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社会记录》专题 > 正文

长沙民宅两月内连遭8起车祸(附视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14:18 央视《社会记录》
长沙民宅两月内连遭8起车祸(附视频)

被撞破的墙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长沙民宅两月内连遭8起车祸(附视频)

一辆搅拌车翻倒在路口


  央视《社会记录》2月15日播出节目《三岔口》,以下为节目内容。

  点击观看视频

  画面:历次车祸经典照片

  采访:

  宋阿姨:我吓得要死,我吓得叫,我吓得大声的叫!

  车祸经典照片

  你不知道那真的叫“救命树”,第一次不是那个树,我们三个人都死了。

  车祸经典照片

  真的!我讲这件事,手都是软的。

  画面定格

  旁白:宋先纯,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路740号居民。2005年10月4日中午12点,一辆混凝土搅拌车直冲进她家。

  主持人阿丘: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更离奇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从此以后,几乎同样的故事,接二连三的在宋大姐家上演了。

  旁白:

  2005年10月4日,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冲到宋大姐家;

  2005年10月20日,一辆装满钢筋的大货车冲到宋大姐家;

  2005年10月24日,一辆水泥罐装车侧翻在宋大姐家;

  2005年11月19日,一俩大卡车撞入宋大姐家,宋大姐丈夫在家门前竖上一块牌子:我要命,不要钱。

  2005年12月11日,一辆大卡车撞入宋大姐家;

  2005年12月30日,一辆满载钢材的大货车冲入宋大姐家,将门口的大树和电线杆撞到;

  2006年1月2日,一辆满载钢材的大货车冲入宋大姐家。

  画面:湘府西路和书院南路丁字路口路面空镜,载重车俩缓缓拐弯。宋大姐家门牌号新开铺路740特写。

  旁白:宋大姐的家740号,位于长沙市湘府西路和书院南路也就是以前的新开铺路相交的丁字路口,对面就是去年10月1日刚刚通车的湘府西路。

  画面:《潇湘晨报》车祸照片,现场车祸照片

  仅仅在去年10月份的20天内,宋大姐家就发生了三起车祸。不仅如此,从那时起截至到今年年初的三个月内,宋大姐家居然一共发生了情况大同小异的7起车祸。

  主持人阿丘:墙倒了,车翻了,有人受伤,有人残疾,光宋大姐就吓得休克过两次。您看这事闹的,新开铺路740号,宋大姐家这幢房子,从此就一举成名了。您看看长沙当地媒体这些报道,宋大姐家这个地方,湘府西路和书院南路交叉的这个丁字路口,居然被称之为长沙的百慕大。

  图示

  报道标题:

  失控大货车冲进居民家 半月内房子被车连撞两次

  20天大货车3次撞进他家

  房子刚修好 汽车又进门

  画面:

  消防中队余队长:讲是湘府西路那个地方,我们的感觉就是能够料到,我们都很了解那个情况

  音乐,配合报纸标题:

  《货车第四次撞家门口》 《 门前惊魂何时了》

  宋阿姨:那细妹子两岁多,她爸爸妈妈后来说,到伯伯家里去,伯伯家有糖吃,她说不去,伯伯家里屋会倒,不敢来。

  音乐,报纸标题:

  《湘府路口车祸之谜破解》

  事故“百慕大”肇事车主李桥生:好象跑着跑着前面就没有路了,就这么一个感觉。

  空镜:天心区交警大队大楼,标语。

  夏科长:相信你们也感觉到了,我们整个的设施,该用的手段全部用上去了,最后一次用上去的就是长枪短炮呀,该想到的全部拉上去了,第二次出事以后,也做了一些整改措施,包括太阳能的警示灯呀,也设上去了,但是还出事。

  主持人阿丘:宋大姐家这个地方,交警部门的同志说起来,也是满腹委屈,一肚子苦水啊。

  画面,湘府西路减速标志

  旁白:我的同事特意在现场数了几遍。从出事的丁字路口往湘府西路方向走,仅仅500米的距离内,就设置了19组减速标线,7道强制减速带,5个限速标志,3个警示标志,2处黄闪警示灯。这样的小范围内,这样高密度的交通标志,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吴教授:这个路,这个地方长沙市很多司机现在都知道的,到那儿以后得开得非常小心,非常慢,但是外地司机不知道,或者没有去过那个地方的司机不知道,如果稍微不注意,他就出事了。

  主持人阿丘:所谓公路百慕大,其实只是外行看热闹。在内行眼里,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刚才说话这位,就是一位专家级的内行,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勘测教研室主任吴江宁教授。事发之后,交警部门曾经请吴教授和他的同事一起到现场勘测过,其实,他早就破解了宋大姐家门口频出车祸的所谓百慕大之谜。吴教授说,这里发生车祸,几乎是必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湘府西路和书院南路这两条路路况等级相差太远。前者是一条刚竣工的规划70米的城市快速路,后者是一条不到8米宽的老路。

