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每周质量报告》扶优是另一种打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16:50 北京晨报

  在撕开假冒伪劣商品美丽的外衣,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媒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栏目之一。“触目惊心,令人作呕”,这是一些观众对它所曝光的造假黑幕的评价。

  从食品安全做起,因打响消费者保“胃”战而迅速“走红”的《每周质量报告》,在“注重信息平衡”的口号下开始为部分企业“歌功颂德”,引起了观众的争议和不满。该

  栏目制片人解释说,此举是在体现栏目的扶优宗旨。

  -工作态度

  所有人都是少说多做

  随着一个个黑幕被揭开,栏目所有人的信心也越来越坚定。

  “我们是新节目,不便接受采访。”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主编晓佩一见记者就说,“我们整个栏目的人都按照'少说多做'的方式对待工作。”

  《“香醋”为什么这样涩》,揭开了镇江地区部分醋厂用工业冰醋酸兑食醋的黑幕;《劣质钢材是怎样炼成的》披露了四川省绵阳、绵竹和眉山等地区仍然有部分钢铁厂在违法生产劣质钢材的情况;2005年1月,《“水”牛招摇上市》披露了江苏的太仓、昆山一些肉牛屠宰场生产注水牛肉的内幕。这些具有冲击力的揭黑新闻,只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最近几个月的部分内容。

  《每周质量报告》是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以消费者为收视目标的新闻专题栏目。第一期于2003年5月4日在新闻频道播出。

  制片人吴光秋曾介绍说:“2003年4月,我接手创办这个栏目,当时曾想:产品质量问题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黑幕可揭?即使在节目播出了20期时,还存有这个疑问。作为一个周播栏目来说,我们曾经在栏目定位时有这样一个观点:可做的题目非常多,关于质量问题的内容什么都可以做。从栏目自身来讲,这种观点是对的,但作为一个记者所肩负的责任来说,还有一个先后、轻重的问题。当食品药品行业这么多黑幕被揭开的时候,真是触目惊心。我自己在审片子的时候,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惊!完全想不到!随着一个个有问题的牌子的倒下,我们作得也越来越坚定。曾经有读者在来信中写道:《每周质量报告》打响了消费者的保“胃”战,就是因为我们都是从入口的食品安全问题做起。”

  《每周质量报告》开播后迅速受到观众欢迎。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数据表明,在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排名中,该栏目常常名列前茅。

  -调查手段

  暗访、暗访、还是暗访

  每一次采访前,把所能想到的情况提前设计好。

  《每周质量报告》中触目惊心的镜头往往来自记者的暗访。为什么每一期节目都用暗访的形式,暗访记者遇到过危险吗?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每周质量报告》部分工作人员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记者爱群说,暗访是调查的一种方式,作为一个揭行业黑幕的揭幕,如果不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话,很难获得新闻的素材。

  制片人吴光秋说:“记者要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暗访有一个底线,比如说不能诱导造假,假如一个人3年前造过假,但是现在已洗手不干了,我们的记者就不能因为要拍片子,让人家再造一次假。”吴光秋补充说,在记者的暗访中,所扮演的角色永远都应该是事件的见证者,而不应该是事件的参与者。

  制片人吴光秋说:作暗访没有不危险的,作暗访的记者都比较专业,对存在的危险有一套处理机制,比如一般不给记者打电话,在暗访的当中接到电话这肯定不好。都是记者给栏目打电话,如果24小时记者跟栏目失去联系,栏目立刻下现场进行调查。

  危险的暗访随时存在。一次记者进入非法屠宰点,但暴露了,几十名工人和记者僵持了足有40多分钟。最后记者采取了逃生的技巧,逃离了该地。还有一次,记者做地沟油的暗访,在加工车间里被对方识破了。当时共有3名记者,一女两男,被分别控制在不同房间里,当时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报警了,地方执法部门出面,把记者解救了出来。不是每次都很惊险,但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吴光秋说,由于一些造假事件同时存在着涉黑的问题,所以中央电视台很重视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不但为记者配备了最先进、安全的偷拍机器,还采取了诸多其他措施。

  -节目争议

  什么都不敢吃了?

  问题越早一点曝光,对公众健康、行业发展越有利。

  《每周质量报告》播出后,经常会对一些地方有代表性的产业造成很大冲击。有观众问:看了你们的节目后牛奶也不敢喝了,口罩不敢带了,扒鸡也不敢吃了,你们是在打造什么样的有质量的生活呢?

