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专题 > 正文

都市新闻的新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0:13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

  一、 “硬些 硬些 再硬些”的媒介功能观

  1、电视重心从文艺转向新闻

  先看电视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新闻、娱乐、服务、教育……,毫无疑问,电视象其它所有门类的大众传媒一样,具有多元的功能。其中,电视的新闻和娱乐功能特别突出。

TCL笔记本X200面世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热门专业热招!

  再看我们打开电视想看到什么:90年代以前,大多数中国观众多半热心的是今天有没有什么晚会。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红遍大江南北,地方台的各类文艺晚会也全面开花。再往前推移,大家想的是“正片”什么时候开始。过去电影院放电影之前总会先演一两条新闻纪录片,因此前面的纪录片被叫做“加演片”,故事片叫“正片”。不难看出,不管是想通过电视看电影还是看晚会,电视的媒介功能还仅体现在娱乐消遣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对信息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打开电视看新闻”成了观众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需求和习惯。《解密中国电视》的作者张锦力对此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90年代初的电视观众的主流需求是解闷。90年代中期演变为解气,而到了90年代末期又转化成解惑。”电视的主要功能从娱乐转向新闻,在电视台内部,新闻部开始崛起,“新闻立台”的口号开始响起,就连以娱乐节目起家的湖南电视界也迅速转向,凭借已有的品牌优势扯起了“新闻”这面大旗。一股电视新闻热正在形成,至此,电视终于实现了大众传媒功能的回归。

  2、时效性的诉求

  与电视新闻功能的回归同一时期出现的现象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观众在量上呈现出一种膨胀态势,面向这一收视群体,以“城市电视”为定位的电视台应运而生,着不仅使电视台在量上达到了飞跃,也促使了电视新闻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于是一种完全有别于“联播”新闻的都市电视新闻出现了。“快、新、奇”是都市电视选择新闻的首要标准,这就是我们说的“硬”新闻。新闻价值规律得到了尊重,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效性、重要性凸现出来,接近性、人情味被巧妙地挖掘出来。

  先说说时效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将在后面的论述中涉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性则是新闻的灵魂。城市的各种一般能收到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他们手中遥控器变换频道的频率最高,因此时效性尤为重要。试想一个大城市往往有数家电视台、十余个频道,面对的是几乎相同的新闻源,谁的反应迅捷,在第一时间里排除事物的不确定性,将新闻最先送到观众那里自然成了竞争取胜的第一招。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经视新闻》里有一句宣传词很具代表性:“请把您遇到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们,我们将一最快的速度告诉大家。”他们还提出了两个名词--“零时差”“零库存”。压稿子的现象消失了,直播出现了(指新闻主持人串稿时的直播)。直播把最后的截稿时间推后了半个小时,有时你会看到记者一溜小跑闯进演播室,将刚刚采回的新闻稿送到主持人手中;有时,他们会将电话从采访现场接进演播室,真正把新闻发生与新闻播出之间的时差缩短为零,电视新闻记者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已成为电视新闻定义的重要内涵。

  比如:[1]1999年9月21凌晨3点,台湾地区发生地震,长沙部分地区有震感,在接到观众热线电话后,湖南卫视早间新闻节目〈潇湘晨光〉栏目总制片人丁晖敏锐地意识到这条新闻的重要性。他想尽办法,终于在凌晨4点20分与国家地震局取得联系,确认了台湾大地震的消息,又派记者奔赴长沙地震台采访,赶在7点《潇湘晨光》直播中率先发布这一报道。据台总编室在各地调查,福建等多个省市的观众都是从《潇湘晨光》中首先得知台湾地震情况的。

  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首创早上播出的模式,新闻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模式就被打破,一大批城市电视台开通了早间新闻,使电视的时效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节目中经常会有“凌晨三点收到的消息”“刚刚收到的消息”,让观众在一天的开始就能通过电视了解信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城市节奏。

  滚动播出是电视提速的又一重大举措。电视版面有别于报纸版面,如果说报纸呈空间上的扩张,那么电视表现出的则是时间上的延续。电视的这种“时间版面”不足之处在于它形成了过时不候、必须届时收看的强制性特点。“时间版面”的长处则在于电视可以在任何时间插播新闻,可以现场直播。因此,电视天生就比报纸更具时效性。但是目前在中国由于宣传纪律等的限制,现场直播还为成为电视新闻的常态,插播新闻由于不便于播前的审查,现阶段很难实现。于是一种接近插播新闻时效的方式--滚动播出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电视新闻中。

  所谓滚动播出就是在同一频道增加某一新闻栏目的播出档数,如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经视新闻〉每天就在8:00、10:00、12:00、4:00、18:00、21:00、22:00、00:00,8档连续播出,播出档数的增加并不是重复增加,而是在不同的播档中最快的将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给观众,对一条新闻和一个事件及时刷新,不断深入报道,使新闻内容和频道结构凸现系列性和纵深连贯,保证了观众新闻欲求持续的强烈冲击。 三、对信息量的诉求一条新闻“硬”不“硬”,除了时效性上的要求外,它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这条新闻的信息量够不够饱满。于是电视动态短新闻越来越走俏。比如北京电视台在96年获得中国电视新闻奖短消息一等奖的〈一行人横穿公路被撞身亡〉,内容是,京通高速公路上,两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弃天桥不走硬是横穿高速公路,结果其中一人被当场撞死。该场景刚好被北京电视台记者抓拍到,那人被汽车撞飞弹到地上的画面经慢放特技一处理,特别触目惊心。而这条新闻开始是主持人简短地交代了一下时间地点,接下来就是行人被撞一瞬的画面,紧接着仍然是现场,死者的同伴哭诉:“几分钟前还是好好的……”(只有一句话,但非常鲜活。)镜头再切换到演播室,主持人的评述也很简练:“根据有关法律,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撞伤行人不负责任。”这条新闻很短,但它的事件鲜活,富有现场感,主题突出,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

