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义工原生态调查:被当作免费劳工呼来唤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7:55 南京周末 | |||||||||
本报实习记者 颜立强 本报记者 孙磊 【周末报报道】 林吐莲,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巡警大队民警。在这个瘦弱女子的字典里,似乎没有8小时工作制的字眼。上班时间,林吐莲是一名身着警服的人民警察;而一到下班,脱下警服,穿上印有“南山义工”的草绿色T恤,她又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深圳市南山区义工联助残组组长。每天下班以后,来不及洗去尘嚣的林吐莲便匆匆地赶往一个个需要
7月1日下午,当周末报记者拨通林吐莲的电话时,她正在当班值勤,轻柔的声音隐藏不住疲惫。但一说到自己所从事的义工,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从读书的时候就想做义工了,然而高中毕业后才有机会,那个时候我19岁,到现在已经有11个年头了。” 今年30岁的林吐莲早在警校读书的时候就加入了深圳市义工联,是深圳市最早的义工之一。1996年,她参与成立了南山区义工联,任助残组副组长,并参加组织义工牵手社区活动,11年来,她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 林吐莲是深圳市近6万名注册义工中的普通一员。 即便拥有众多人群,但是在深圳乃至全国,人们对义工仍然知之甚少。 今年7月1日,被称为中国内地首个“专门针对义工方面法规”的《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正式出台。据介绍,该条例明确了义工的责权,规范了义工组织的运作,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义工服务应得的社会尊重。 在“义工”名称登陆中国的20多年后,这个低调又略显神秘的群体终于浮出水面,义工们模糊的身影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义工的误读:被当作免费劳工呼来唤去 虽然义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深圳已经存在了15年,但是由于过去一直没有专门的法规条例来明确义工的责任和权利,使得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有些人甚至把义工当成免费钟点工,当作“免费劳动力”呼来唤去,而一旦出现事故,责任也难以界定。 “做了这么长时间义工,误解和讽刺肯定是有的。”林吐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然说道,“但我从没有想过退出。” 有一次经历让林吐莲至今难忘,那次她和同伴根据市残联提供的名单去一户人家,女主人打量了她一下,张口就问:”你来能干什么呀?这么瘦,体力活干不了,总不至于到我家做饭吧?”最让林吐莲寒心的是有些同事也不理解她。记得林吐莲刚做义工的那一阶段,下班的时候经常有同事对她说:“怎么,又去忙义工啦,我们家孩子没人接,你看能不能‘义工’一下。”面对这样的不解和讽刺,林吐莲总是这样对自己说:“一旦选择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吧,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 “义工联的电话热线员以前经常接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电话。例如有人打电话叫义工过去帮带小孩、做清洁,过去一看,主人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事,如果拒绝还被恶语相向。那些人心里想,义工不就是免费给人服务的吗?”深圳市义工联原秘书长巫景钦曾这样向记者描述义工的尴尬处境。 “但是近几年,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人们对义工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巫景钦高兴地说,“义工”的“义”虽说是免费服务的意思,却绝非法律上所说的义务。“义工源于西方19世纪,一些知识群体,如学者、学生、有先进思想的商人等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慈善事业和社区服务,解决一些诸如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义工的英文称谓为:volunteer,其含义就是出自本人意愿的。义工具有志愿性,义工和服务对象之间保持自愿、平等的关系。”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张文认为,随着义工服务快速广泛的发展,通过立法来构建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鼓励人们参与义工服务,保障义工和义工组织的合法权益,成为义工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制订了《义工服务法》。深圳作为全国开义工服务先河的城市,在不断探索中走过了15年的历程,义工服务已成为该市社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部操作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义工服务法规的内外部条件已比较成熟。 “它使我们的活动更规范化,制度化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义工,林吐莲这样评价已经实施的《深圳义工服务条例》。她坦诚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怀着为他人无私服务的思想加入义工这个行列的,我们就曾经发现一些不良人士利用义工的名义去骗一些服务对象。虽然被及时发现并避免了不良后果,但毕竟没有法规对每个义工加以约束,现在有了《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义工的底线:合法公民且有爱心和时间 “当一个义工几乎没有设什么门槛,条条框框多了反而会打消人们做义工的念头。”深圳市义工联原秘书长巫景钦表示,加入义工队伍的底线就是合法公民、具有爱心和时间。 然而,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义工却不只是拥有爱心和时间这么简单,作为一名有8年实践经历的义工李英峰认为,还必须加上一定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1996年初,李英峰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起一个义工小组,他们当时主要是帮助一些孤寡老人。 1997年,他们被南山区团委“收编”,成立了区义工联合会,后来逐渐发展到助学、助残、网络等5个小组。“我的经历证明,没有经济基础,能长期做下去的很少,比例绝对不到5%。”李英峰这样说。 巫景钦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则强调,做一个合格义工,培训必不可少。他还特地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以前有的义工没参加培训,去老人院服务后,老人却告诉义工联的工作人员以后不要他们来了。原来,这些义工不了解老人的脾气和需要,只顾自己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老人感觉‘闹’得慌。事实上,大部分老人感觉孤独是因为没有耐心的倾听者。”他意味深长地说:“其实你只要静静地陪在一旁听老人倾诉就好了。” 据周末报记者了解,在深圳成为一名义工的确很简单,只要填写相关表格,并在市义工联申请登记即可,但是由一个临时义工成为注册义工则必须经过培训,内容都跟服务中所遇的具体问题相关,如怎样与老人、孩子交流等,担任培训任务的是一些资深义工。