  制片人吴光秋说,有的时候节目的打击是致命性的,比如金华火腿就是这样。媒体反映的毕竟只是少数,我们的目的是为更多的造假者敲响警钟。今年全国两会时,我们也在多方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代表们的意见是大力支持我们。问题早一点报出来,早一点让公众知道,代价更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跑到主产区做的原因。短痛是正常的,没有短痛,国家不可能长治久安,我们百姓不可能吃到真正放心的食品。这种东西可怕就可怕在它跟恶性中毒事件不一样,这是一种慢性的积累。我们有一期节目报道了做腐竹用的就是染布用的染料,刷墙用的胶漆。而从那里流出去的腐竹占市场的一半以上。你想想,总那么吃下去,人不得病才怪!对一个行业来讲,被曝光是好事,我们采访过金华火腿一个正经企业的老总,他说金华火腿的事件能教育三代金华人,至少这三代金华人不敢再造假了。还有,正是因为有这些造假、低成本、不公平的竞争,正规企业的发展才受到了遏制。不打掉这些东西,经济就没法发展。

  主持人章伟秋说:“我相信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来会越来越高的,因为市场总需要人来监督,总需要人来净化,我们能剔除一些伪劣的扒鸡、不合格的口罩、不合格的牛奶,您喝到放心的牛奶,戴上放心的口罩,吃上正宗的扒鸡的概率不就高一些了吗?”

  -改版非议

  信息平衡还是广告?

  栏目现在的口号是:“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

  《每周质量报告》成为名牌节目后,一切变化都备受关注。

  2004年6月27日播出的《每周质量报告》,一反常态地没有打假,而是为奶粉行业两家优秀企业“歌功颂德”。紧接着奶粉报道,下一期还是“正面报道”——讲的是山东肉鸡加工厂的生产过程如何让人放心。

  于是观众们在网上论坛和媒体上,激烈发言,表达自己的“伤心和愤怒”。一位网友写道:“作为一个以披露质量问题为内容的栏目,我只要求你观察到我们生活中的危险隐藏在什么地方,具体地说,你只需要帮助我们发现什么奶粉是不能吃的!”

  《每周质量报告》的制片人吴光秋告诉记者:“打假、除劣、扶优,是《每周质量报告》一贯的宗旨,此举不过是在体现该栏目扶优宗旨,扶优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假。”

  实际上,《每周质量报告》从去年“五一”就已经开始悄然改版了。栏目组现在的口号是“注重信息平衡,实施精确打击”。而此前他们的口号是“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你所质疑的,就是我们要求证的”。“信息平衡”的具体做法是,原来每次4分钟的“专家解读”的时间,增加到了7至8分钟,并与前面的调查紧密相关,又增加了伪劣产品的危害、正规产品的生产过程、怎样鉴别伪劣产品等内容。

  这次改版是栏目组主动进行的,《每周质量报告》特约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说,这样是为了让节目变得“越来越科学”,“在报个别负面现象的同时,对一些正规的厂家、正规的生产方式、加工方式进行了体现,可以避免一些误区。”

  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先兆。“从那以后,这个栏目就不对劲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展江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三鹿生产的是合格奶粉,这是新闻吗?说合法企业在生产合格产品,这就像是说你我'今天没杀人'一样,绝对不是新闻。”一位要求匿名的媒体人士对变脸后的节目内容评价说,“媒体这样报道就是在做广告,它影响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更严重的是对其他合法企业不公平。”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马多思

  本版图片 《每周质量报告》提供

  ●经典案例

  为揭扒鸡黑幕,记者搭乘运货车混进生产基地——

  刚下车就遭

  “隔离审讯”

  《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大学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次危险——

  在揭开山东省德州市一些个体扒鸡厂用病死鸡做扒鸡坑骗消费者的黑幕时,我们的遭遇可谓曲折惊险。德州市的扒鸡公司绝大部分都实行产销分离:销售门市部设在闹市区,而生产基地大都建在郊区。这些生产基地戒备森严,即使白天也紧锁大门,没有老板的“手谕”,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我们扮成经销商,几次试图进入生产基地,但都吃了闭门羹。最后,在线人的介绍下,我们搭乘往扒鸡公司运送原材料的运货车辆,“混”进了德州市双合盛食品扒鸡公司生产基地。没想到刚下车我们就被几个工人盯上了,被请到办公室“隔离”起来。

  他们不停地进行盘问:“你们从哪里来啊?”“来了多长时间了?”“听你口音不是河北的,怎么像是东北人啊?”我们都沉着应对,回答得滴水不漏。这时,又闯进一个彪形大汉,以审问的口气说:“你们干什么来了?”看来这个大汉很难缠,记者反守为攻,说道:“干什么?买扒鸡呗!我想买原子弹,你们有吗?”听了这话,大汉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堆笑,递上一支香烟,说道:“别生气,听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了,我们不能不防啊!”