  [2]短消息对电视记者和新闻摄像师的现场取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短的一分半钟之内,如果没有极具典型意义和可视性的动态新闻事件和人物行为,短消息只能是平淡无味,苍白乏力。这就要求记者和摄像师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现场应变能力,能够胜任各种情况下的现场抓、抢工作。因为短消息在主题和内容表现上更加浓缩精炼,必然要求画面在“对等”的意义上更加到位,更有视觉概括力和表现力。如果在稍纵即逝的事态中缺乏前期拍摄时有力的画面表现(含声音),那么后期编辑制作时就很难用解说词进行令人满意的“补救”了。其次,对编辑人员而言,短消息提供了丰富栏目编排的有利条件。因短消息节目短小,编排起来就可以灵活多样,并有结合栏目的特点形成变化的余地,从而增加栏目的信息量,丰富观众的收视感受。比如说,从编排的角度考虑,在同样一个30分钟的综合性新闻栏目中,一种方案是七八条四分钟左右的长消息,一种方案是三四条长消息加十二三条短消息,相比较而言,一般来说后者可以利用多信息、多内容形成编排上更多的内容起伏和节奏变化,使得观众单位时间内获知的新闻内容以及获知新闻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现场感强、可视性强等特点。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中就针对观众在信息量和深度两方面的需求,在栏目中既设有消息版块《时讯快递》、《百姓热线》(满足量的需求)又有〈冷眼观潮〉、〈特别报道〉,这样数量和深度就达到了有机的结合。

  二、 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

  1、平民视点

  人有一个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高级嗜好--照镜子,而且乐此不疲。都市报和电视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概就是它们一定程度发挥了“镜子”功能。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中的可视形式,同镜子的特性应该更接近一点。

  要让市民看清楚自己所生存的城市,电视新闻就必须先放下“无冕之王”的架子,让流动在城市每个角落的人做镜头中的主角,以他们的视角来观察周遭。城市平民是媒介最广大的受众,城市电视新闻必须直面这一基本事实,反映民情、民意、民声,紧抓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真切地了解市民的需要,自然融入城市的生活流。

  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崇的“零距离”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缩短电视与观众之间时间、空间、情感上的距离。缩短时间距离是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缩短空间距离是对新闻现场感的新闻地域接近性的追求,缩短情感上的距离,那就是对平民化视角的追求,是新闻价值规律中“人情味”的挖掘。

  记得大概是92年的时候,一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亲戚对笔者说,她最喜欢看电视上的新闻,我很惊讶,因为我曾有意无意地把“喜不喜欢看新闻”当做是辨别文化程度和社会阶层的界限之一。过了一会儿,笔者才明白这位亲戚喜欢看的是成都经济电视台的《每日报道》。《每日报道》算是成都地区最早以市民新闻定位的节目,你可以在新闻里看到操着成都方言的一群居民老大妈向记者控诉居民院里污水四溢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你会为在电视上一位普通的骑车人因为窨井盖不翼而飞而摔伤去谴责那些不讲公德的人……观众在荧屏上看到的是自己和邻里乡亲的真实生活,是生活中随时随处可以遭遇的凡人小事,电视镜头对普通人人生和命运的真切关注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与回应。新闻部的热线电话这时才真正意义的热起来了--失火了有人打“热线”,消费者受到不公正待遇要打“热线”……一时间“找电视台曝光”成了老百姓最爱用来“威胁”人的口头禅;一时间,看新闻不再是严肃甚至高不可攀的了;一时间,新闻变得“喳喳哇哇”起来,收视率高起来,平民化的新闻多起来了,并成为城市电视台的一大特色。

  随着平民意识的建立,电视台开始将“社区”这个概念引入到新闻中。上海有线电视台地处前沿的海派文化,正是因为他们最先的推介,“社区文化”这个当时还显得很时髦的词汇变得清晰熟悉起来。社区文化集中体现出的民风、民情、民俗以及与居民息息相关的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都是电视镜头里新鲜、生动、活泼的素材。上海有线电视台每晚20:00都有半小时的各区新闻,还有每天10分钟的《有线新闻·上海报道》以及自办专题节目《我们的家园》等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当时很多城市电视台都到那里去取经。湖南经济电视台做得更绝,95年夏天《经视新闻》筹备期间他们干脆在长沙市的5个区发展了50多名社区信息源,并且把他们的名单打印成册,当时的9名前方记者,每人负责联系其中的几个人。记者从这些“线人”那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社区信息。从此电视记者“会场跑跑、红包拿拿’的形象改变了,电视新闻的形象也改变了。

  [3]2000年5月有关方面对北京居民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情况及收视意愿的调查分析显示,在对于吸引观众非常重要的节目“卖点”中,“内容实用、贴近生活”排在第一位,其后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能反映群众呼声和意见;内容重要、接触现实;报道及时、时效性强;播出时间方便收看。在回答“您选择收看一个电视新闻类节目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受调查观众选择率最高的答案就是“内容实用、贴近生活”,占58.5%。