巫景钦表示,义工的服务绝不仅仅只停留在一些体力活上,而是非常注重服务的能力和专长。 当义工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对于记者的疑问,深圳市义工联的一位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数据:义工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中有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在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法律工作者、新闻记者、外来劳务工、离退休老人、家庭主妇等。其中,85%为35岁以下的青年,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84岁。 义工的收获:五星级义工落户深圳 说到深圳的义工,有一个人是不可不提的,她就是南山区的专职义工陶明,一位来自河北隆化的满族姑娘。2个多月前,她成为了深圳市历史上第一位以义工身份落户的人。 陶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憨厚,连声音中都透着一股子“憨”劲。采访刚开始,她就爽朗地告诉记者她的外号叫“土豆”。“因为我长得黑,所以别人都叫我‘土豆’。逢年过节,福利院的老人们都会打电话给我说,‘土豆’,有没有吃饭呀,到我家来吃吧。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土豆’这个外号特亲切!”陶明似乎一点也不介意这个昵称,现在“土豆”已经成了陶明的代名词,以至于义工朋友和服务对象几乎都不喊她的原名了,就连陶明自己也经常用“土豆”调侃自己,甚至她在给记者发短信时也署名“土豆”。 4年多来,陶明从事义工服务的时间累计达到了6000小时。由于她的突出表现,2003年她被评为“五星级义工”;2004年,在共青团深圳市委、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深圳市百名优秀义工”评选中,陶明又从数万名义工中脱颖而出,在获得“百名优秀义工”称号的同时,还获得了免试招调入深圳的“爱心指标”。 “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免试招调入深圳。一般人都认为,义工是帮人的,而很少有人想到去关爱义工。做义工本来就是自愿的、义务的,是默默无名奉献爱心,最高荣誉就是五星级。能够免试招调入深圳,应该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吧!”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陶明仍然难掩兴奋之情。 说起自己为什么会当义工,陶明大咧咧地说:“纯属偶然,那时我刚到深圳,陪一个朋友到义工联报名,自己觉得好玩也报上了一份,没想到从此与义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陶明第一次服务的对象是林伯,一位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并导致四肢瘫痪的老人,家里只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在照顾他。见到陶明他很高兴,嚷着要出去玩。陶明于是到义工联借了个轮椅将林伯推了出去。一路上,林伯很兴奋,陶明却很吃力。“你可以想象,一个180多斤的大胖子有多沉。”走着,走着,陶明发现林伯突然不说话了,低头一看,这个50多岁的汉子泪流满面。林伯说,他太高兴了。陶明没有想到给别人带来快乐原来这么简单,从此,她便积极地投入到义工联的各种公益活动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义工,陶明无疑是幸运的,做义工不仅带给了她精神上的快乐,也给了她物质上的鼓励。 优秀义工可以免试招调入深圳,并不是当地政府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成为了一项激励的政策。深圳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力资源管理处处长任健告诉记者:“优秀义工所在单位有立户权的可以以正常程序办理招调入户手续,且不占用单位指标;优秀义工所在单位如果不具备立户条件,义工可通过委托深圳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代理的方式调入。” 据记者了解,新实施的《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中也对如何鼓励义工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义工说:听从内心,收获快乐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义工都十分肯定地表示,做义工绝对听从于内心,觉得自己应该去关心别人和社会。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诸松燕博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政府介入过多,往往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志愿者行为,自上而下,且缺少对各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区别对待,人们参与志愿者行动往往是被动的,使志愿服务失去实效。 巫景钦在谈到义工时说:“义工在工作中传播一种社会文明,他们享受过程收获快乐,这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义工文化和精神,这也是义工群体存在的核心价值。” 深圳义工的发展则一直在试图形成自己的模式:1990年6月,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简称市义工联)成立,率先在国内开展义工服务。经过15年的发展,该市义工联目前已拥有团体会员近300个,注册义工近6万名。目前,深圳市义工联是一个作为义工服务组织的民间团体,共青团深圳市委对其进行工作指导。 对于为何使用义工这一名称,而不是像其他城市一样称为志愿者,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张文在接受周末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深圳市自1990年开始使用这一名称,使用时间长,社会认知程度高。再者,义工与志愿者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志愿者是指出于自愿从事各种活动的人,而义工专指志愿者中向社会提供服务、开展公益性活动的人员。‘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义’的价值。可以说,志愿者是一个中性词,而义工则更带有褒扬的含义。” 林吐莲说:“这11年来,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激励着我继续前进。”她在采访中向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去年的2月份,林吐莲去拜访一个在芒山小学工作的朋友,无意中听说该校学生唐婷婷兄妹被大火烧成重伤。林吐莲匆忙赶到医院,见到婷婷兄妹的时候,小兄妹已经面目全非,但他们却在安慰病榻前的妈妈。“他们真的很坚强,那种求生意志,使得你没有办法不去帮他们,没有办法不流泪。”林吐莲回忆说。在义工联的呼吁和林吐莲的努力下,社会救了这个贫困家庭,而小兄妹在动了手术以后,情况良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了。 “我只是觉得在我能力范围里的事,我尽力去做了,结果不是太重要。”林吐莲这样概括自己的义工生涯,语气淡定。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