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鄂尔多斯》幕后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15:32 内蒙古晨报 | |||||||||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唐捷)“这部片子真的要搬上荧屏了吗?真是不易呀!”站在巨幅《我的鄂尔多斯》剧照前,制片人呼和巴特尔思绪万千。两年多的波折是非、艰难困苦只有他们剧组的同伴和主办方知晓。前日,记者有幸听到剧组主创人员讲述这部片子背后的故事。 ★制片人呼和巴特尔:苦尽甘来
在接手拍摄本片之前,呼和巴特尔已经小有名气,他不仅是一个企业经理,同时也是文化传媒中的一员,更是痴迷于民族文化的一个忠实实践者,正因如此,他接手了《我的鄂尔多斯》的拍摄工作。 该剧2002年10月19日开机,到了12月份,由于剧组出了一些问题,同时加上剧本历史把握上不太准,不得不停拍,改换新导演,整个剧组“大换血”。 2003年1月下旬,剧组被迫从北京转至呼和浩特,所幸的是新任导演都晓和调整后的演员齐心协力投入到了新的拍摄中,此时由于前面拍摄出现诸多问题,不得不前功尽弃,资金的问题也开始困扰着剧组。为此,他一面耐心诚恳地做解释,一面积极筹措资金。到2003年7月5日封镜之时,共拍了350多场戏,克服了3次停机的危机,最终完成了拍摄任务。 ★郝维民:亲眼目睹了拍摄中的感人故事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中有缘于这个剧组。”内蒙古大学教授、该剧的历史顾问、执行制片人郝维民说,他是在拍摄处于最困难的时候进入剧组的,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在几个月的拍摄中,他一直被委以重任。 郝维民不会忘记剧组成员们在面临着经费不足和非典等诸多困难时,没有一个人为此而退缩。尤其一些主要演员在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一次又一次挽回不利局面。召河拍摄,虽是4月份天气转暖,但是草原上还是格外的寒冷。年逾花甲的老演员张士新住在水泥做的蒙古包里,因受风寒犯病,不得不送往包头接受治疗,刚有好转,又回驻地拍摄。由于经费紧张,无钱买好的道具,年过花甲的美工师那音太从自己家里拿来一些旧的不起眼的废弃物,经他手一整,居然变成精美的工艺品,为剧组节约了很大的费用。 一波刚平,一波又来。就在摄制组迁至草原时,非典袭来。面对着这种情形,剧组出现两种主张,无奈之下,剧组被迫迁至达茂旗,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尽管如此,当地下发了“逐客令”,要他们立即停拍。危难之中,呼和巴特尔和郝维民教授决定向自治区防非典办公室求情。几经周折,获准拍摄,最终拍摄防非两不误,皆大欢喜。 ★巴森:用成陵西迁的精神鼓舞士气 巴森至今已经拍了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但是在巴森眼里,《我的鄂尔多斯》拍摄经历的波折是最多的,也是给他磨砺最大的一片子,巴森说,从这方面讲,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巴森认为,对于演员来说,什么苦都应该能吃得下,受得了。吃住等的艰苦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其实在片中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困顿,另一个是非典。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片子拍拍停停,比较熬人,也有一些演员因为薪酬不能按时发入而闹情绪。而从前从没遇到过的非典让大多数演员感到恐惧。当时演员们白天拍戏,晚上担忧远方亲人安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演员的“老大哥”巴森得不停地给同伴们做思想工作,在最紧张的时候,巴森用成吉思汗陵西迁的精神激励大家,让演员们放下包袱全身心投身于拍摄。 巴森说,作为一个蒙古人,他尽最大力量塑造好反映蒙古文化的人物。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