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北航招生”新名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2:41 新闻晨报 | |||||||||
北航招生丑闻事件暴露出了庞宏冰等人借招生之名实为敛财的可耻,同时也让一些招生工作的“专业术语”浮现出来。招生专业工作者可能深喑这些“术语”,但公众未必知晓。而此次北航事件将它们置于公共视野,并处于一种“待解”状态。这些“术语”的公开化,可能更有助于招生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点名招生:带来种种想象空间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只要存在点招,
据悉,今年北航在广西统招最低提档线为758分,统招结束后,广西考试院致函北航希望尽可能多录取一些学生,最后北航决定增录两人。经北航初步调查,“李先生”在考试院投档前就已辗转托付高峰帮忙。高峰直接向北航招生办推荐了该考生,并找到庞宏冰在广西帮其运作。 这名知情人员分析,“如果顺着继续捋下去,为什么在广西增录的时候就恰好录到他这个分数?显然该家长知道这个分不够的。”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职员工都知道“点招”可以带来种种想象空间,极容易带来操作上的“漏洞”。 多次投档:“假退档”被用来勒索 目前,在高考招生中,当地招办要按招生学校实际录取人数120%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使高校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更合适的生源。 在北航招生丑闻事件中,北航宣传部周部长称,今年招生工作中存在两次投档、多投档的情况,导致三人有机可乘。多次投档,就会出现退档、再次提档的事情发生。据介绍,今年所有达到北航投档线的三类考生,都被投了两次档,原因在于:广西考试院第一次投档时,没有划分考生类别,只是按照录取总人数120%的比例全投过来了,人数众多为录取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此,这些档案被全部退回,按照考生类别重投了一次档。 北航方面初步推测,庞宏冰信息灵通,提前知道今年北航招生工作中的可能“要退档然后重新投档”,于是假称“不交10万块钱就退档”来威胁家长。 在《焦点访谈》采访时,“李先生”说,他的孩子在经历了“提档又退档”之后,庞宏冰等人再次催促他汇钱,并且在他口头答应后,他获知自己的孩子真的被北航录取。 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后,这名考生的录取通知书的寄送上比别的录取考生要晚,所以收到的时间也比别的录取考生要晚。 而在这名考生被录取的过程中,由于高峰事先请过庞宏冰帮其在广西运作,所以庞宏冰对这个过程也很清楚。这一过程也被庞宏冰利用,并向“李先生”索要10万元。 定向生计划:运用指标变相敛财 李未校长披露说,七位遭勒索的学生都是为单位专门培养的定向生。 一位经常采访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记者披露说:高校在招生中的违规行为主要有:通过定向招生计划变相敛财;使用机动指标降分录取,最多可降四五十分,甚至七八十分,但机动指标比定向指标更紧俏,也更昂贵,考生家长既要有过硬的关系,也要有经济实力;此外,少数民族预科生指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特长生招生、补录等招生环节,也都让一些人有机可乘。 今年北航在广西有15名定向生招生计划。据李校长说,今年广西定向生没有能够完成计划,所以广西考试院又推荐了一名定向生,庞宏冰也向该生的家长收取了费用。 相关专题:北航广西高考招生丑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