  为了拍摄家禽收购站往扒鸡公司运送死鸡的过程,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守在王双膛村的村口,一路守在公路收费站,这里是平原县进入德州市区的必经之地。从凌晨三点直到晚上八点,也没有看到运送病死鸡的车辆。一连三天,都是无功而返。线人告诉我们,收购站对我们的行动已经有所察觉,有意按兵不动。我们几个人经过商量后决定,立刻返回北京。三天后,记者杀了个回马枪,再次返回德州。

  ●专家点评

  特色栏目

  别搞平衡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 喻国明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去年因为在某些报道中一反常态地没有打假,而是为部分优秀企业“歌功颂德”,引起了观众的不满和非议。《每周质量报告》的制片人吴光秋告诉记者:“打假、除劣、扶优,是《每周质量报告》一贯的宗旨,此举不过是在体现该栏目扶优宗旨,扶优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假。”

  《每周质量报告》特约嘉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说,这样是为了让节目变得“越来越科学”,“在报个别负面现象的同时,对一些正规的厂家、正规的生产方式、加工方式进行了体现,可以避免一些误区。”

  对于上述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喻国明认为,媒体目前对打击假冒伪劣方面的报道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每周质量报告》作为一个专门揭黑打假的节目,无须搞什么全面与平衡,更不能面面俱到。一些正面报道让《经济联播》和《经济半小时》等节目去做就可以了。全面与平衡是中央电视台的事情,而不是一个有特色的节目的事情,这是起码的常识,因此上述一些“辩解”是不成立的。

  对于媒体在报道打假维权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方方面面压力的问题,喻国明认为,高品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能吸引更多广告投放、扩大利润。

  但是现实中媒体在经济运作中损害公信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某些媒体的经营管理层有时会适度降低对公信力的追求,有的甚至严重损毁,这主要是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在经济萧条期、增长乏力期、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削减开支是许多媒体的选择,新闻报道上的投资必然受到挤压。此外,许多媒体管理者也会对广告商的威胁相当在意。

  面对冲突,一方面靠媒体自身的道德自觉意识,媒体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从业者的良知;另一方面借助于外在的压力,整个社会的监督力量。

  晨报记者 马多思

  《每周质量报告》

  大事记

  2003年5月4日12时30分,《每周质量报告》在新闻频道播出第一期;

  2003年5月18日,《每周质量报告》第三期播出;

  2003年6月1日,在这期记者调查中,《柴火杆的妙用》反映少数不法分子以假充真、以劣充好制作抗非典中药的内容;

  2003年11月22日,《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召开首度研讨会,邀请了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媒体同行以及有关部委领导,围绕《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研讨;

  2003年栏目获得2003年度“消费者杯”的单位奖,这是保护消费者领域最高奖项;

  2004年5月18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来感谢信,感谢《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工商局工作的支持;

  2004年6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来感谢信,表示对《每周质量报告》的支持,并希望今后加强合作;

  2004年7月14日,《每周质量报告》召开一周年座谈会,邀请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有关人士对《每周质量报告》从2003年到2004年“五一”改版后的情况进行探讨;

  2004年7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追踪神秘胶囊》这期节目发来感谢信;

  2004年8月,栏目获得全国电视百佳栏目称号;

  2004年11月12日,29期《鲜火腿遭污染》获得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好新闻一等奖;

  2004年12月10日,栏目记者郭爱群荣获第十三届“保护消费者杯”奖;

  2005年2月20日,《每周质量报告》联合有关部门主办了“质量·诚信-2005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特别节目,节目邀请了各部委相关负责人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就食品安全展开讨论,并共同签署了《2005食品安全宣言》;

  2005年3月,栏目播出时间有所调整,周日晚重播时间调进黄金时段的21:30。

  收视表现

  《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以消费者为收视目标的新闻专题栏目。目前,栏目主要包括“记者调查”、“权威访谈”、“质量点击”等版块。

  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数据表明,在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排名中,栏目常常名列前茅。2003年当年在全年度新闻频道各栏目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一,2004年名列第二。

  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日 CCTV-新闻 12:30

  重播:每周日 CCTV-新闻 21:30/每周一 CCTV-新闻 08:3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