  随着城市新闻逐步走向成熟,电视新闻人意识到[4]“不能把平民意识狭隘地理解为只把镜头对向市井深巷,更不应遗体平民意识就想到破落和平庸,这是对城市大众的误解与歧视。

  真正的平民意识是一种平视的眼光,一种客观的态度,一种与大众休戚与共的境界,是对电视人精神贵族心态的矫狂。”

  [5]1993年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空中联欢会》的成功就在于把江泽民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把江泽民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学者和长者来表现,几种语言的演唱,融洽的气氛、和谐的交流,领导人的光环被一个向往美好生活,歌唱人间真情的普通人的氛围包容了,让观众体会一位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领导人就在我们中间,报道的可看性一下就增强了。

  附:

  空 中 联 欢 会

  中央电视台 高军 周建国 庄毅君 王晶

  画面 解说词

  专机上,空姐在合唱,江泽民主席等热烈鼓掌

  主持人

  江主席手握空姐的话筒唱歌

  字幕

   

  钱其琛副总理讲笑话

  主持人

  江主席与大家共唱《歌唱祖国》 (歌声、掌声)

  (同期声)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是在欧洲一万米的高空,作为主持人,我有幸主持并向大家

  报道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

  (同期声:江泽民主席唱歌)

  (此时此刻是葡萄牙午夜12:30,北京时间7:30,葡萄牙在静静地熟睡,北京在悄悄地苏醒

  。刚刚结束了美国、古巴、巴西、葡萄牙四国之行的江泽民总书记与随行人员正用歌声、笑声

  洗掉十几天积下的疲劳,带着友谊飞向北京。)

  (同期声:钱副总理讲笑话)

  (同期声)钱其琛副总理的诙谐和幽默引来了机舱内阵阵笑声和掌声。

  这是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正如外交部刘华秋副部长所说的,机舱里凝聚了世界上最欢乐的人群。14天的紧张出访,传播了友谊,增进了了解。此刻,专机正满载着出访的成果,载着歌声和笑声飞回祖国。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当电视新闻工作者以平视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时,传播者和受众才能在心态上趋同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是对传统新闻中“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离判,显示了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一种尊重。

  但是仅有平视还不够,当电视工作者以平视的角度来观察生活时,新闻的价值该取向是什么呢?

  2、人文关怀—媒介品格

  “在农业社会里,人们都归之于千篇一律的生产命题,因此虽然分散却思维同一;城市正相反,近在咫尺却生态各异,紧密汇聚却纷纭多元。”这是余秋雨关于城市文明的一段论述。新闻在传递事件内容的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传递隐藏在事件背后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的文化意义。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的传播方式更赋予了它强大的文化意义。城市电视新闻如何对纷纭多元的城市文化实现从不自觉到自觉的的传递,是关乎提升新闻审美层次的课题。城市无 与伦比的包容性使城市电视新闻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素养及审美情趣的受众群体,如何找到和建立观众可以共同交流的审美平台,是城市新闻价值的重要取向。这个审美平台就是从人性入手,体现人文关怀。

  当城市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宽容度不断增加,人们个性日益得到了张扬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最大众化的渠道来进行理性思考。一大批城市电视台正是期望用媒体品格建立一个正常次序的理性社会。而媒体品格的塑造很大程度取决于媒体的人文精神,取决于对人的关怀度。湖南经济电视台《经视新闻》曾碰到这样一条新闻:[6]长沙市某居民区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一名男子把自己的妻子从六楼丢下摔死。女死者姚某和已被警方抓获的凶手谭某系夫妻关系,两人感情不合,分居已有半年。最后姚某提出离婚,谭某不肯,并怀恨在心。这天上午,谭某来到姚某的娘家要其回心转意,遭拒绝后,谭某将姚某抱起并举过六楼的走廊围栏,其间有楼下惊恐的邻居大声喝止,也有姚某85岁的母亲趴在地上抱着谭某的脚苦苦哀求,但谭某仍然狠心地将姚某从六楼扔下,正砸在坪里的一辆三轮车上,姚某当场死亡。死者姚某有个11岁的儿子叫姚正吾,正在学校读书。姚正吾在舅舅的牵引下走了过来,舅舅脸上早已泪迹斑斑,而姚正吾则在懵懵懂懂地东张西望,他很奇怪为什么大人们都望着他。恍然间,两人已来到死者跟前,舅舅拉着姚正吾向母亲跪下,这名11岁的孩童依旧面无表情,只是跟着舅舅机械地做着向母亲告别的每一个动作。这时,医院的救护车开了进来,工作人员将死者搬上车,大人们的目光也顺势从孩子身上转向了救护车,只有镜头始终对着孩子。姚正吾的手不知不觉间已脱离了舅舅的监护,直到此时,不知所措的他才明白了所发生的一切,泪水从这个未谙世事的孩童脸上喷涌而出。姚正吾一个人来到楼梯道前,眼前的这条楼梯是他每天放学都要走的,然而今天,楼梯的尽头已经没有了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在楼梯下,姚正吾停了许久,他似乎不愿意再登上这楼梯,突然间,他转过脸来,眼睛盯住记者的镜头,久久地盯着记者的镜头,似乎在问我们,今后他该怎么办……于是,在之后的三天里,记者继续关注孩子的命运。姚正吾是死者与前夫的孩子,凶手谭某是他的继父,父子间平时就没有任何感情可言,在采访凶手谭某时,谭某甚至连姚正吾读几年级都不知道。由于谭某的命运肯定要和杀人偿命画上等号,因此,11岁的姚正吾事实上已经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幸好,姚正吾还有舅舅这样的亲人照顾他,还有居委会的阿姨们关心他,但记者还是希望利用媒体的力量为他发动一次捐助。然而,在面对全班同学的第一笔捐款时,姚正吾竟意外地恨恨地说道:“谢谢!可以了吧!”于是,在镜头里,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深处又多了一道怨毒的眼神。于是,记者的心情也沉重起来,虽然记者理解他的举动,虽然记者明白一个11岁的孩童遭受如此打击后有这种眼神情有可原。但是记者更明白,世界上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为这种眼神捐款,于是记者不得不放弃了对他同情的炒作,而是挖掘他父母的悲剧给他带来的后遗症以及波及到的领域。那一天有很多家庭因一个血淋淋的家庭悲剧而受到最直观最深刻的教育。一条简单的突发性新闻挖掘出了社会意义。

