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给种群生产快乐--一个叛逆父亲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1:01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冯玥

  老周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父亲。

  儿子13岁时,他把儿子领出校门,从学校退学;18岁时,他把儿子赶出家门。他说:“作为父亲,我愿意对孩子 负起有限的责任,但负不起无限的责任。18岁之前我会尽量给
TCL笔记本X200面世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热门专业热招!
你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会养活你,但18岁之后,你得自己靠 自己。”

  作为人,老周更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

  他是恢复高考后最早的一批教育学硕士,曾在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后来“下海”从事过10多种职业。目 前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固定收入,没有职称职位。马上奔50岁了,过的日子比15岁的孩子还要另类:玩轮滑,去西藏墨脱 旅行,挖空心思想以前没人玩过的旅行项目,以酒会友,以棋会友。

  一个和儿子同龄的孩子对老周说:“你儿子不是逆子,你是逆父。”

  这本署名老周的《我只养你18岁》的书,讲的就是这个“逆父”的故事和想法。

  不能让孩子在那个年纪就觉得学习是很痛苦的事

  我说出了憋了好久的话:“你学过教育学,听说过一句教育名言吗——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

  “谁说的?”老师有些激动。

  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这是一个教育家的话,他的名字叫苏霍姆林斯基。”说罢,没有等她下逐客令,我拉起 孩子的手就走,一走就没有再回头。

  ——摘自《我只养你18岁》第一章

  退学事件发生后,老周不断受到“不负责任”的谴责,亲戚朋友中有人直截了当地指责他断送了孩子的人生前程。

  老周说,作为一个学教育专业出身,而且一直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长来说,退学的选择并不是一时冲动。

  儿子小学毕业时成绩全校第二,考入一所升学率很高的重点中学。

  “那是个培养大学生的地方。但那里的孩子都像小老头一样,早早戴上眼镜,一天到晚弯腰驼背的。”老周说。儿子 当时所在的班级有70多人,严重超编,而超编一个座位就意味着学校多收3万元钱。

  在老周的笔下,美其名曰重点学校的作息时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孩子早上6点钟起床,爬起来顾不上吃早点就要赶 去学校上早操,晚上6点才能回来吃晚饭,晚饭后接着要上晚自习。大部分的节假日都被名目繁多的补课挤占了,学生难得有 一点闲暇时间。语文教学现状令人作呕,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文字,一派八股习气,言不由衷,公然撒谎。科学教育就是题海 极限训练,把好奇心和求知欲都磨没了。各科教学都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之下认识规律,学到的都是正确的定论,学到最后以没 问题而告终。相当于学棋死背棋谱,不摆谱就不会走棋。棋谱都是九段下出来的,让学生背熟了棋谱还真自以为教出九段了。 素质教育搞来搞去都是在玩表演秀,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却被忽略……

  这样的教育,往往是以牺牲孩子的求知欲为代价,而这恰恰是老周最看重的。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不能让孩子在那 个年纪就觉得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是个沉重的包袱。与其这样,他宁可不要这样的教育。

  我就是要给这个毫无想像力的种群生产一种快乐生活的样式

  家没了,老婆离了,孩子也走了,铁饭碗砸了,事业废了,身份没了,财产没了,退休医疗保险没了,打工的岗位也 没了。我还有什么?我又成了无产者,一个后无产者。

  拥有的好像还是比失去的多。

  我还有梦,我还有胆,我有胃口还有老爷们儿的价口,我有一身腱子,我有心跳还有弹跳;我有欢乐,我还有兴趣, 我有互联网,我还有话,我有安全感还有自由,我还有明天。这么多的无形资产拎出哪一样来不可以自恃?

  ——摘自《我只养你18岁》第十一章

  在新浪网上关于本书的连载后面,数千读者跟帖:

  “我觉得老周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他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不愿意担负教育儿子的责任,相反他一直在努力地寻 找一种真正有效的,对儿子有益的教育。”

  “勇士。我们多数都是光说不练,满腹牢骚却默默忍受,面对鸡肋,犹犹豫豫,患得患失。”

  “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大旋涡,老周就像一条努力跳出旋涡的鱼。”

  “感叹老周的良苦用心,毕竟他呐喊了,感觉到老周内心痛苦的思索和挣扎。”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老周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不称职的父亲,那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只是他摆脱责任的借口。”

  对“责任”这个话题,老周显然有自己的看法。

  “上大学要父母送,找工作要父母找,结婚还要父母出钱,这叫责任感?这叫人才?家长整天不干自己的事,全围着 孩子转,对社会来说就是无形的损耗和浪费!一个人这样是个人问题,社会都这样就是社会问题。”老周说自己知道有相当多 的家长,在孩子退学和走“应试教育”之路中间犹豫彷徨,他们能够看到“应试教育”中的种种弊病,但最终“难得糊涂”, 无奈顺从现实,随大溜。他认为“这种装糊涂的心态与其说是承担某种道义不如说是逃避责任,就怕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回头说 家长没有献身精神。”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怎么就没觉得自己可怜呢?”

