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不是我的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16:16 青年参考 | |||||||||
(这是一个带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的话题,因为在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国外的现在,似乎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 是在今天,它却在我们心中出现了,发生了) 本报特约撰稿俞钱 公司不再是我的家
(刘玲媛,北京某公司雇员,以下简称刘) 刘:说老实话,我对公司这个事都懒得去说,家的感觉根本谈不上。从理论上讲,我觉得公司应该有像家一样的氛围 ,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凝聚力,但实际上,有几家公司能做到这样?我是从国有体制的环境来到公司的,坦率地说我很不适 应,虽然原来的国有体制对我也没有太多的关怀,但是在公司,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冷漠。人来只是为了上班,做完就走。大 家对别人的事不关心,更别指望有人来关心你。人和人之间都有点神神秘秘的。 《青年参考》:这种神神秘秘是因为薪酬吗? 刘:我一进入公司就被告知,很多事情是保密的,不可以交流,所以员工之间的交谈就显得非常谨慎,惟恐透露了什 么机密。我不知道公司这样做是不是合法的,本来在法律范围内,我有很多自由,这些规定实际上限制了我的自由。你可以限 制我打探别人薪酬,但我和别人说我自己的薪酬也不行吗。公司的财务状况从来不向我们透露。 《青年参考》:如果一个公司经营不好,但是给你家一样的感觉,另一个公司盈利,却没有一点家的感觉,你选择哪 个? 刘:当然后者。我工作是为了赚钱,赚了钱还是要回自己的家,公司的人文环境再好,薪酬不提高有什么意义?但我 愿意工作的时候身心愉快,有人关心我,我需要这种关怀。在国有体制时,我有事找领导去谈,至少他会坐下来和你谈。但我 对现在公司的领导不会有这种期望,公司要我签一个协议,我看都不看就直接签,为什么?他的所有协议都是不平等条约,但 你也只有签,你根本不要计较哪个条文是不合理的,你的选择,只有做还是不做。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在这里,人好像失去了 发言权。从这个角度讲,公司不可能是个家,它和你就是雇佣关系。 《青年参考》:你觉得目前公司的这种管理方式对激发人的积极性起作用吗? 刘:没觉得。我不知道什么人因为努力工作而加薪了,也没觉得周围人特别热爱公司热爱工作,在过去,我有时会留 恋单位,工作之后还愿意和大家聊聊天,但是现在,我没这个兴趣。 《青年参考》: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刘:对,你有什么话,不可能在公司的环境里说,大家好像都互相防着,你的想法被管理者知道了可能就会成为对你 不利的证据。我很无奈,完全被改变了,甚至做人的原则也改变了,因为我需要这份工作。 公司本来就不是家 (栗丹,加拿大某私人护理院护理人员,以下简称栗) 《青年参考》:在你们那里,同事之间对别人的私事感兴趣吗? 栗:没有啊。我们院有内地新来的,特别爱打听别人的事情,问你挣多少钱,每年长多少工资,家里怎么样。我们都 比较反感,告诉她这和你没有关系,应聘的时候,院里给你多少钱,你自己是了解的,院里有什么规章制度,行业里有什么规 定,你也都是明白的。 《青年参考》:既然是私人机构,对院里盈利与否你们也不关心,不过问吗? 栗:不问,那是他们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他们每年都要报税,这是国家管的,他们挣得多国家会多收他的税。 《青年参考》:他们盈利后扩大规模和你们的收入没有关系吗?你为什么不关心他们的盈利状况? 栗:因为院里有制度的,什么样的情况下给你长工资,而且国家对护理人员长多少个百分点也是有规定的。公司的好 与坏,我们能相应地有什么改变,都有制度管着呢。 《青年参考》:现在国内一些人,对公司缺乏人情味,没有家的感觉很不满。 栗:公司本来就不是家,那是你挣钱工作的地方。公司有他的规章制度,上下都要遵守的。我有个同事离婚了,风雪 天出门又出了车祸,挺惨的。公司怎么关怀,把该给你的钱给你,其他就没有啦,同事之间要好的,给你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最后是谁来关怀你呢,就是你买的保险,你遇到事应该去找保险公司,找他们要关怀。 还有,如果你病没好,就来上班了,领导会对你说,哎呀,你还是回去休息吧。这不是对你的关怀,这是制度,这个 制度在你进来的时候就公布了,这不是别人关怀你,是你得关怀别人,为了别人你不可以带病坚持工作,因为你可能影响工作 ,甚至会传染别人。 