  [7]“人是新闻的理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成长,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电视工作者只有把对人的关注放在中心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所谓“最大限度的实现电视工作者自身的价值”无非就是吸引观众,被观众认可,受到观众尊重。有了这个价值取向,电视新闻在面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时有了不卑不亢的平等意识,记者不再赜指气使。

  [8]“即使对方是批评曝光的对象,记者的个人情感也应该隐藏在不动声色的提问之中,以客观事实说话,记者没有代替法官审判的权力,此外,被采访者有权拒绝回答提问,有权不按采访者预设的要求回答问题。记者应该不强人所难,不以势压人……”这些方面记者做得好不好,电视较之报纸更为敏感,因为观众通过电视能更直观地感受。[9]湖南经济电视台《经视卷宗》曾做过一期节目叫《消防意识调查》,那期节目里,他们出了个别出心裁的点子:在一栋合适的居民楼里来一场消防演习——用突发的“人造火灾”来测验人们的自救能力。只听到窗外楼下记者高喊:着火了!摄像机真实记录下了人们面对火警紧急逃生的一幕。一对恋人相互搀扶着拨开烟雾,摸索着向楼梯口冲去,她大声尖叫着,眼里满是恐惧;一位教工临出门又返身关上厨房煤气,打开箱子取走一叠似乎是人民币的东西,然后步履匆匆,边走边喊:着火了,赶紧走!另一组在外面接应的摄像师摄下了更具震撼的瞬间,一位女教师不顾一切地从三楼准备往下跳,楼下已经明白真相的人冲她喊:这是演习。但求生的本能只给她一个指令——跳下去。现场的救护队员冲上去撑开了床单,终于将她解救了下来。演习出乎意料的真实。然而,一些反应过来的逃生者愤怒了,与记者论理,在记者的一再解释和道歉下,仍然余气未消。现场一位惊魂未定的女教师脸色苍白,打着赤脚,双手一直在抖,她从牙缝里挤出的一句话,对着记者说:假如里面住着你的父母呢?事后,记者对这次新闻策划是这样总结的:“片面有导致深刻的可能,而深刻正是我们的追求。不过,我们在心里面还是反复地问自己:我们尊重了采访对象了吗?我们是不是太爱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了他人的思维呢?”

  城市电视新闻由于其平民话视角的定位,一开始就很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些年,这方面的新闻正在突破一般性的扶贫济困报道方式,通过深入挖掘主人公人性中的闪光点,让各种看了这样的新闻自然而然会去思考,从而明白:弱势群体需要的不仅是同情和帮助,作为人本身他们更值得人民去平等对待,去尊重。

  三、城市电视台对表现形式的创新

  鲜活多元的城市生态为城市电视新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为丰富的城市新闻类型和风格提供了可能,同时,都市人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对信息多元的需求更向电视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电视激烈的竞争也迫使电视新闻必须不断出新,以创新思维代替常规思维。这些年来,城市电视新闻也确实在表现形式上有了不少的突破。城市电视新闻在形式上的创新折射出了都市文化创新求变的精神。下面将电视新闻的不同表现形式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

  1、细节化、情节化、故事化

  这是电视新闻这些年来最这样的变化之一,这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平民视角所带来的结果。二十世纪末的理论界甚至给中国电视下了一个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中国电视传播的基本定位。”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大喜日子。为了配合有关50周年大庆的宣传报道,成都有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现成都电视台生活频道)确定了一个选题,这就是以新闻系列的形式来讲述成都的故事,来反映这座沧桑巨变。在一座有着数百万人的记忆的大城市,发现典型主题需要眼力、功力,寻访老资格的城市变迁的目击者,更需要耐心、韧劲。同时,还必须发现和捕捉典型而生动的生活细节,才能使节目充满情趣和魅力。否则,反映一个大时代、一个大城市的变迁,往往容易流于空洞。因此,最后确定的二十个主题,几乎全部都将视角聚焦在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希望通过一个个小小的切入点,通过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具体的主题,以整合效应来展示一幅立体的多姿多彩的都市变迁的画卷。《成都故事》没有拘泥于官方文件的记载或地方史志的考证,而是着眼于这座城市的主体——普通市民。通过寻访历史见证人的方式,突出了一种“口述历史”的风味,城市变迁的历程闪现在多姿多彩的记忆中,从而在逝去的时空中,串起几串闪光的珍珠,以见微知著和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老百姓心中的都市变迁史。一个城市50年的变迁是方方面面的,而记忆中的变迁更是千姿百态的。由于镜头始终对准老百姓、老成都,他们对历史掌故的叙述和见证人的言说,与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需要更多的解说,就已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成都的变迁与发展。

