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运列车,那些流动的面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10:22 温州都市报
每年的春运,温州至贵阳的线路总是最繁忙的,它承载着在外民工急切的归乡之情。 “呜……”2月2日晚6时40分许,温州始发至贵阳的1094次列车出发了。这一天是春运开始的前一天。 从登上这趟列车的那刻,到送杨思江回家,再从那个山坳回到温州,三天三夜的经历深深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对在外务工的人来说,夏天没水喝不要紧,冬天衣服少点不要紧,挤火车、卖力气这些在我们眼中的苦累,在他们眼里实在不算什么。他们怕的是,该回家的时候挤不上回家的车;他们要的是,怎么从山坳走出去,赚更多的钱…… ■本报记者 徐越/文 通讯员 喻火昆 /图 候车就是幸福 主人公:1094次列车乘客 2日下午5时40分许,温州火车站候车室。 离1094次列车始发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列车检票口前早早地摆满了行李站满了人。 家住湖南省永顺县长官镇的孔凡平坐在候车厅内,满脸挂着笑容,身边是大包小包的行李。“现在能在这里候车的人心里都很幸福,因为能买到火车票回家过年非常不容易。”说这些的时候,孔凡平有些激动,他说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尽快到家。 由于旅客人数太多,下午5时50分许,工作人员提前20分钟开始检票,检票口的队伍从两条增至四条。 1094次列车共有15节旅客车厢,其中10号至16号的7节是硬座车厢,外来务工朋友大多集中在这里。 上了车,行李架上放满了行李,座位底下的位置也全部“告罄”,过道中随处可见坐在行李上的旅客。在一些拥挤的地方,一些人只能将行李扛在肩上,艰难地寻找着一块落脚点。 据不完全统计,1094次列车已经超员20%左右。由于沿途站点不断有大量民工上车,列车员虽紧急拍发超员电报,仍无法控制上车人数,最高峰时超员90%之多。 每到一个站点,就见站台上攒动的人头拼命地想往车上挤。 “求求你们,让我上来吧。” “我们不要座位,只要让我们上去就行。”…… 乘警“洗桑拿” 主人公:乘警长蒯向超 列车的乘警长蒯向超是位26岁的嘉兴小伙,这是他工作以来经历的第四次春运。 “由于春运旅客人数非常多,人员构成又复杂,车上3名乘警压力很大。” 看看手表,他站起身,整整衣帽,笑着说,“我要去‘洗桑拿’了”。 深呼一口气,我跟着他一头扎进了硬座车厢的人堆里。 由于太拥挤,旅客都不大愿意去整理已摆放好的行李,蒯向超边走边帮助旅客摆放着,看到空出来的位置,旅客都露出了笑脸,“民警同志真行,这样一整,宽松多了。”好多个原本站着的旅客都坐下了。 满眼的人群,他们或坐或站,我只能嘴里喊着“麻烦,请让让”见缝插针往前面挤,要想前进一步,往往都要摆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或金鸡独立,或收腹把身体扭成S形,脚下还不时会绊到人或行李。 有人为了寻找一块空闲点的地方吃饭,甚至反锁自己在厕所内,害得其他想如厕的旅客叫苦连连。 7节硬座车厢总算是通过了,此时的我一身臭汗,内衣都湿透了,我这才明白蒯向超口中的“洗桑拿”是怎么回事。一看时间,前后共花费了1小时40多分钟。 1个多小时之后,乘警长蒯向超终于出现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汗珠不断往下滴,抓起一瓶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喝干了。蒯向超体重90余公斤,想想还真有些难为他了。据介绍,平常来回巡查15节车厢只需要10多分钟。 在大冬天中暑 主人公:乘务员黄茜茜 今年冬天的气温比往年要高不少。在列车行驶的30多个小时里,车外温度有时高达25℃至28℃,虽然列车上旅客众多,但一路上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的人,倒是乘务员累坏了。 2月3日下午2时许,听说列车上有5名女乘务员中暑了。