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共同关注》专题 > 正文

76岁老人7年内先后收留30多名流浪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15:39 共同关注
76岁老人7年内先后收留30多名流浪儿(图)

流浪少年蒋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76岁老人7年内先后收留30多名流浪儿(图)

宋先伟老人


  《共同关注》播出节目《蜀道寻亲记(一)》,以下为节目内容。

  武汉市一位叫宋先伟的76岁老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和拾荒所得,7年时间内先后收留了30多名流浪儿,又先后帮助29个流浪孩子找到了父母。如今年迈已高而且疾病缠身的宋老伯在有生之年最后一个心愿,就是让最后一个流浪儿蒋川找到他的亲生父母。为此,去年下半年宋老伯带着蒋川两度入川,总共见了近百名认亲者,有的甚至还作了亲子鉴定,但结
果最终还是令宋老伯感到失望,因为这些认亲者当中没有一个是蒋川的亲人。

  带着遗憾和惆怅,宋老伯和蒋川回到了武汉,寻亲之路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这是武汉市江岸区下正街的一处简陋住所,宋先伟老人就住在这里。每天早上他第一个起床。屋里的两张床上一共挤着4个被他收留的孩子,蒋川也在其中。

  洗漱完毕后,宋老伯第一个任务是给孩子们买早点。为了满足每个孩子不同的口味,宋老伯每天要跑好几个地方。

  宋先伟:(在拉面早点摊)给我拉两个,拉细一点。

  自从两个月前带蒋川从四川寻亲回来后,宋老伯的身体看起来非常虚弱,走起路来步伐沉重,而且显得心事重重。

  蒋川,骨龄测试今年19岁。七年来,宋老伯一边带给他家的温暖,一边四处寻找他的家人,但由于蒋川能回忆的线索太少,这件事始终没有什么进展。

  对于给蒋川找家这件事,宋老伯有点心灰意冷了,但他还是希望记者和蒋川聊一聊,看看能不能帮他再找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认为自己是姓蒋,叫蒋川呢?

  蒋川:我学校的人都这样叫我,从来没改过口。

  蒋川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至于父母名字,蒋川就含糊不清了。另外,由于蒋川不识字,记者建议他多去描述一些场景,争取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在交谈中,蒋川提起了他家乡的一所学校。

  记者:校外是什么样的?

  蒋川:校外是一条街一样的。

  记者:一条马路?

  蒋川:嗯,像一条街,对面说宽也不宽。

  记者:对面有房子?

  蒋川:嗯。

  记者:你说有河没有?有一个水稻田?

  蒋川:那个学校附近没有水稻田。有,好像有,我也想不起来。

  记者:那个桥在哪儿?

  蒋川:从这边出了这个位置,距离学校好像会经过一条河,就会经过一座桥,接下来,蒋川又告诉记者他曾经去一个水库玩过。

  记者:那个水库有多大?你能想一想吗?

  蒋川:反正有点大吧。

  记者:一望无际,还是你能看到对岸?

  蒋川:能看是能看到,反正有点大,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有点大。

  记者:有大坝那种?

  蒋川:有大坝。

  记者:大坝挺高的?坝堤上你走过没有?

  蒋川:走过。

  对于在哪里,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与家人失散这个问题,蒋川说一想起来脑瓜子就很疼。

  在这之后,宋老伯也补充了几条信息:一是专家认为蒋川具有川东口音,二是蒋川在2002年曾被当时的武汉收容遣送站遣送到四川省达州市;三是蒋川说在武汉流浪期间,曾在火车站看见有人拿着印有他相片的寻人启示找过他,由于蒋川不认识那个人,所以当时躲开了。

  通过汇总分析以上信息,对于下一步寻找蒋川家人是不是有帮助呢?

  临近春节了,宋老伯收留的几名流浪儿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有时候甚至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宋先伟:你又闹什么?

  张雨(宋先伟收留的流浪儿):把他东西倒我头上的。

  宋先伟:倒你头上,就倒你头上,就算了。

  张雨:我说算了,他拿那个抹布擦我头。

  宋先伟:那就算了,那些小事闹什么。

  张雨:我说算了。

  宋先伟:你又小些,你又打不赢他们,又喜欢闹,刚才还蛮好了,两个人还吃糖,玩的蛮好的。

  张雨:我没有要他的糖。

  宋先伟:算了,算了,都不要闹了。

  有经验的宋老伯告诉记者,每逢重大节日来临,在外流浪的孩子们心理显得格外脆弱,蒋川也不例外。

  宋先伟:他(蒋川)有时候发一下脾气,因为在外面流浪的时候,别人打他的时候,把他的头打的有点损伤,我给他做了CT了,做TC就说是有点淤血,别的没有检查出来。有时候他思想紧张的时候,他就什么都不顾了。

  看见蒋川躁动不安的样子,宋老伯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告诉记者,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宁愿客死在他乡,也要把蒋川送回到他的父母面前。

  1月10日上午,宋老伯带着蒋川来到武汉市铁路公安部门。

  武汉市铁路指挥中心民警1:您好,大爷,您有什么事吗?请坐,请坐,看有什么能帮你的?