  这无数个“个体”的演变,共同构织了一幅跨越半个世纪的城市风情画,而这正是人们心中的成都。难怪《成都故事》受到了广大成都观众的欢迎,而且还获了奖,起到了让“两头”满意的效果。获1990年度电视新闻一等奖的《副省长冲上灭火最前沿》,也是一条以细节取胜的新闻。[10]

  附:

  副省长冲上灭火最前沿

  四川达县地区电视台 邓文能 胡国辉 王锡富

  画 面 解说词

  大全景

   

  中 景

   

  近 景

   

  特 写 1990年7月3日14点57分,载有47节油罐的0201次列车,运行到我区万源县境内的梨子园隧道中,突然爆炸起火,出川要道襄渝铁路顿时中断。

  这场中国铁道史上罕见的特大隧道大火事故发生后,蒲海清副省长火速赶到了现场,同有关部门的负责现场一起,指挥近百个部门的5700多名抢险人员,与烈火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5日下午,隧道南洞口已被完全封堵,北洞口还剩一米多高。随着洞口的不断缩小,隧道内的温度和压力越来越高,洞内的油罐也陆续爆炸,凶猛的烈焰把灭火勇士一次次逼下洞口。……

  就在这冲上去就胜利在望,停下来则前功尽弃的关键时刻,一直在离洞口十多米处边指挥、边传送沙袋的蒲海清副省长,抓住油罐爆炸的间隙,推开拉住他的战士,冲上了洞口。四川省达川县地区电视台的这条新闻,记者拍摄了几十家单位700人的救火场面,这些镜头无疑是很吸引人的、珍贵的。但记者选用了最新鲜、生动、独特的细节镜头放到新闻里去,还运用电视特技手段,将副省长冲上去在洞口前沿救火的镜头定格,加深了观众的印象。

  2、行之有效的短消息

  第一节谈到过“硬些硬些再硬些”的媒介价值观,正是在这种媒介价值观的影响下,短消息逐渐形成了规模、特色和优势。为顺应这一形势,全国电视新闻的评优活动从1995年起确定增设1分30秒以内的短新闻项目。

  关于短消息增加新闻节目信息量、主题鲜明等方面的优势在第一节里面已有所涉及,这是短消息走俏的主要原因。更有甚者,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也越来越喜欢上了短消息这种形式,这是什么原因呢?

  [11]

  如果把长消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比作是奉献给电视观众的“新闻大餐”的话,那么短消息则可能形成一种“新闻套餐”。我们可以将适于表现的重大主题、重大事件合理分割,化整为零,前期拍摄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加以观察和报道,后期编辑时将这多个短消息形成一定的编排与组合,通过这些小新闻形成合力,以将大主题落到实处,加以符合电视特点的报道。这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策略,即以多条短消息构成单位时间、同一主题下的“团块结构”和“集群优势”;对同一“新闻源”或曰“信息场”先做前期的开放性报道,再进行后期编辑时的集约化组合,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短消息“短、散、乱”的不足。用长消息做大主

  题、大新闻固然是一种做法,用短消息的整合力量来做大主题、大文章其实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前期采访中有利于每个小主题的把握,很具操作性,后期编辑在新闻的取促进、编排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说报道97年热点新闻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就可以派出多个摄制小组“分头出击”,对“结果”揭晓当日香港会场内的情况、场外香港市民的反应,我国政府领导人态度性评论、董建华个人背景资料等加以短消息整合式报道。但是当天离结果产生时间最近的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却表现迟滞,仅仅插播了一段会场实况,甚至连董建华的个人资料都未予介绍,可以说错过了一个使栏目赢得关注和声誉、树立良好形象的大好机遇。

  3、交代背景,讲求深度

  面对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信息,一位欧洲政治家这样说:“不要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而要告诉我发生的事意味着什么。”[12]应该说在信息稀缺的时期,人们对信息有着一种渴求的心态是非常正常的;然而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观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对媒体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还想知道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的;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他们还需要媒体能够对纷繁杂乱信息进行梳理整合,进行半加工后,再传授给他们。对此,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过去人们买菜喜欢沾泥带土的,现在人们则希望买超市里那结用保鲜纸包着的净菜。也就是说,百姓希望媒体也能信息进行一下洗菜的工作。这也就是最近为什么背景性分析、追踪性报道和文摘类、综述类节目走红的原因所在。当然,媒体在对信息加工时,一定切记不能替人去炒菜,也就是向观众兜售媒体的结论和判断。如今观众希望媒体能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但最终还是由他们自己做判断和思考。所谓媒体的梳理与整合,也就是洗菜工作,主要是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向观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可以提高人们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就电视而言,关键的是不能停留在琐碎简单和单纯纪实的传播上,而应当有深度报道,有分析性、评论性、讨论性、综述性节目。在媒介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绝对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很难找,因此只有在深度和角度上去挖掘相对的独家新闻。[13]例如碰上美国辛普森案子、台湾陈进真绑架南非大使等等重大事件,各电视台都要做大量的直播。更有专人专门盯着对手播了什么新消息,并千方百计抢到独家新闻。一旦一方有独特的消息播出,另一方马上做出反应,想方设法超过对手。报道香港回归时,凤凰卫视对中央台按部就班的直播计划做了认真研究,做出了60小时滚动直播的安排,且一事件、每一细节的背景都交待得特别清楚,让人看了觉得格外生动丰富。仅举一例:港督彭定康撤离前乘车绕港督府转了两圈,中央台主持人的现场解说是,“看,彭定康的车绕了一圈”;“他又绕了一圈”;而凤凰卫视的解释是,“按惯例,历任港督离任前都要坐车绕总督