  吴教授:那么在这条路上,好路上走,车速非常高,到那个地方车速非常低,那么它衔接的时候没有一个过渡,没有一个过渡,它要有一个过渡变化,以后才能够使得这个安全性提高。大概就是综合原因造成的。

  画面:墙壁上的平安是福年画,宋手上正在织的毛衣特写。

  宋阿姨:没出事之前,我还在这里说,碰到隔壁的邻居聊天,看那车子一转弯就是斜的。我说将来肯定会出事,当时以为要是出事,可能就会出在湘府路中间,没想到车子会跑来这里(来出事)。

  画面:昏暗的灯光,挂在屋檐下的腊肉,李金文一家子正在吃晚饭。

  李金文:讲得好听,就是政府不作为,讲得不好听,就是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

  旁白:在湘府路口,遭到飞来横祸的还不止一个,老李本来住在宋大姐的隔壁,新开铺路742号,10月24日凌晨,李桥生的水泥罐装车同时撞中了老李和宋大姐两家的房屋。老李的房子一下子成了危房,只好搬到这个拥挤简陋的老房子里住。

  李金文:没修这条路,我住了二十年,没出过事。这条路一通车,我就住不成了,我就(只好)住到这来了。

  空镜:夜色中的湘府西路灯火通明,书院南路一片漆黑。路口各类交通限速警示标志林立。沉重嘈杂的载重汽车声。

  主持人阿丘:交警队的夏科长说,10月份三次事故发生以后,和今年元月2日这次事故以后,交警部门已经想方设法竭尽全力的进行了两次大的整治,但是这些整治措施只能治标,如果要治本,就是要马上将书院南路拓宽填高。

  夏:因为这个路是政府规划的,我们只是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包括这次翻车,我们只是处理我们的交通事故,对于这个该整改到位的交通设施,作为我们交警方面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了,但是路面的原因呢,那只是这个建设方的问题,因为我们交通设施是治个标,不是治本的问题了,好多问题不是我们交警能够解决的了。

  主持人阿丘:我这里有一张纸,吴教授在这上面列举了造成事故的四大弊端。您看看,除了他刚才讲到的两条路之间的等级突变之外,还有转弯半径过小,视距不良,反超高三个原因。这些深奥的专业术语呢,我就不一一跟您解释啦。吴教授跟我的同事开玩笑说,他准备把这个路口当作以后的一个教学实习基地,带学生来现场观摩,因为这个路口集中了几乎所有公路设计上的弊病,成为了一个难得的反面典型。

  吴教授:建设出来以后,这个事故频发,还有这么高的事故频发,是他预想不到的。

  空镜:长沙市规划设计院,长沙市市政专项建设指挥部。

  旁白:负责设计和施工的两个部门,都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但负责湘府西路施工的一位领导也跟我们说了苦衷。

  湘府西路某施工负责人(录音采访):我在战术上是没有办法的。我还不是完完全全的一个战士?要治本的话只能是政府部门。

  主持人阿丘:长沙市建委是负责修路的职能部门。建委的总工程师接受了我的同事的采访,他也赞同交警同志提出的治本的思路,但是,他认为目前频发事故的原因,并非是路的规划和设计的问题,而是少数司机超速行驶,不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没有严格按照现场的各类交通标志减速通行导致的。

  汤伟:在全国各地,哪怕是全世界可以说哪个,城市的道路上没有交通事故存在?那么说是修路的问题吗,我个人不这样认为,那么就说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些法规,《交通管理法规》就是在道路通行的情况下,怎么保证安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必须要立法,所以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修了路,遵守交通法规,才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主持人阿丘:遵守交通法规,可是,对这种密密麻麻的交通标志,作为道路交通的执法部门,交警同志却又有另外一重担心。

  交警黄队长:实际上这种设置是违反基本的规律的,就是在道路上面,这个标志,标线,提示牌密度过大,对驾驶员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呀,他根本来不及看清任何一个标志,效果可能更差。我说搞多了并不是好事,怕出事,怕另外的方面出事,骑个摩托车,本来这个摩托车就是一个人骑,不是很稳的,震了一下,往边上一倒,把这个腿 手摔断了怎么办。

  记者:要告你了?