  宋先伟:我在99年收养一个小孩,据他说是失散的,据他说他在我没有收养以前,看到有一个人在这个火车站附近拿着他的相片在找他,他当时躲开了。看看你们有没有人到这里来报个案,就是这个事情,给他找找家。他说他不知道他是哪里的,被拐卖出来以后一直就没有找到家。

  民警2:给他查一查,看看有没有这个纪录。

  民警1:(打电话)我们想通过你们那查询一下,看看你们94年以来有没有寻人启示这方面来查找这些流浪儿童,流浪人员的,你看着记录找一下。

  #正文:

  民警们从档案库里调出了当年的资料,一本本地翻阅查找。几个小时后,在所翻阅的档案资料中并没有发现与之相吻合的历史记录。

  民警2:这里面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时间跨度比较大,再一个人员的变动,我们公安部门人员的变动也比较频繁,我们推测可能当时报案的这个孩子家长到各个派出所报案的时候,到基层派出所报案的时候可能公安机关已经给予了答复,当时没找着,现在找有一定的难度。

  民警们说,寻人启示属于一种救助行为,公安部门是通过发传单、广播、现场找人等手段进行查找,如果找不着会给求助者一个答复,之后就不留底了。

  从武汉市铁路公安局出来后,宋老伯表示想去湖北省公安厅去看看,他说从来没有在湖北省人口信息系统中查过“蒋川”这个名字,说不定蒋川有可能是湖北人呢。湖北省公安厅的同志得知宋先伟不顾高龄为蒋川寻亲的故事后非常感动,马上开始为他查询。

  湖北省公安厅民警:从湖北的网来看我们分了几个城市查找,对这个蒋川这个人我们分为蒋川,或者是蒋什么川这一个名字来查询,在17岁到22岁这个数段里面没有这个人的信息,从百城联网的四川信息系统上面来看,目前这个系统联网还没有实现,还没有查到他的基本信息。

  去年6月,宋老伯曾给四川省公安厅写了一封求助信,在信中宋老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蒋川已经大了,因为没有户口,无法上学读书,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挣钱,自食其力。四川省公安厅非常重视,经过讨论决定,把蒋川的户口上在四川省宜宾市。蒋川的身份解决了,但他的亲人到底在哪儿,想要揭开蒋川的身世谜底,前面的路还要走多远?宋老伯心里是怎样盘算的呢?

  这天晚上宋老伯从外面办完事,刚一进家门,屋子里的孩子们就嚷嚷开了。

  杨波(宋先伟收留的流浪儿):刚才来两个人他说找他儿子,小孩是83年的,他说他姑妈没时间来,然后他就走了,给你打电话,打了一次电话叫你回来,他说你说的7点钟过来,但他说他赶车子去了,他就走了,他说他姑妈说会去成都去找你们。

  记者:他没有带着他小孩的照片?

  杨波:哎,就看着这个照片看着像嘛,他看了好久,他就说就是的,像,像,像,我说我觉得不像,他总是说像像像。

  说话的这位名叫杨波,四川省达州市人,和蒋川年龄一样也是19岁,前年因和家人赌气离家出走,之后流浪到武汉,去年12月份被宋老伯收留。当宋老伯想方设法找到杨波家里电话时,马上就给他的父母打了电话,并答应今年春节前亲自将杨波送回家乡。

  1月11日,宋老伯决定这天上路。出发前,他给杨波买了一套新衣服。

  杨波是四川省达州人,立刻让人想起蒋川曾在2002年被遣送到达州的那个细节,蒋川在接受采访时,记者提起四川省内的任何地名,他都感到十分陌生,而且对“达州”这两个字也没印象。但问题是,四年前的蒋川为什么会提到“达州”这个地方?

  大家感觉这个细节不能忽略,于是综合蒋川之前曾提起的其它线索,宋老伯马上与四川省公安厅进行了联系。没过多久,对方就提供过来宋老伯所需要的信息:达州市有两处水库与蒋川描述的非常相似。这个信息让宋老伯兴奋不已,因为他知道,蒋川找到了那座水库,也就差不多找到他的家了。想到这,宋老伯当即决定让蒋川和他再次入川。

  记者:每次一说要去四川的话,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

  宋先伟:我心情还是很激动,希望能够帮他找到他的亲人。

  记者:盼望着他们亲人相见的那一刹那?

  宋先伟:哎,对,对。

  宋老伯出发前向武汉市民政部门进行了汇报,得知宋先伟老人准备再次入川为蒋川寻亲,武汉市民政局的有关同志马上赶过来为他送行。

  王献良(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你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学习啊,政府它是赋予民政部门,教育本身的职责就是救助流浪儿童,你这种精神,也感动了我们。

  宋先伟: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关心下一代很必要,但是我这些事情,我感觉没有什么,不值得这样子。

  1月11日下午五点,宋老伯带着蒋川以及将要被送回家的杨波,坐上了开往达州市的列车。这一次入川,宋老伯的心愿是否能够实现,蒋川的命运是否会出现转机,大家只能暗自祈祷。

  半年之内第三次入川,达州各界积极行动,辨认蒋川的人络绎不绝,但蒋川为众人提供的线索却依旧模糊,几经寻访,结果让人一头雾水,难道蒋川还不是这里的人?宋先伟还能为蒋川做些什么呢?敬请明天继续收看《蜀道寻亲记》。

  相关专题:央视《共同关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