公司应该是员工的家 (王海涛,美国某公司副总裁,驻华首席代表,以下简称王) 《青年参考》:你希望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吗? 王:当然,如果员工把公司当家,就会为公司考虑,他去买办公用品,就会考虑是否合算,对外的方式也会不一样, 很愿意提升公司的形象。但如果只是在这里上班,没有感情,他会觉得这是老板的钱,我为什么要管这么多。 《青年参考》:但是公司管理者肯定不希望员工知道企业财务状况,不希望员工之间了解收入,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 的隔阂? 王:这是公司制度,对外企公司来讲,公司规定,雇员之间是不可以随便讲或打听别人工资待遇的,如果违犯,轻则 处分,重则开除。因为,这会给管理者造成很多麻烦和矛盾。至于公司的财务运作情况,在西方,很多公司是私人公司,私人 公司没上市,财务状况是保密的,没有必要交代给任何人,包括对员工;如果是上市公司,就必须交代给股民。在你来公司时 ,公司制度已经清晰地告诉你工资待遇是怎样的,奖金是怎样的,你今年做得好可以拿多少,不需要你了解公司内部的财务运 作情况。 《青年参考》:什么都不让员工知道,你怎么能让员工把公司当家呢?不能随便说话,泄露了还要受处罚,这哪有家 的感觉? 王:钱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员工来应聘这个公司,首先是觉得工资待遇合理,而且他要看前途和发展,还要干 得舒心,能够充分发挥潜能,他就会愿意做。当然,老板还要经常关心他。 《青年参考》:怎么关心? 王:拿我来说,我因为工作在中国呆了4个月没回家,妻子有些不满意,公司董事长就抱着鲜花到家里去看她。另外 在公司最不景气的时候,一周平分到每个人只有两三天的工作,公司就在政府那儿给大家上了保险,虽然公司每周只能发给你 两三天的工资,但保险还能给你些补偿。 公司生意好了又要天天加班,董事长就带着太太买了冷饮来看员工,虽然冷饮没多少钱,但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最高决 策人,公司的拥有者,这样做,让大家感到很温暖。周末员工回家,每家会有一盆鲜花,鲜花里有一个贺卡,是董事长和他太 太的签字,他们感谢这些员工的配偶,在公司最需要的时候,不惜一切帮助公司。年底,董事长给大家写一封信,说去年我们 共享仅有的一点工作,今年也要共享赢得的利润。他给每个人都发了奖金,数目不是很大,但让雇员感到公司在关心他们,想 着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雇员也会想着公司。 《青年参考》:我看到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也对雇员说了关心的话,甚至在工作环境里配备了比较人情味的设施,却没 有人认为这是关怀。 王:在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人,你送他20美元的鲜花,他说不如把这20美元给他买啤酒呢。但也有人认为这感觉 不错,像家。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这边做很辛苦,回去的时候和总裁说想去玩,结果我回家洗完澡,总裁就来电话让我看传真, 我一看,他给我安排了一个非常高档的度假村。我到度假村后,酒店的人在门口迎我,送我鲜花,有人引我到房间,房间里也 摆了鲜花和水果,服务人员告诉我,您的费用已经付清,希望您在这两天中玩得愉快。其实总裁为这花了不少钱,如果这些钱 给我,我也会很高兴,但是这种感觉不一样,他让你得到的是一种惊喜,西方人很会利用这种方式来打动你。 《青年参考》:你和手下的员工经常沟通吗? 王:作为一个管理者,只要雇员想和你谈,不管事情大小,都要尽可能地去谈,因为雇员想和你谈话,往往是一瞬间 的念头,也许过5分钟,他就不想谈了,他会想,我怎么能和老板讲这种话呢,于是你可能就失去一个了解雇员的机会,说不 定今后会发生大问题。记住,对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来说,维住一个人比维住一个生意更重要。 《青年参考》:你在中国招聘的雇员中,有没有对工资要求超过你标准的? 王:有,但这没有关系,雇员没有要求才不对呢,有要求才会有更高的期望值,才有动力,一个雇员期望买房子买好 车,你要鼓励他,把这种期望引到正路上,让他在公司里充分发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扶持他,培训他,帮助他,让他的目 标和你保持一致,使他的生活不断改变。这个时候,他只需在规章制度范围内去充分施展就行了。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