老陷入了回忆。那时,他家就住在长店铺(当时的写法),用他的话讲,这里离火车站不远,当时正念小学的他被迫到铁路爱护少年队,到火车站宣传排队买票。当时的鞍山火车站站舍没有一块砖,外罩面全是用木头板钉的,为了保温,“墙”当间夹上锯末子。照片上,一辆老式马车爬行在当时的鞍山火车站站外,那古老一览无余。———看!这是解放后的鞍山火车站。照片上,久别的鞍山火车站那古老的建筑展现眼前,宏伟挺拔的虹桥伴在它的身旁,桥上还有那早已不见了的“大巨龙”。“这可是当时咱鞍山人的骄傲啊!”
“瞧,这是现在的鞍山火车站,就像扬帆起锚的巨舰,看看这边的站前广场,“有朋自远方来”的大型雕塑显示了咱鞍山人的胸怀!”指着自己编撰的名为“鞍山今昔”的图片集,老人如数家珍,对比方显时代的脚步!对比方显家乡的可爱!如今,“鞍山今昔”的图片集早已走出了老人的小屋,伴着老人走入了学校、社区,成了教育后人的好教材。

  李兆信是个老鞍山,是土生土长的老长店铺人。家乡一草一木的变迁始终牵动着他的心。幼年,自己的家园被日军践踏,民不聊生;中青年时代,家园回到人民的手中,百废待兴;到了老年,祖国钢都面貌日新月异。

  离休后的日子里,用什么记录这世事的变迁?凝聚了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老照片吸引了李兆信的视线。

  于是,市图书馆、史志办留下了李老辛勤的足迹。凡是与鞍山历史有关的照片、图表,他都一律视为珍宝。他不是去收奇猎艳,而是脚踏实地。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套三十年代鞍山风光题材的明信片映入他的眼帘:游人泛舟的汤岗子,尚未开采的大孤山,站前井字街着和服的日本人,大道旁的日军兵舍,这些真实的见证正是他收集的对象。在老同志的帮助下,翻拍的照片出来了,从此,他把这视为了珍宝。

  看老人的“鞍山今昔”图片集,就仿佛听到老鞍山在诉说:仅仅一个胜利广场就成了鞍山的一个缩影;解放前,它曾叫大正广场、中央广场,回到人民的手中后,它改称市府广场、胜利广场。唯一令老人遗憾的是,他至今还未收集到80年代时市府广场的老照片。

  “我是鞍山人,我是长店铺人,不能把这珍贵的历史资料扔掉,这可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啊!”考证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为了这个,街头地摊都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场所。《鞍钢史》、《鞍山市公安史长篇》都是他从那里收来的宝贝。就是用这些宝贝,他还给出过书的人挑过错呢!

  李老常对小学生说,认识鞍山的今天,也别忘记鞍山的过去,历史是面最好的镜子。

  晚年,老人有一个愿望:揭开长店铺的“谜”,拜访比他更年长的老人,完成一段这里的故事,把这里发生的故事讲述给后人。老人另一个愿望是,愿鞍山人都来热爱鞍山,热爱家乡,发挥民间老百姓的作用,一人提供一点老鞍山过去的事,把鞍山的历史资料丰富起来,告诉后人,这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一座不可战胜的城市!

  实习生 赵进 记者 董树茂

  上图:三十年代时日军驻鞍山独立守备队兵舍,该建筑前大道如今已为东山街。

  下图:1925年时的鞍山火车站站舍为木质结构。
TCL笔记本X200面世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热门专业热招!

  相关专题:网上看东北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