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质量报告》,让人欢喜让人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16:52 红网 | |||||||||
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感觉,对它,可以说是既爱又恨,爱恨交织。《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自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以来,至今已经播出108期了,但每一期都会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兴奋与伤痛。为之兴奋的是,又揭露曝光了一些造假者的丑恶行径,让我们懂得了一些辨别假冒产品的知识,少上一些当,减少购买假货的机率;而每一次节目的播出更让我们增添了一丝恐慌,甚至发出一些疑问,这世界怎么这么多假货,明天还怎么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的产生可以说也是社会存在导致其产生的必然性结果,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产物。这走过的108期节目,从第一期的《“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到第108期的《碧螺春易容“秘方”》,其报道的对象差不多涉及了社会的很多行业了,但更多的似乎是与老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扒鸡、黑木耳、腊肉、果冻、火腿、竹笋、腐竹、葡萄酒、米粉、酱油、泡菜等众多的造假“猫腻产品”,在坑害消费者。 看了这么多期的节目,笔者发现了一个惊人相似的造假方式: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工业原料来进行造假、加工,使其产品外表、色泽等方面表现“出众”,迷惑广大消费者。这些在造假着看来的“秘方”,无非是一些国家早就明令禁止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的雕白块、工业用盐、硫磺,也有一些甚至用含有重金属物质的配料,比如第108期的茶叶加工时用的“铅铬绿”。很多“秘方”其实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物质,甚至令人可怕的致癌性物质,但那些黑心的造假者并不会顾及消费者的安危,他们看中的只是白花花的“银子”,完全没有了来自心灵的自责,撕破了脸皮。 产生这样的结果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以为,转型中的市场经济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一些执法部门的“不作为”、违法成本过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出现一些的造假活动是难以避免的,但如何有效地控制其蔓延便是一些执法部门应该尽的义务与责任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经济利益,便纵容、包庇一些所谓“纳税大户”的违法行为,更有甚者与造假者“勾结”、“互通有无”,造成了一些造假者目无法纪,气焰嚣张,变本加利地“胡作非为”。违法成本过低也是一个因素,很多造假者根本不在乎一些小小的罚款、甚至查封,他们与执法部门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捉我藏,你查我逃,甚至转移阵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违法成本不高,而执法成本却不断提高,让执法者们倒显得十分的无奈与尴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一下子彻底打击造假者,让其消失,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但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出台一些法律,加大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执法部门也应主动出击,不要老是“消极怠慢”,等着消费者的举报。同时更要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风尚,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尽管《每周质量报告》能够揭露很多造假者的丑恶行径,让消费者少上当受骗,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消费指南,但我们似乎更希望的是其能够退出这个历史舞台,因为其节目播放的越多,表明造假形势更严峻与不容乐观,我们也会越担心,越害怕。(稿源:红网)(作者:黄海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