  府二圈,彭定康也不例外,只不过和他的前任不同的是,彭定康没有继任了。”这样一解说,不仅清楚地交代了“绕行两圈”的由来,而且语言也生动、风趣。

  而对背景新闻运用的不充分、报道没有深度恰恰是电视新闻的硬伤。因此可以说谁做好了电视新闻的背景报道,谁就占领了电视新闻的空白点,谁就在电视的这场“眼球大战中取得了主动。不可否认电视的传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的表现,比如在对重大新闻人物、新当选院士、劳动模范、新任领导人进行背景介绍时,用什么画面就成了一个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一条精彩的新闻会因为不好用画面表现而被电视放弃。所以,如何运用图像、图表、特技等来丰富画面是做好背景报道的一个方面,如何改变观念是另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暨南大学的黄匡宇教授就比较赞成电视新闻的图像可以不太讲究,只要内容是观众关心的,口播新闻、字幕新闻等形式都应该允许出现。

  各电视台也在背景报道、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湖南经济电视台曾经有一档社会调查加统计分析的新闻性专题栏目《经视卷宗》,该栏目就是力图探索一些可操作的角度将抽象的统计数据用电视的手段表现出来。其中《寻找长沙第一代个体户》《医药价格调查》《长潭高速公路伤亡事故调查》等节目都将电视画面表达技巧和民意数据调查成熟的结合起来了。

  4、直播情结

  直播是电视展示其媒介魅力的最终极的技术手段,是电视人的一个梦。美国有一部电影叫《楚门的世界》,“楚门”是英文TRUEMAN的音译,这个名叫楚门的人从一生下来就成为电视直播的对象,生活在摄像镜头的监视中。影片道德范畴的意义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但电视人的直播情结和观众对直播无可救药的迷恋确实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描述。

  其实,中国观众在十年前还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直播节目,突然有一天,他们看到新闻节目主持人也会出错,惊愕之余知道了那叫“直播”。现在,大部分城市电视台都有能力做到新闻演播室部分和串带时候的“直播”,这种形式带来了亲切、生动,也在时效性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仅有这样的“直播”,观众是不满足的,他们需要看到的是“现场直播”,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由于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实现了现场直播,如香港回归,三峡截流等。现在一些城市电视台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这块令人激动的领域。

  但毕竟“现场直播”还没有成为电视新闻的常态,所以,电视人总在探索接近直播的其它形式。比如湖南卫视的财经新闻节目就在深圳、上海、北京社设了直播室,与长沙形成四地联动。还有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现场的手机电话接进直播室,使现场记者与主持人的问答构成有效的互动。这在抗洪救灾的报道中用得最多。

  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新闻频道,新闻直播是频道整体结构中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新闻频道会随时打断正常节目进行插播。插播的形式在我国的新闻中还从未出现过(现场直播也仅限于一些重大的活动,突发性新闻从未用现场直播的形式。)。事实上,插播新闻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时效性的形式之一,中国的这个禁区有打破的必要。

  5、无奈的偷拍

  偷拍是电视新闻无奈的选择,“地球人都知道”摄像机下面的肩膀的主任被称作“记者”,所以电视记者和摄像机的到场极有可能为新闻事件带来影响,在西方电视新闻报道中曾出现过示威中矛盾冲突的双方不见摄像机不动手、见到摄像机越打越凶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一些特定场景的原生态,只有偷拍。

  现在偷拍的手法在曝光和调查新闻中已屡见不鲜,湖南卫视曾有一个栏目《打假别动队》甚至将偷拍作为栏目的常态形式固定下来。在隐藏的摄像机前,打假队员们与制假贩假分子斗智斗勇,队员的机智、指挥、正义被真实地记录下来,而对手的狡诈、贪婪、愚昧也暴露无遗。一波三折的打假情节、形形色色的现实生活被这一手法真实地再现。

  对于偷拍理论界是有争议的,偷拍很容易触及与个人隐私有关的问题,所以对偷拍应有一个谨慎理智的态度。

  6、体验式的新闻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个栏目《体验》,就是让记者在体验如马帮、乡村教师等各种生活时,将他们的感受用镜头记录下来。严格来说,着不算新闻,但当把这些体验有意识地与一些大型活动、重大事件联系起来时,体验活动就有了新闻性,有人把这种新闻叫做体验新闻,这种形式的新闻带有很大的实验成分,在实践中运用得并不多。

  7、花絮新闻

  花絮新闻并不新鲜,在会议、体育赛事中运用较多。现在由于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在都市电视台的增多,甚至出现了全部由花絮新闻组成的一档新闻。这方面《中国娱乐报道》作得最为出色。

  8、没有解说词的新闻

  [14]总部设在瑞士的欧洲新闻频道EURONEWS是一家不设主持人和播音员,也没有记者,除了现场直播以外全都是“新闻汇编”的电视新闻频道。就是这么一家以简简单单“拿来主义”为宗旨的电视新闻频道,在欧洲大陆却拥有不平凡的业绩。欧洲新闻频道是欧盟总部所有办公机构和会议场所的锁定频道。从整个欧洲大陆来看,欧洲新闻频道是与美国CNN并驾齐驱的电视新闻频道。在这个新闻频道有一个栏目叫“不加评论NO COMMENT”,整个节目不加解说,没有评论,采用纯自然声,用强冲击力的镜头,展示国际新闻,让观众自己去想象,让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美国有一家有线网络更绝,它从每一天新闻中选取数条,对其进行背景说明和分析,其中有一条,没有解说,画面镜头切换的背后是背景音乐,就象MTV一样。中国也有这种形式的新闻。这是湖南卫视以“怪”出名的《晚间新闻》给观众开的眼,MTV式的新闻在《晚间新闻》内部被称为加演片,[15]“它无需解说,完全原汁原味,配上画龙点睛的字幕,既传递了新闻信息又避免了用解说影响现场声音的负作用,有的加演片玩了一

