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东方伊甸园”之旅专题 > 正文

想起东方伊甸园 就想起成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13:21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连日来,“东方伊甸园”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极大关注。在北京,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议政间隙展开热议;在成都,来自我市社会各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成都—东方伊甸园】追踪

  喊响成都知名度

  市人大代表谢俊指出,无论是从历史风貌还是从城市现状来看,“东方伊甸园”的概念都比较符合我市的风格和形象。“历史风貌上,金沙遗址、三国文化、杜甫草堂等体现出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历史感是东方伊甸园所必需的;生活上,成都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普遍感到舒适、富足。”他认为,成都“东方伊甸园”的美名一旦被喊响,对提高成都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将积极推动我市发展旅游和招商引资进程。

  宣传上抢占先机

  来自省教育学院的市政协委员柳长翥教授则从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进行诠释,“在《圣经》中,伊甸园是人类的起源地,也是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柳教授表示,“东方伊甸园”正好能将我市“最佳人居环境”目标翻译成外国人听得懂的概念,非常适合对外宣传。柳教授建议成都学习云南省宣传香格里拉的成功经验,要抢占发展先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让人们一想起东方伊甸园,就想到我们成都。”

  本报记者赖晓莉张婷婷实习生刘佳杨永赤

  热心读者为成都——东方伊甸园作赋

  昨日,热心读者张明打进本报热线,力挺“成都是东方伊甸园”观点。他不仅向记者提供了许多外国人描绘成都的珍贵资料,还展示了自己亲手写就献给蓉城的《成都赋》。

  在《成都赋》中,张明盛赞成都远古文明“细勘金沙遗址,遥瞻古蜀文明,青铜宝玉,铭记蜀人史迹;太阳神鸟,迸射蜀魂灵光……司马豪言,与驷马桥古名长存;校书妙诗,共望江楼明月同辉。武侯祠内,古碑苍然,诸葛大名永垂宇宙;浣花溪畔,曲径通幽,诗圣塑像久视人间。”

  对于现代成都,张先生动情地描绘为“一环二环三环,路路铺展梦景;府河南河沙河,河河延续彩画。芙蓉秀美,银杏挺拔,熊猫蹒跚,硅谷宏大。九天楼高,瞰天府今日艳丽风光;安顺桥灿,照成都明朝美好场面。”在《成都赋》中,他忘情地高呼:“成都兮吾之故乡,前程不可限量!”

  新闻链接

  外国人眼中的成都

  成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最秀丽雅致的城市之一”,“所有茶铺、旅店、商店、私人住宅的墙上都画有图画,……这种艺术情趣在周围郊区随处可见,而每一个小城镇在这方面都好像是成都的再现。……这种优美在人民文雅的态度和高尚的举止表现得尤为明显。成都府的居民在这方面远远超过了中国其他各地”。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870年成都“如龙盘,如虎踞,扼峙于旷土平原;而河道纵横,亦复绮交脉注;诸河上流西八十法里,有瀑布自悬崖出,凡菜畦稻田,俱藉以贯输畅茂,但觉连陌如云,鼓风成浪”。城内的大街,“甚为宽阔,各铺装饰华丽,露出中国自新之象也”。“广东、汉口、重庆、北京,皆不能与之比较。数月以来,觉目中所见,不似一丛乱草,尚有城市规模者,此为第一。”

  ——法国人马尼爱1897年

  本报记者赖晓莉张婷婷实习生刘佳

  相关专题:“东方伊甸园”之旅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