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特稿:戒毒中的阿三渴望有工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21:12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 |||||||||
阿三为病重朋友打止痛针 阿三住在低矮的小阁楼,1.7米的个子根本站不直身子 一切为了孩子,表示接受妻子离婚时,阿三平静而干脆. 一个曾因罪入狱三年的阿三,一个因打架失去“半个脑壳”的阿三,一个因为救火获得见义勇为奖的阿三,一个曾经吸毒如今即将生理戒断的阿三,一个渴望找到一份工作实现自立的阿三,对今后的生活,充满新的向往。 本报记者 龚小莉 王文
阿三的家唯一电器是风扇 6月16日,社工魏静带记者去瑞金路打浦路附近找阿三。这是一片即将拆迁的石库门小区。魏静说,认识阿三前,这个地方她曾无数次经过,但从没进去过,也没想过要进去;认识阿三后,来的多了,哪家搬了,哪家添了个娃,弄堂新闻魏静都一清二楚。 石库门的屋檐前,随意搭建的小木楼,狗一纵就能跳跃过去。石库门的墙壁,被风雨腐蚀得块块脱落,斑驳陆离。石库门就像群山包围中寂静的平原。 往前走了100米左右,我们向右拐进一个不到1米宽的弄堂,魏静对着第一家房屋叫了声:“阿三。” 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男子猫着腰从低矮的房屋里钻了出来,冲着魏静点了点头,咧嘴呵呵一笑。 他就是阿三。阿三姓臧,在家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阿三。魏静向我们介绍阿三。对突然闯入的陌生人,阿三显然有一种本能的戒心,刚见到魏静时的笑容一下收敛了起来,他向后挪了挪脚步,极不自然地、礼貌地把记者让进屋子。 阿三带着3岁的儿子和母亲住在一起。他的住处就在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小阁楼,一张床、几个箱子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为了吸毒,曾经卖掉过三部电视机,现在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电风扇。 进了屋,阿三将木门半掩着。魏静说,阿三的心,像他家那扇半掩的门,随时准备关上。 阿三涉毒脑壳被砍为止痛 6月16日,上海入梅第二天。 梅雨季节天气变化大,阿三缺了一块颅骨的头又开始发痛。 35年前,阿三出生在石库门群落里一个贫苦家庭。6岁那年,父亲被捕入狱。7年的牢狱生涯还没有结束,父亲因患食道癌,死在狱中。19岁那年,阿三步父亲后尘,因强奸罪入狱。1999年7月4日,阿三在浦东姐姐家的门口与别人打架,一把1米多长的大马刀,3次砍在他的头上。从此,阿三脑壳右边,缺了一块碗口大小的颅骨。软软的头皮覆盖在缺口上,阻隔和保护着脑髓。阿三说自己是半个脑壳的人。 由于缺钱,阿三住院两周就出院了。脑壳的缺口从此频繁剧痛,阿三经常拿脑袋撞墙。狱友强来看望阿三,带来一些白色粉末,给他止痛,效果果然很好。阿三问强,白色粉末是什么东西,强回答是毒品。从此,阿三吸上了毒。 阿三的妻子阿莎不理解为何就戒不了毒,决定亲身尝试戒给他看,却和阿三一样走上了吸毒路。2003年9月29日,缺乏毒资的阿三和阿莎因盗窃被抓,阿莎被判入狱。 阿三曾经下决心戒毒。但戒毒过程反反复复。2003年12月12日,阿三跌进生命最低谷,他写下遗嘱,准备了断自己。10天后,社工魏静走进了阿三的家。 2004年1月1日,阿三开始戒毒。两星期后,阿三的生理反应基本消退,掉了10斤肉的他,身影愈见消瘦。到现在,阿三已有170天没有碰毒了,还有10天,阿三将顺利度过6个月的生理脱毒期。 阿三救火被授见义勇为奖 “阿三失足过,但他并不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相反,他还相当有正义感。就在前几个月,他还被卢湾区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奖’呢。”