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报纸修长城 也拆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11:48 青年参考 | ||||||||
王尧 七期英国《金融时报》(4月30日-5月8日)在北京的办公桌上铺开,本周我们谈国际主流报纸内部的“修长城 和拆墙”。 英国《金融时报》内部有两道“长城”(GreatWall)。这墙不能逾越,这是一个原则
第一道墙,高耸在记者和广告人员之间。记者不需拉广告,广告人员也不为新闻线索分心。报纸内容和广告截然分开 ,新闻就是新闻,广告就是广告。 对此曾有一个传说:“《金融时报》的编辑记者,和广告人员都不能走一个电梯。”但我在《金融时报》亚洲版总部 发现,此系误传。这并没有影响,在报纸同一版上,上面是一篇客观的批评日本某银行的报道,下面是价格不菲的该银行的广 告。 当然,这是一个巧合,绝不是编辑和广告员的“联手创作”。广告客户银行不满是可以想像的。《金融时报》亚洲版 的头儿李尔庭解释:“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告诉广告客户,这是我们内部的墙。”他承认,在亚洲解释这个墙的理念,要复杂 些。如果广告客户是中国的,可能更麻烦。同样,让李尔庭理解中国财经媒体的记者热衷于拉广告,也很困难。 我没能从本周的《金融时报》上,找出这样一个案例。看来,在《金融时报》,这种情况也不多见。 第二道墙,高耸在新闻和评论之间。新闻版和评论版是分开的。以5月4日《金融时报》为例,1-7版world news(全球要闻),评论版则在11-13版。 新闻用事实说话,第一标准是准确客观。想发表见解,请去评论版。 评论分析,无论是署名读者来信,还是该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专栏文章,都只能出现在评论版。这才是发表 见解的地方。 好媒体“修长城”的做法,尽管目前大多中国媒体做不到,但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金融时报》的“拆墙运动”,在于对全球非财经新闻的关注。凡是重大的新闻,无论时政,还是财经,都是《金融 时报》的报道目标。 《金融时报》从名字看,似乎是定位于纯财经的报纸,关注金融市场是本分。但这份报纸上,仅有的汉字是这样:F T全球经济报道,提供全球市场深度分析与洞见。 每天的《金融时报》有两叠。上面一叠是worldnews,我译为“全球要闻”;第二叠为companyne ws,真正的财经新闻。两叠各有一个亚太版,关于中国或中国公司的重要新闻几乎全部出现在这里。 上周,两个政治人物是该报封面的明星。一个是亚洲的连战,一个是英国的布莱尔。 有关连战的新闻,上了3次封面。4月30日/5月1日的那期,连战和胡锦涛历史性地握手;5月2日,连战在上 海演讲,背景是大字“中国”。5月4日,连战回台湾,头版图片是全副武装的台湾警察加强防卫,以避免重演“连战离台赴 大陆时,两派民众在机场发生肢体冲突的恶性事件”。 布莱尔夫妇投票,还有布莱尔连任成功,夫妇抱着小儿子再次回到唐宁街10号的新闻,两次上了头版。 每周三“投资中国”专版,值得关注。这期讲的是一个英国人在中国投资办杂志,最后出局的事;该版的“法律视点 ”专栏,给全世界的读者说了中国湖北农民佘祥林先生被冤杀妻的新闻。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