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临终关怀”人员调查: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4:29 北京晨报

  调查对象一

  护士李敏 头两周压力挺大

  李敏是一年前来到松堂医院工作的,她曾经照看过的临终者已经接近百名。

日立为中国全力以赴 爱心竞拍就送礼
联想打印机送电脑 男科妇科疾病不用愁!

  李敏说,压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般的医院里绝大多数患者是健康地离开医院,病人自己高兴,家属也高兴,医护人员则有一种成就感。而临终关怀医院绝大多数患者要走向死亡;少数临终者还是青年、少年甚至儿童,本应是生命黄金阶段的他们却要早早地离开,这让医护人员感到难以接受,患者家属的哀伤更是对医护人员心理的冲击;有些思维清晰、入院较长的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当他们逝去时不少医护人员都会有像自己的亲人离开的感觉。

  李敏回忆她刚来松堂医院工作时的一件事:“有一个曾在大学当教授的爷爷,80多岁了,会5门外语,他没事的时候就下楼来教我们日语。有几天我有事不在班上,他还经常过来询问我回来没有,想帮我把落下的课补上。还有很多老人总给我们讲他们年轻时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那时每当我上班的时候想见到这些善良的老人仍然健在,可又怕他们有人已经离开。”

  李敏说,因为见到那么多生离死别,有一些同事互相聊天时感叹自己不想活那么久,希望自己到时候安乐死得了,也有人辞职去其他医院了,但大多数人坚持了下来。“来松堂临终关怀医院主要是头两周感到压力大,后来因为看到老护士神态自若,加上值夜班时工作繁重以及有时跟医院的心理医生聊天,心里的压力就逐渐减轻了。”

  调查对象二

  护理员李新容 用工作冲淡压力

  李新容在松堂医院已经工作了5年,在目前将近70人的护理员当中,从事临终护理时间长达5年以上的仅有4人。

  李新容说,护理员的压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绝大多数护理员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当地的风俗习惯造成对死亡有不正确的认识,使很多护理员感到害怕;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临终者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因此临终护理工作特别需要不怕脏不怕苦,很不容易坚持。

  “在老家时,谁家要死个人,全村的人在一段时间内甚至会对那一家的房屋产生恐惧,”李新容说,“来到松堂工作后,医生和护士总告诉我们‘人死亡就跟睡觉一样,没什么鬼魂’,还给我们讲一些衰老和死亡的科学道理。他们重复得多了,再加上看到他们工作时坦然的样子,我们也就逐渐适应了。有时护理员之间也聊天,互相交流看法,对压力也是一种缓解。再有就是护理员临终护理工作有特殊性——必须24小时照看患者,工作特别繁重,你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什么心理压力了。”

  调查对象三

  心理医生杨女士 用音乐排解心结

  杨大夫说:临终关怀的工作压力,事实上远大于其他医疗单位。有些新进来的工作人员会因为不适应而离职,或以情感隔离等自我防卫方式,来面对不断而来的强烈情感冲击。正因为如此,松堂医院虽然没有形成固定的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治疗制度,但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贯穿了许多缓解方法。

  比如说,医院里定时播放大量优美舒缓的音乐。处在这种极端的工作环境之中时,音乐能够缓和病房环境的负面气氛,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士气,让工作人员得以精神放松,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帮助病人与家属以最平和的态度与准备,共同度过无可逃避的最终之旅。

  还有就是心理医生主动发现其他医护人员的异常反应,比如多在工作中神情紧张、恐惧,平时不爱与大家交流,似乎心事重重。作为心理医生,她就会主动上前询问原因,及时进行心理指导。“有一些发泄的方法也可采用,比如爱唱歌跳舞的我们就拉他们去唱歌跳舞,还可以通过洗澡和改变发型等方式去放松一下。”

  实习记者 马武

  新闻链接

  临终关怀医护人员 心理指导是空白

  北京松堂医院:刚入行者容易出现心理阴影

  北京松堂医院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共有医生17人,护士26人,护理员将近70人,曾送走临终者16000多人,为世界第一。

  松堂医院院长李松堂先生介绍,该院的医生很多来自三级医院,很有经验,因此面对临终者基本不存在心理不适应的问题,但有些刚工作的护士和来自农村地区的护理员则容易在心理上形成阴影,松堂医院把这些工作人员当作进行心理帮助的重点。

  广州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已有情绪受感染无法自拔者

  据一家国内媒体报道,在广州的部分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当中已出现情绪受感染无法自拔的情况。

  有些医护人员说,长期的临终护理给他们造成了心理阴影。“我可以始终对病人微笑,但心里却害怕与他们相处,他们随时会走,自己说不定也会这样。”

  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说,自己回到家就像变了个人,不喜欢说话,做事心不在焉。只要她在医院看到哪个临终病人离去了,就会根据病人的病因给家里人买预防的药物。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涉及对临终关怀医护人员自己的心理指导,在临终关怀业内目前还是一个空白。有专业人士说:“临终关怀医护人员也是一个需要关怀的群体。”实习记者 马武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