社工魏静说。 今年2月1日,弄堂居民眼中的“坏人”阿三竟救火了。 这天,阿三带着3岁的儿子去朋友家玩。晚上10点左右,阿三牵着儿子,沿着弄堂正往家走。刚走进弄堂口不到10米处,阿三发现沿街的一个门里正冒着火苗。 阿三立即撇开儿子,冲上前去。隔着门缝,阿三发现是一台压缩机电源着火了,但门却反锁着,火势正在门后蔓延,如果不立即扑灭,这片老旧的木结构石库门绝难幸免。 阿三拼命地敲门,几分钟后,门卫被阿三敲门发出的巨大声响震醒。“着火了,快打119!”阿三冲着门卫大喊。门卫刚开门,阿三便一头冲进了屋里。 阿三找来灭火器,奋力扑救,火势随即被扑灭,一场火灾避免了。而受了惊吓的儿子正在又冷又黑的弄堂里号啕大哭。 起初,阿三和居委会干部说起此事,没有人相信他。被救的店主后来向大家认真解释,人们才相信阿三救过火。 社工站知道阿三的义举后,决定为阿三申报区“见义勇为奖”。魏静拿着填写好的申报表给阿三签名。阿三挠挠头说:“我不过是救了救火,别人看到也会这样做的。” 签名的时候,阿三的手微微颤抖,这可是他做好事第一次得到别人的认可。 阿三热心亲手为朋友打止痛针 6月17日上午9点,记者跟着魏静一起又要看阿三。走到离阿三家还有200米的天桥上,社工站周兴亚站长打手机给魏静说,阿三刚打来电话,他遇到急事,叫我们今天别去了。 魏静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到阿三家,见到阿三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家门口。 “他快不行了,痛得呼天喊地的。”阿三说,“魏老师,我先去去再回来吧。” 阿三疯也似地朝马路冲,我们也跟着跑了出去。这时,记者才从魏静口中知道,原来阿三正在照顾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是阿三一个朋友的朋友,两个月前才认识,除了阿三没人愿意照顾。 阿三拦到了出租车,非让记者坐后排,自己坐到了前排座位。魏静悄悄解释说,阿三想让自己付费。虽然他现在经济困难,但他帮朋友做事,再多的费用都会自己承担。 从瑞金路到顺昌路这10分钟里,阿三不停地催促司机“开快点”。在顺昌路一排低矮的石库门群落里,阿三带魏静和记者七拐八拐地进了一道门。爬了三层笔直的木楼梯,来到阿三朋友位于石库门顶层的亭子间。 床上,肺癌晚期的病人右手耷拉在床沿上,脑袋无力地搭在枕头一角,左手按在剧烈起伏的胸部上,面容蜡黄,闭着眼睛,喘着粗气,不断大声呻吟。 阿三在一个柜子里找到一条橡皮管、一只一次性针筒和一支杜冷丁。在给病人注射的时候,阿三不停轻拍病人的手臂,帮病人缓解疼痛。杜冷丁很快就起了作用,病人的呻吟慢慢缓和下来。 “我送魏老师和记者回去,马上回来陪你。”看着病人逐渐安静下来,阿三扭头要拉魏静下楼。病人突然“呜呜”地哭了,“不要走,不要走。” “我们走吧,不要理他,他瞎想。”阿三看了一眼哭泣的病人,侧身对着门外的我们说。我们看到他已经泪流满面。阿三把魏静和记者送出弄堂口,哽咽着轻轻地说:“他很难再挺过一个月。”说完,阿三没打招呼,转身朝弄堂深处朋友家快步走去。 阿三求职几起几落待转机 今年初,戒毒两周后,阿三的生理反应基本消除了。魏静和阿三商议,决定开始找工作。自从吸毒以后,阿三和他的孩子,一直靠阿三母亲的退休工资生活。 2月中旬,魏静了解到一家公司招聘保安,条件不苛刻,但要会开车。魏静带着阿三和她帮助的另一名戒毒者去试试。阿三不会开车。公司最后看中了那位戒毒者。 阿三一言不发,掉头回家去了。魏静因为要帮那名戒毒者和公司细谈,只好让阿三一个人走了。这天,阿三复吸毒品了。魏静后来才知道,那天敏感的阿三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3月16日,阿三终于被一家公司看中,也做保安。但15天后,阿三辞职了。 魏静问阿三辞职的原因,阿三说:“我刚去,对很多情况都不了解,有一次事情没做好,他们就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地训我。第二次,同事有事请假,我主动替他顶班,没想到自己那天也突然有了急事。