在7号车厢乘务室,黄茜茜微红着眼睛,脖子上四块红斑还很清晰,她仍在忙着手头的工作。 当天中午,她发觉自己中暑了,感觉全身无力、恶心。由于车上人手紧,为了更快恢复体力,她要求同事帮忙刮痧。同事还没刮几下,她就疼得眼泪直流,同事心疼得下不了手,她最后只好向列车长求助。列车长程伟霞称,乘务员穿着严实的制服在密集的车厢内清扫和服务,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 在一些车厢的乘务室里,我看到一瓶瓶大小不一的矿泉水瓶摆放着。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乘务员的“小法宝”。由于车上旅客众多,常会发生缺水的情况,为了保持列车的清洁,碰到缺水情况时就用这些储备的水清洗厕所。 列车上过生日 主人公:李福邦 余飞恒 3日晚7时许,10号车厢的贵州人李福邦和余飞恒突然收到一份惊喜。列车到达贵阳的时间是4日凌晨5时,列车工作人员特意在列车中找出两位当天生日的旅客,提前为他们送上生日蛋糕。 李福邦和余飞恒都是去年外出打工的。李福邦满脸惊喜,连说“想不到,想不到。”他称,这次回家前,他曾跟三岁的女儿通过电话说要和她一起过生日,没想到在旅途中就收到生日礼物,自己会永远记住这一天。最后,他们在周围众多旅客羡慕的眼神中吹灭蜡烛。 带上老婆 回家过年 “你们哪下车?” “湖南怀化。” “在哪工作?” “温州。” 1094次列车13号车厢内,一家五口挤在一排位子上。中间的青年男子名叫杨思江,家住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吕家坪镇。车上的五人,有他的爸爸、妻子和两岁半的儿子,还有一个13岁的女孩是姐姐家的女儿。 1997年,16岁的杨思江离开家乡和朋友一起来到温州。那时他只知道遥远的海边有一个富庶的地方叫温州,去那只是想找个工作多赚点钱。 虽然收入不高,但是这几年艰苦的打工生活还是让杨思江收获了不少,不仅抱得娇妻归,还转换角色,从以前给别人打工到现在给自己揽活。 2000年,杨思江通过朋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黄虹。当时,杨思江一见到黄虹就深深喜欢上了她,每隔几天就会给她写信,“我读书不多,但为了写好情书,我一有空就去看书。”说着他尴尬地笑了,一旁的妻子羞涩地笑着。除了“情书攻略”,杨思江还常常到黄虹所在的制衣厂门口等她下班,好几次碰上下雨天,他宁可淋雨也不离开,正是这种执着感动了黄虹。 当时,黄虹的父母并不同意两人交往,后来打听到杨思江老家与自家只一河之隔,且为人勤劳,最终答应了这门婚事。 凭着多年建立起的人脉资源和过硬的水电安装维修技术,2005年下半年,杨思江自己开了家水电安装维修店,承包企业工厂里的安装业务。2006年一年赚了五六万元。 “现在,我对温州比家乡还熟悉。” 杨思江称自己有多年未回老家过年了,这是第一次带孩子回去。 2月3日晚上8时许,列车到达怀化站。我们随同他们一起回家。 因为坐班车的话,需要到麻阳县转车,所以我们决定花150元包辆面的直接回家。 车从怀化出来后,要走90公里的路方到杨思江的家。 “我们这里大多都是山路,弯道很多,车子的速度不能太快。”杨思江不好意思地说。晚上10时许,车子到达麻阳县,接下来一段20多公里的路不仅曲折,而且坑坑洼洼,车子一路颠簸,路上杨思江总是不时地说,“就快到了,就快到了。” 经过1个多小时,当天晚上11时10分许,我们终于到达吕家坪镇,此时四周一片漆黑,惟有一斜坡上一间二层水泥房内亮着灯。 见有车到,房子里出来一位70多岁的老婆婆和一位十来岁的小男孩,老人就是杨思江的妈妈。 老人见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回来了,满脸的皱纹因为高兴显得更加明显。老人话不多,只是笑着往屋子里让。屋内亮着一盏微弱的电灯,里面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最显眼的是一台旧的21英寸彩电。两个房间里共摆着四张床,最好的一张床有床架子,其它三张只是在木凳上架几块木板构成。 “初六我就回温州,生活有点起色,但还要努力。”杨思江满脸幸福地向我挥手告别。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