  些花样、配了好听的音乐,简直象一个电视文艺小品,是新闻性与文艺性嫁接在中国的早期试验。《晚间新闻》‘情到高潮处,必有音乐起’的创作规律也是一大特色菜,因地制宜、恰如其分的渗进音乐能使抒情的更煽情、幽默的更有趣、优美的更迷人。”这种MTV的剪辑常常都是《晚间新闻》部门主任亲自操刀,足见其受偏爱程度。

  9、航拍新闻

  航拍新闻是新闻中偶尔会运用到的拍摄手段,它赋予了新闻的镜头全新的视野,也赋予了新闻一种气势。航拍的画面对各种来说本身就是新闻,尤其是在介绍城市建设的一些节目中。近年来随着电视台的技术升级,有的新闻干脆全部用航拍镜头贯穿。如成都经济电视台就曾有一个介绍成都市府南河工程的系列新闻节目,其中就大量运用了航拍,给观众呈现了一片全新开阔的空间,对府南河工程有了真正的全景了解。湖南经济电视台更早在1996年就全成航拍了长潭高速公路竣工典礼,紧随其后的洞庭湖灾区大营救、中国中西部地区经贸洽谈会、建国50周年特别节目《飞越三湘》,都一次次展示了技术领先的空中优势。

  10、气象新闻

  对《天气预报》大家都很熟悉,《气象新闻》则是湖南经济电视台从2000年1月1日改版后带给观众的全新概念和感官效果。《气象新闻》让观众在全面掌握天气情况的同时,还看到了清雅、亲切的气象主播在娓娓说天气,听到了“穿衣指数”、“感冒指数”等亲民信息及相关的气象小知识。尽管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也在报道方式上有了很大改进,但将气象做为一档新闻播报的,湖南经济电视台的《气象新闻》算是首创。

  四、 市民风格的新闻文体

  电视新闻的构成较报纸复杂,它由主持人串词、采访同期声、标题、解说词共同构成。我们不妨从目前电视新闻的三大播报风格入手对城市新闻的文体分别进行考察。这三大播音风格就是播新闻、说新闻、戏说新闻,与之相对应的新闻风格则是用来播的新闻、用来说的新闻、用来戏说的新闻。

  1、播的新闻

  播新闻是最普及的传统型“正襟危坐式”播报风格,它的起步源于对几十年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广播播音风格的延续。由于当时对电视技术本身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电视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关注,再加上毫无外来借鉴,中国观众一下子就认可了这种以坐播为主要形式,以声音的抑扬顿挫、字正腔圆、高亢洪亮为主要特征的播报风格,并日益形成一种欣赏的习惯定势。与“播”相对应的是标题、解说词的“宣传味”、“说教味”“八股腔”,而同期声由于多用的是政府官员的声音,那就更是不折不扣的官腔。这肯定不属于市民风格的文体。

  2、说的新闻

  由于中国特殊的电视体制,播新闻十几年来一直垄断着荧屏,播新闻第一次受到的挑战来自于新闻述评类节目和专题节目。这得归功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它带来了全新的以说为主的主持风格,主持人一改照稿念读的传统播音模式,将新闻内容和思想以个性化的语言、亲切自然的方式告之观众,就象朋友间谈话聊天,富有交流感。与这类主持风格对应的是专题节目的故事化。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已水到渠成为一个通行公式。操作者们乐此不疲,特别是到了城市电视台更发扬光大起来。因为日趋成熟的城市观众更愿意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播新闻第二次接受的挑战来自于凤凰卫视,说新闻从专题类节目扩大到报道类节目中,陈鲁豫的说新闻在〈凤凰早班车〉中初一尝试,其口语化风格便得到了相当多电视观众的认可,于是凤凰卫视又将此风格进一步推广到〈时事直通车〉〈小莉看时事〉〈鲁豫新观察〉中,并形成其频道特色。同时凤凰卫视的说新闻引起了各电视台尤其是都市电视台的争相模仿。

  随之而来的是文风上的口语化得以强化,“在……领导下”“为了贯彻落实……政策精神”等空话套话不见了,编辑们字斟句酌,推敲每一句话是否有板起面孔说教的嫌疑,是否符合观众的胃口。[16]“例如发现某某饮水机存在质量为体,不是说‘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怎样怎样’,而说‘购买某某饮水机的消费者可得留心了’,编辑在改稿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也是一个观众,因而使语言更贴近百姓、更具亲和力。”另外,新闻中的同期声运用多了,老百姓自己的语言通过同期声播出,其市民风格比报纸更直接。但口语化并不是口水话,市民化并不是没文化,它更需用煽情的文字来拉开与一般化、程式化的电视报道语言的距离,拉紧城市电视观众以日渐冷漠的神经。[17]“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关于写作能力,对报社记者的要求肯定要比电视记者高。其实,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作为传媒,报纸和电视传播信息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但二者在表现形式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报纸的信息是以书面的文字作为载体传达给读者的,这里文字只充当一种纯粹的记事符号,读者只须默读即可。因此,就感官而言,读者读报主要依靠视觉,以明白大意为主