管理员不仅不准假,还又在很多人面前训我,我一气就回来了。” 魏静理解阿三的心情,继续帮他找工作。几天前,魏静联系上了一家公司,要阿三去面试。阿三很高兴,换了一件红色的T恤,乐呵呵地走进人才市场,又乐呵呵地走了出来。阿三告诉魏静:“公司叫我回去等通知。” 正在这时,魏静接到了一封来自监狱的信。信是阿三的妻子阿莎寄来的。还有3个月,阿莎将刑满出狱。在信上,阿莎请魏静转告阿三:“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离婚吧。” 妻子诀别信搅乱新生活梦想 进入6月中旬以来,阿三的心情越来越好———工作有眉目了,就等招聘公司的录用通知了;更为重要的是,为帮他戒毒以身试毒身陷囹圄的妻子阿莎,再过100天就要刑满出狱了。 但就在此时,阿莎从大墙里寄出一封信,信是寄给社工魏静的。阿莎在信中说:“我决心与从前的日子诀别,与从前的人诀别。” 本报记者 龚小莉 王文 大墙来信 搅乱戒毒人团圆梦想 魏 静: 你好! 接到你的来信已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给你回信,我很抱歉。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帮助,以及对我孩子的关心,我会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我在大墙内的近况,你肯定已经从我们秦队长的口中得知了。我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很充实,不像以前在外面整天浑浑噩噩,活像个行尸走肉。我决心与从前的日子诀别,与从前的人诀别。毕竟,我的沦落,与他有着很大的关系。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我会非常感激。 最后祝你: 节日快乐!工作顺利! 阿 莎 2004年4月25日 助夫戒毒 妻以身试毒陷囹圄 阿莎,是阿三在1998年邂逅相识的,那一年,阿莎19岁。 “阿莎就是一张白纸。她很单纯,善良。她冲每个人微笑,面对着她,你会被她的微笑融化。”阿三回忆认识阿莎时的情景,满脸幸福。 阿莎出生的家庭,和阿三的家庭有着太大的区别。阿三兄妹四个,但阿莎却是父母的独生女。阿莎的父母不仅和睦相处,还都有很好的工作。阿莎一直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初识阿莎时,阿三还没开始吸毒,但没有固定职业。阿三的帅气和义气,深深吸引了阿莎,阿莎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执意和阿三走到了一起。 1999年9月阿三吸毒之前,对阿莎呵护备至。每天,买菜,洗菜,烧饭,洗衣服,阿三大包大揽,阿莎一边陪伴。阿三说:“当时,我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好男人。” 幸福的生活,一年后嘎然而止。 1999年下半年,阿三打架后成了“半个脑壳”的人,随后因止痛染上了毒瘾。阿莎发现阿三变了,不再干活,不再照顾自己,脾气越来越坏,天天瞎逛回来后,有时还会打骂自己。 阿莎无数次地劝告阿三,不要再吸毒了,这样下去,家会毁掉的。但看着丈夫头痛发作时因剧痛而扭曲的脸,阿莎的心又软了。 2001年,阿莎生下了儿子圆圆。这时,阿三的头痛有些好转,发作次数逐渐减少。阿莎以吸毒影响孩子未来,继续劝告阿三远离毒品。但阿三早已不能自拔,对阿莎的苦口婆心置若罔闻。 看着丈夫如此顽固,阿莎不相信毒品真有这么难戒,她怀疑丈夫敷衍自己。 阿莎想出了一个帮助丈夫戒毒的“好办法”。一次,阿三吸毒完后,昏昏沉沉地睡着了。阿莎偷偷弄出一些阿三的毒品,烫吸起来。她心想,我也吸毒,然后戒给你看! 阿莎上瘾了。她没能“以身作则”为丈夫树立戒毒的榜样,反而一并坠入了毒品的深渊。 夫妻同时吸毒,毒资的需求越来越大,阿三开始变卖家产。三台电视卖掉了,值钱的家具也卖掉了,阿三和阿莎开始了偷。 偷超市,偷邻居,只要值钱,阿三和阿莎都去偷,阿莎已经成了第二个阿三。 