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徽山皖水地灵人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2:10 新民周刊

  撰稿/陆幸生

  说到文房四宝,人们会想到安徽宣城。这是一种历史积淀的自然反馈。然而,要说到远至黑龙江地区的部分原产大米,却要运输到这里来进行深加工,安徽这个地域,局限在写字图画、文人墨客范畴里面的内涵,在今天就远远地被超越和扩展了。

  宣城,东邻江浙,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是安徽的东南门户,辖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绩溪、旌德五县一市一区,宣州区是宣城市政府驻地。全市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74.7万(2000年末),其中市区面积近15.7平方公里,人口21万。

  宣城是上海和南京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浦东开发与皖江开发的陆上纽带。这里公路四通八达,青弋江、水阳江与长江相接,皖赣铁路复线和宣杭铁路,318国道,205国道贯穿全境。改革开放以来,宣城致力于经济发展,致力于基础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奋力赶超,争先进位,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大跨度,跳跃式的发展。宣城地区步入了发展快,人民得到实惠多,实力强劲,后劲增大的良性循环路子。宣城,奋发昂扬地崛起,向世人展示自己新的形象,新的气魄。

  宣城的人文地貌、历史沿革,依旧引人入胜。宣城为历代州、郡、府、行署驻地,因敬亭山、开元寺、广教寺等人文、自然胜迹,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南齐宣城太守谢朓的赞美诗,以及追随而来的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千古名篇,更使宣城成为名不虚传的“诗人地”,白居易在这里行吟,王维寄情于景,杜牧更有“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的描述,文天祥过此不忘,石涛居此不走,而生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梅尧臣、施闰章、梅文鼎等亦成为大诗人、大学者,“地灵人杰”,此言不虚。

  在中国的当代史上,位于宣城境内的新四军原军部,沉淀着我们民族一段永远不能忘怀的岁月。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整个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为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

  陵园建有50米长的90级台阶的神道,90级台阶分为三个层次,寓有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分三路纵队东进抗日。沿神道拾级而上,通过神门便进入纪念碑、纪念廊、凭吊广场和无名烈士墓组成的第三空间序列。

  江村,别名金鳌村,位于旌德县白地乡,紧靠205国道。该村建于隋末唐初(600年左右),是一个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村,这里古祠巍峨,牌楼高耸。现有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建筑多处,如溥公祠(六分祠)、明孝子文昌公祠、父子进士坊等。江村自古人杰地灵,文风淳厚,英才辈出,有清代发明“人痘接种法”的医学家江希舜、翰林院编修江志伊、中国社会党领袖江亢虎(绍铨)、著名数学家江泽涵、胡适夫人江冬秀等。

  查济古村的历史风貌,绩溪龙川的胡氏祠堂,也都是今日旅游必至的胜景之地。

  宣城发出新世纪的呼唤,宣城人民绘就了壮丽宏伟的发展蓝图,宣城充满希望和机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宣城人民正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情欢迎海内外客商,欢迎各界人士来做客,洽谈合作,投资开发,共创明天辉煌。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