  交警黄队长:是的,所以我们也很矛盾。

  画面:湘府西路密密麻麻的减速带,警示标志,限速标志从50公里到40、30、20、10公里依次特写叠画。

  湘府西路某施工负责人(录音采访):因为这牵涉到长沙市的整体规划,整体建设纲领,因为有一个大局小局的问题,就这一点可能当地群众受了损失,司机受了损失,但是整体来讲城市规划是一步一步完成的。我那天走在我建设的路上,跟他们说话,我一不留神就踩到坑里去了,我就不能说把施工队伍骂一顿,你这个地方怎么回事啊。这是我不小心的问题。

  宋阿姨:所以(既然两条路)不一样,你可以把这条路(湘府西路)不修通,(既然)你现在资金没到位,你把这条路(湘府西路)不修通,明明知道,这条路(书院南路)是窄的,又是下坡,一个丁字路口。

  主持人阿丘:众说纷纭,听起来都有道理。究竟谁说的更在理?我不知道;真正解决问题的出路何在?我也没看明白。我只知道好像各方都在尽职尽责,又好像各方又都在忧心忡忡,谁也不愿意看到悲剧再次重演。

  记者:如果很不幸,又发生了一些新的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媒体包括咱们如果再来采访您,不知道您会说什么?

  汤伟: 我只能……就是说,对这个事情表示遗憾,我觉得肯定很有可能他就是没有按照交通法规,标识标线来通行,所以,我很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夏科长:跟你说句老实话,我整天都是提心吊胆的现在,生怕那个地方再出事,真的,作为我来说我真的是提心吊胆。我们领导也是提心吊胆,包括我们大队领导,也是提心吊胆,生怕这个地方再出事,真的死了人怎么办呀,现在的损失只是房屋损失,这是看得到的损失,你真正有死亡的话,不得了。

  画面:张建云宋阿姨夫妇笑眯眯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建云一边抽烟

  张建云:我讲句良心话,这钱赚的不舒服,作为我们来讲赚钱要赚的公道。凭自己的劳动去赚钱。那就舒服。

  主持人阿丘:与此同时,也有人说,宋阿姨因祸得福,通过车祸赔偿发了大财。

  张建云:谣言说赔了800万。实际赔了多少钱呢?赔了一点点惊吓钱都没有得到。

  宋阿姨:真正赔了17万块钱,我住院都住了2万多块钱。

  张建云:房子搞好一次又撞了,搞了一次又撞了。

  宋阿姨:还说什么精神补偿费,根本就没有赔一分都没有赔。我不要那个钱我不愿意那个钱,我平平安安多好啊。实际上出事了家里人都急的要死。

  张建云:给司机家里造成多大损失,司机都是外地的,一出事……

  主持人阿丘:听到这里,也许您也只有苦笑了。说实话,前面那些规划和设计部门,城建施工部门,以及交管部门说的话,我觉得都能理解,不过我想,还有什么比咱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更重要的呢?不过别着急,到2005年年底,第六次事故发生之后,也就是张建云家门口的电线杆和救命树都被撞断之后,终于有好消息传来了。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个长沙市的公路百慕大,书院南路的拓宽改造已经列入2006年长沙市政府的重点工程计划。另外,在治本措施开工之前,公安机关已经采取了6大措施,并规定夜间警车经过该路段一律亮灯巡逻。

  黄队长:这是目前最管用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上去之后,到目前来说差不多半个月时间,没有发生事故。

  汤伟:应该说任何一个市民的生活,安危都是很大的,都很大的事情,人命,人命是比天都重要的事情,我们作为建委来说,从交通方面的设施,另外着手考虑这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拓改的方案。

  记者:咱们这个书院路拓宽,这个有没有能确定的时间段?

  汤伟:目前还在做这方面的计划工作。做计划工作,做论证工作,因为这个工程量非常大,书院路非常长。

  空镜:现场全景

  画面:宋先纯站在家门口织毛衣,一会忧心忡忡的抬头看看前面的车流;李金文请了工人正在修复被撞毁的墙壁。

  采访:

  李金文(手指自家房屋):再撞不得啦,再撞不得啦,你看这个房子。

  主持人阿丘:按说,有这样的好消息传来,大家多少能够放心了。说到这里,我还是祈愿我们的相关部门能够尽量快一点早一点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不管有多难。因为,我们实在是再也不想听到这样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了。但是很不幸,就在我们的记者结束采访回到北京后,坏消息还是再次传来。

  字幕:就在当地媒体报道“六大举措筑起安全屏障”的第二天,1月28日,也就是大年三十那天中午,已经离开长沙的我们,接到了742号住户李金文的电话,湘府西路发生了第八起车祸,这次轮到了隔壁新开铺路744号房主,李金文的弟弟李团圆。

  当地媒体政法频道现场报道素材:一辆长沙本地的桑塔纳破窗直入李团圆家,将正在卧室上网的房主压倒在车下,车尾架在窗户上。

  采访:

  肇事车辆乘客(脸色如土):我当时吓得用衣服蒙住头,不敢看。

  躺在医院输液的李团圆:吓得要死。

  特写:陷在房间里的桑塔纳车尾、散落的电脑零件、零星血迹。

  画面:围观的人群,正在勘验现场的交警。

  字幕:就在昨天,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第九起车祸发生了,一辆满载钢筋的大货车再次撞进新开铺路744号住户李团圆家里。李团圆17岁的女儿和两位肇事司机不幸遇难。

  现场惨景,照片,音效。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05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