2003年9月26日,阿莎再次盗窃时,被抓住了。当年10月2日,阿三收到阿莎入狱一年的裁定书。 团圆在即 诀别信让社工为难 今年4月27日,魏静收到这封阿莎从大墙里寄来的信。 还有100天,阿莎就可以出狱了,魏静心想,已经幡然醒悟的阿莎,和已经正在戒毒的阿三一样,对生活充满了崭新的渴望。 魏静开心地拆开阿莎的信,寥寥数百字,一口气读完后,魏静的心沉重起来。她没有想到阿莎提出离婚,并希望魏静帮助她做阿三的思想工作。 “我很意外。你知道吗,今年春节期间,我陪着阿三和他们的儿子圆圆,去大墙里看望阿莎时,阿莎和阿三谈得还挺好的。我们走的时候,阿莎还紧紧地抱着儿子,叮嘱阿三要照顾好圆圆,等她出来。”魏静告诉记者。 但现在,阿莎表达的意思却是———离婚。 “要知道,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如果夫妻之间出现矛盾闹离婚,我们都是劝合不劝离的。我现在很为难。你看阿三,他家徒四壁,没有工作,身体上也没有脱离生理戒毒期,何况,心理戒毒期还需要漫长的3年。这样的状况,阿三能养活自己吗?有能力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吗?” “你也看到,阿三的孩子圆圆多么可爱。他才3岁,但在现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生活,能有利于他的成长吗?事实上,圆圆从出生下来,就是在弄堂邻居异样的眼神中长大的。现在,圆圆还小,还不能体会邻居异样的眼神,但几年后,他长大了,能理解了,他会怎么想呢?” “我相信阿莎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草率的。为了他们母子俩以后能开始新的生活,我想支持阿莎。可阿三现在也对新生活,充满了强烈的渴望。我真的不忍心把这事告诉阿三。” 为了孩子 阿三平静接受离婚 阿莎被捕入狱,给阿三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第一次想到了戒毒。 今年1月1日,阿三的戒毒之路正式开始。 还有10天,阿三就将完成他的生理戒毒期。阿三已经开始找着工作,开始热心帮助他人。 经过2个多月的思想斗争后,魏静决定找个时间,和阿三好好谈谈。 6月14日,魏静和往常一样,来到阿三家和阿三谈心。魏静先谈帮阿三怎样找工作,随后,魏静谈起了阿莎。 “阿莎出来后,要是和你离婚怎么办啊?”魏静试探着问。 “离婚?我同意。”阿三几乎没有犹豫,语气平静。 阿三出乎魏静意料的平静和干脆,让魏静没有勇气继续和阿三说下去。 6月16日,记者和魏静再次来到阿三家。说起儿子和妻子,阿三对记者说:“孩子确实应该换个环境,不能再像我小时候一样总是被人看不起;而阿莎比我小10岁,还很年轻,如果她和我离婚,再成个家也不难。如果她能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环境,给圆圆一个成长的好环境,也挺好的。” 阿三把“挺好的”三个字,说的很重,音拉得很长。 阿三回忆起他和阿莎生活时的情景,当时,阿莎曾和他开过离婚的玩笑。阿三说:“每次说到孩子,她都特别认真,说如果离婚,一定要把孩子带走,如果我不让带走,她打官司都要把孩子要去。” 阿三说,其实他几个月来,就想到了离婚的事。因为,阿莎已经三四个月没有给他写信了。 但阿三也有担心,“我在监狱里呆过,监狱的人很复杂,我不知道阿莎到出狱时又是怎样的想法,她要离婚我肯定同意,但如果她不要孩子,想一个人比较自由的生活,我也不想强求,但我希望她把孩子先放到她的父母家,过一阵子,等我搬家后,再把孩子接回来。” “就算我自己再坏,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坏了孩子,不能让孩子成为第二个我。”阿三看着正依偎在魏静怀里玩耍的儿子,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相关专题:国际禁毒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