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津沽制琴行业元老刘子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0:53 城市快报 | |||||||||
名家十日谈 津沽制琴行业元老———刘子余 - 康滨
喜爱胡琴的天津专业、业余琴师中上年纪者,都记得解放前夕天津有位著名制琴师———刘子余。谈到刘老先生,其女民族乐器厂退休工人刘连升女士感慨地回忆起其父生前为津门民族乐器业做的贡献…… 刘子余(1900~1982)北京人,因中年后头发浅白,津人昵称“刘白毛”。8岁时便在北京琉璃厂“声音斋”琴铺学徒,打下坚实乐器制作基础。曾随京胡制作大师马良正学手艺。1942年,他由京来津,在南市东兴市场珍明里9号开设自己的琴行“余韵斋”。因刘幼年时对戏曲乐器产生浓厚兴趣,于是边制作胡琴边研究,逐渐掌握了京胡尺寸与发音原理。通过多年在制琴方面的探索,逐渐成为制作乐器名家。 1952年至1953年间,刘子余又迁至福安大街57号继续经营“余韵斋”。从解放前至20世纪60年代,他在与名家琴师的接触中,凭多年经验逐渐总结出京胡担子标准尺寸、担子粗细直径尺寸、琴杆每节的尺寸之间对京胡发音的关系以及代表着当年天津胡琴琴轴标准式样和开瓣形状等,并且都做了大量改进工作。 20世纪50年代北京曾举办过全国民族乐器评比会,由名琴师徐兰沅、沈玉秋等任评委,刘子余制作的紫竹高级高胡高调门音色响堂不瘪、中调门音色饱满圆润、低调门音色宽松浑厚,工艺细腻,式样美观大方,被评委一致评为全国京胡制作第一名,人称“天津胡琴状元”。这把代表着天津民族乐器合作社参评的胡琴,其音色甜如“冰糖”,被刘子余的朋友周福隽先生收藏,在周亲自演奏后为此琴取名“冰糖”。 1956年公私合营,刘子余加入天津第二民族乐器合作社(“天津民族乐器厂”前身),20世纪60年代曾在东马路民族乐器合作社门市部、和平路民族乐器厂门市部(“老美华”对过)从事制作修理乐器工作。当年建新、建华、苹新以及市京剧团的胡琴坏了全都是刘子余修理,修后音色更为优美。 由刘子余培养出的天津制琴师有高玉琳、郭景泉等名家,其女儿亦承父业,也在民族乐器厂工作,从事民族乐器制作。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