  不得不承认,在“主流”的观点看来,老周绝对算不上成功人士,无可羡慕,甚至还会因为思想的极端而不讨人喜欢 。虽然,他具备了很多“成功”的条件,即使在学校里熬资历,应该也已经有一个“教授”的名位了。他领着儿子脱离正规的 学校教育时,其实自己也决心和儿子一起“不玩这个游戏”。

  老周的教育方式,注定充满争议。无论是作父亲还是做人,他都遵循着严厉、不虚假的态度,很多人都会觉得他的想 法和做法太过偏激。即使认同他的人,也多半未必有效仿的勇气。一位网友的评价是“勇敢的父亲,做赌注的儿子”。

  不过,也正是他的棱角、张狂、不妥协,以及骨子里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刺激得在浑浑噩噩昏昏沉沉中已经失去痛 感的人“激灵”一下,意识到还有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生活、选择,而且居然过得挺开心。在丢弃了大部分人们追求的身外之物 后,他自认为找到了自己,嚣张的老周说:“我就是要给这个毫无想像力的种群生产一种快乐生活的样式。”

  真正的生命,要体味喜怒哀乐各种滋味

  媒体持续报道与其说是主流社会对我们父子二人命运的关注,不如说是大多数常态人群也都有自己心底的隐痛。在对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家都有心病,只是谁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我的做法之所以惹眼,也许是与大家熟悉的社会舞台背景反差强烈。有些人指责我自私、冷酷、盲目、偏执,对此评 价我与其为自己辩护倒不如表示谅解,因为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充盈着利他、温情、从众、中庸的色彩,大家也许都有所遭遇 ,但似乎不到“最危险的时候”,谁都不愿率先做出反应。

  ——摘自《我只养你18岁》作者自序

  作为第一个报道老周父子的记者,从1999年10月《咱们不玩这个游戏了》在《中国青年报》刊登到现在,我一 直断断续续和老周保持着联系。

  和他那个年纪的大多数人不同,老周是个特别强调“自我”的人。他认为高级生命就应该像海的女儿,为了一夜之欢 ,可以放弃海底300年没有激情的生命。真正的生命,要体味喜怒哀乐各种滋味,而不全是甜丝丝的东西。

  “能证明你这个人活过的是什么?是那些你独有的,你无条件一定要做的,而我们看到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只是别人 的拷贝。”他这么说。

  所以,尽管现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比起上一代大大提高,但是现在的孩子享有的所谓“幸福”,令他怀疑。

  “他们生活在按照成人设计的种种‘决定’之中,理论上说,这些成人的‘决定’是历史主义的,具有‘阴谋’的性 质。成人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为下一代预设了一个自以为安全又能通天的管道,前面撒上诱人的糖果,中计的孩子们 爬进去就再也看不到太阳,在迷宫般的专业分支中一脑门子往里钻,直到出口吸到了外面的清新空气,恢复了嗅觉,才发现原 来钻的是一个下水道。”

  这样的刻薄和愤怒,在老周的书中不少见。

  儿子一度迷恋网络游戏,和绝大多数家长谈网色变不一样,在完成功课的前提下,儿子去网吧得到了老周的许可和资 金支持。

  他认为,“内行人有能力对新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外行人只能靠话语霸权实行控制。中国的家长在计算机网络 面前大多是外行,但行使话语霸权却统统在行,对吃不准的新生事物宁可因噎废食也不敢放手尝试。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好心 好到不讲理的程度。”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这种游戏好不好,而在于我们家长和老师提供的教育究竟有多好?我们有没有能力提供一个更能 吸引青少年注意力的去处。学校的学科教学不是游戏,但是好的教学能够体现出游戏精神,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有用又好玩。既 然做不到,就应当保持沉默,少些说教,多研究点问题。我们不能保证学生兴趣盎然地投身于文化课的学习,至少也应当保留 学生拥有生活兴趣的权利。”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西安宝马假彩票案
广州假酒中毒事件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