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高考专题 > 正文

19岁男生高考失利“以死谢罪”上吊自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7日17:1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越过围墙看去,孩子突逝的悲痛笼罩着小院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前日,青白江区弥牟镇曙光村4组,一名不满19岁的男生温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觉得愧对家人竟然轻生,将自己吊死在家中……

  本报记者 张莉 杨刚为您摄影报道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这座笼罩着悲痛的农家小院,死者温某的遗体盖着白布被摆放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上网实用手册
同方服务器热力促销 神奇冒险之旅尽情体验
在客厅内,相片上的他模样清秀,很难让人想到一次高考失利会让这样乖巧的孩子选择死亡。

  温某的母亲,一个已经欲哭无泪的中年妇女瘫倒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语:“他咋就这么想不通啊?”亲人告诉记者,孩子的父亲已经气倒在床上。惟一的孩子突然逝去,让这对勤俭持家的夫妻全部的希望都化为灰烬,所有人都不忍心打扰他们。院子里不少人小声呜咽着,有温某的同学不断扶着花圈进入。

  -婆婆说乖孙:孝顺又听话

  “娃娃走之前留下一封遗书,说自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唉……”温某的婆婆老泪纵横,她告诉记者,孙子孝顺又听话,成绩也很好,还考上了重点高中,是家人和邻里乡亲眼中的乖孩子。平时,功课很忙的孙子依然很爱劳动,体谅自己年纪大了,繁重的家务活总是抢着做。家人都为有这样一个孩子感到骄傲。在家人和孩子的心里,考上大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

  谁也没想到孩子会做出这样轻率的事。婆婆说,前日下午,孙子从网上查询了高考成绩回来后一直情绪低落,后来就将自己反锁在二楼阁楼他的房内。晚上7时过,孩子一直没有出现的反常状况引起了大人的疑惑,父亲上楼敲了半天门也不见回音。当他撞开房门时,孩子已经上吊了……虽然经过抢救,但已无力回天。还未满19岁的温某留下一封充满愧疚的信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哥哥说弟弟:学习勤奋成绩不错

  “真的太听话了,而且成绩也好。”孩子的一个哥哥说,温某读小学和初中时都是班里的前几名,在重点学校成绩处于中等。但他学习勤奋,而且在这所重点中学里,成绩中等的学生应该能够考上大学。

  但是———

  高考过后,曾为自己估分约400多分的孩子查成绩时却得知自己仅得了298分,于是走上绝路。

  -邻居说娃娃:眉清目秀爱打招呼

  “太突然了,大家都没有想到。”邻居们对温某的印象极好,很多人说到此事不禁落泪。一名邻居大妈说,孩子瘦高的个子,眉清目秀,平时见到大伯大妈特别爱打招呼。虽然温家家境一般,但为了将孩子培养成才,温父母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母亲每天风雨无阻上街卖鸡蛋,就是想存点钱供孩子读大学。而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大学回报亲人。

  但是———

  没想到却发生这种事情。当地派出所民警也赶赴死者家中了解情况,并认定温某系自杀。

  -校长说学生:

  表现不错性格内向

  “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教训。”温某所在学校的王校长也赶到温家,他说,温某是该校高三·二班的学生,平日表现不错,性格有些内向。学习勤奋,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但成绩处于中等偏下。

  但是———

  或许是压力太大,才导致温某高考发挥失利。王校长称,得知此事后,学校的师生深感震惊。他希望通过本报叮嘱高考失利的学生:一个人一生有很多机会,保持健康的心态很重要。

  专家把脉

  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何平:高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试,但不是惟一的机会。高考失利的学生应该将此作为人生一个挫折,当作财富和磨炼,能勇敢地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你就成功了。

  从温某的情况来分析,孩子可能小学和初中成绩很优秀,是人们眼中的“优生”,但当来到重点中学时这种优势消失了。温某一直没有调整好心态,走出这种冲突带来的阴影。

  很多时候,人们都将学习成绩无限放大来衡量学生,而忽略了对抗挫折、应对压力、沟通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于是,敏感而“要争气”的孩子往往缺乏勇敢面对困难的心态。而家长切忌将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心态传染给孩子,切忌用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惟一目标。

  相关专题:2004年高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基地绑架土耳其人质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