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从牛棚到艺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1:01 青年参考 | |||||||||
土瓜湾向来是个平凡的商住地区,与艺术扯不上任何关系。2000年,一群艺术家,搬进这座红色的砖墙屋,并将 它命名为“牛棚艺术村”。 牛棚艺术村的前身是动物检疫站,建于1908年,牲畜在未运往屠房前,会在这儿接受检疫。牛棚令人想起“文革 ”时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人人耕田的经历。香港的牛棚书院位于土瓜湾的旧牛只检疫站,它的前身是“进念戏剧实验室”。
进念牛棚书院院长曾是这样请人再一次“下乡”的:“请讲者离开一下惯常的环境和职业”,“请对知识对文化有兴 趣的人暂时跳出自己的日常工作”,“学未曾学过的东西,分享不同的经验,讨论新的知识。”树立书院作为“倡导一种民间 讲学、气氛活泼自由的民间机制”,拓扩“终生学习”的意义。 其实,外国早有将旧市场、屠房等改建为艺术中心的例子,像法国的巴黎、波尔多及图卢兹,均有这一类改建而成的 艺术场所,很受一些爱好艺术的人士欢迎。 只是“牛棚”却非一处纯粹展示艺术品的地方,它其实是政府给予艺术家的一片工作地。1998年,政府以短期低 廉租金让市民租用北角油街的旧政府仓库,吸引了一群艺术工作者,逐渐形成了“油街艺术村”。后来油街仓库被收购,政府 为“安置”这群艺术工作者,便让他们迁入土瓜湾的前动物检疫站,再斥资3800万进行维修。 “牛棚”由于是本港仅余的古老牛房,属第三级历史建筑,所以仍保留旧有的建筑特色。 进入牛棚艺术村前,你一定会先被那红色砖墙的建筑所吸引。“牛棚”的惟一入口,是一道面向马头角道的门,门前 有穿制服的守卫把守,他或会询问你来这里的目的,你只要表示想参观展览,一般都不会被阻挠。 “牛棚”总面积17,000平方米,跨过小门,便会见到偌大的庭院,伫立着两排及腰的红砖墙。砖墙的下方可以 见到饲料槽及一个个铁环,令人联想到昔日的牛只被牵来钩着铁环,横排在砖墙前的景象。 平日,“牛棚”是一处环境清静的地方。虽然这里聚集了19个艺术单位,但他们都各有自己的工作室,各自安静地 进行创作。这群艺术单位包括“艺术公社”、“1a空间”、“进念二十面体”、“前进进戏剧工作坊”,以及“录像太奇” 五个团体,另外尚有14位独立艺术家。 每间工作室都有整齐的石板地,屋顶亦铺上原有的特色瓦片,室内有数条木柱支撑着屋顶,木柱都漆上黑色的油。“ 艺术公社”与“1a空间”会不时举办绘画及装置展览。游人在参观这些展览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屋顶的建筑,大可感受到 跟一般艺术馆不同的兴味。 悠闲的“牛棚”,让人暂时忘却红砖墙外的烦嚣。偶然,你还会看到艺术家在庭院工作,“叮叮咚咚”地在敲打,让 你亲历艺术的制作过程。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