  要目的,虽然好的文章读起来自然要舒服些,但文章的笔法文采尤其是音乐性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电视里的文字信息基本上都是进行有声表达的,观众主要依靠听觉接收,这样,对于电视,文字的要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意清楚这一层面上了,亲切悦耳即文字的音乐美应当成为一个重要标准了。音乐美从何而来?自然应从文采气势、韵律节奏上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语言里多用排比、以偶,其目的就在于使语言变得洗炼、优美,听起来富有乐感。如此说来,电视记者确实是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的。” [18]例如:报道北京汽车尾气污染的消息,很多记者一般这样写:“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市的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三环、二环有些地带,从早到晚都是乌蒙蒙的,看不见蓝天。据环保局监测表明……“而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已不知道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使北京的空气质量令人堪忧……”再例如:有一期描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个老对手在中国竞争的新闻报道,记者是这样写的:“最近,美国两大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展开新一轮竞争,先是可口可 乐花每块200元的成本免费为街头小店做店牌,百事可乐不甘示弱,也努力抢占小店店牌这个有利可图市场……”后来编辑把他的新闻稿改写成这样:“最近,美国两大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胡同展开厮杀。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们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刀光剑影,如今连中国的胡同也不放过了,先是可口可乐……接着百事可乐……”

  3、戏说的新闻

  这是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创出的另类怪味新闻,是电视新闻适应受众需求不断改革的产物,也是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的产物。还是先从主持风格说起。[19]〈晚间新闻〉的开头语和结束语每天一个样,没有一天重

  复的。如:大家好,估计大家已经做了准备,订好了计划,开始舒舒服服休长假……“昨晚直播一完,209……不停地响,晚间新闻集中人力打击的家庭暴力让大家沉不住气了……”“恭喜、恭喜,恭喜小朋友过六一……”开头语是以当天特点和要报道的头条为引子,让人直接感触到信息,而不是形式上的客套。

  《晚间新闻》总制片人潘礼平在对该节目的语言风格是这样描述的:[20]〈晚间新闻〉的语言风格追求平实到极致,在平实的前提下争取生动、怪异、滑稽。语言能力对新闻的传播效果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就屡见不鲜,比如讲一个同样的笑话,一些伶牙俐齿的人可以讲得你笑破肚 皮而他“岿然不动”,而不善表达的人可能会出现他笑得直滚、你听得犯困的“不利”局面。《晚间新闻》的语言风格凸显在一头一尾——导语和结尾。《晚间新闻》的主持人能耐较短时间里迅速窜红与导语的设计唇齿相依,每篇稿子结尾处通过记者的口气带出来的几句评点经常成为一些爱好文字的观众的“兴奋剂”。〈晚间新闻〉还在电视新闻中独创了一种自责式文字,比如“观众警告:《晚间新闻》前段质量下降”等等,还有,只要我们发现自己错了的我们会坚持改正,哪怕是难以启齿的低级错误,比如有一次电视节目中夸豹子飞跑的速度是“一秒钟一百二十公里”,第二天主持人赶紧隆重更正,“自己掌嘴”,痛吗?当然痛,但痛才有用。在标题上,〈晚间新闻〉借鉴了市民报的做法,尽量使标题让人的眼睛一亮。比如:[21]《张艺谋要求演员一个都不能“真”,希望观众“一个都不能少”》《甜甜蜜蜜,温柔一刀,婚姻骗子》《为了荷包鼓鼓的,车厢塞得饱饱的,这次摔得重重的》《认认真真地向公众学习》《飞机?野鸡?飞鸡?》《责任:有理走遍天下,天下以法为大》《千人豪赌(三):大家都到齐了,惟独警察没事,警察该出手了》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探索了一条将新闻性和娱乐性结合的道路,目前,它已成为地方台改进晚间新闻的一个参照系。

  在上面三种类型中,说的新闻和戏说的新闻都属于市民风格的文体,目前多在社会新闻中得以体现。随着城市电视台新闻的扩版,新闻的分类越来越细,娱乐新闻的热闹大气,IT新闻的快节奏,体育新闻用词的大胆都给都市新闻文体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不管怎么发挥,它们都不会离开前卫、个性、幽默、贴近这些市民风格的新闻文体特征。

  注:

  [1][15][16][19][20][21]<我们自己>(走进电视湘军系列丛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22页/119-120页/102页/10页/118-120页/11页

  [2][11]〈浅谈电视短消息的特性及优势〉高波(<南方电视学刊>1998.1)

  [3]《北京居民电视新闻类节目收视情况及收视意愿调查分析报告》喻国明,(《电视研

  究》2000.8)

  [4]<值得发掘的城市电视概念>丁工 余伟(自《电视研究》“跨世纪的都市电视”理论研讨会专刊)

  [5]<电视新闻创优方法辨析>(贡吉玖编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59-61页

  [6][9]<第二种表达>(走进电视湘军系列丛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69-72页/175-176页

  [10]<电视新闻创优方法辨析>(贡吉玖编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336-337页

  [7][8]<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 金羲

  [12][13][17][18]<解密中国电视>张锦力(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137-138页/139页/204-205页/145页

  [14]<欧洲新闻频道概览>顾玉龙

  相关专题:湖南卫视《晚间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西安宝马假彩票案
广州假酒中毒事件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