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奥斯卡:万千感慨80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15:30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陈艳涛

  80岁的奥斯卡,让怀旧的人流泪,让敏感的人悲观,让刻薄的人嘲讽,让所有的人感慨万千

  生日快乐,奥斯卡。

  仙气十足的蒂尔达·斯温顿说。作为第80届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只有她,也只有她,站在奥斯卡颁奖晚会的舞台 上,想到了祝奥斯卡生日快乐。

  今年,奥斯卡80岁。这一年的奥斯卡,依旧活跃着一众熟悉的常客:科恩兄弟、杰克·尼科尔森、汤姆·汉克斯、 佩内洛普·克鲁兹、卡梅隆·迪亚兹、哈里森·福特……

  已经演成精的丹尼尔·戴·刘易斯,无可争议地再次获得最佳男主角;蓄势待发多年的科恩兄弟,这次终于扬眉吐气 ,所获小金人多到双手拿不过来;优雅美丽的女王凯特·布兰切特纵有双重保险,依然令人遗憾地再次落空。让人想起199 8年,她败给《莎翁情史》的格温妮斯·帕特洛,而后者泪流成河,语无伦次,尽失淑女风范——奥斯卡带来的刺激,永远让 人大悲大喜。

  但80岁的奥斯卡总有什么不同吧。2008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充满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里,从1929年到2007年的79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一一呈现,那些让我们备感 熟悉的经典片段穿越时空而来,让人感慨万千。

  晚会还回放了80年奥斯卡历史中颁奖嘉宾和得奖者致词的片断,播放了过去一些奥斯卡奖电影人的感言。达斯汀· 霍夫曼、芭芭拉·史翠珊、罗素·克劳们的青春岁月扑面而来。老戏骨杰克·尼科尔森走上台,说他爱电影,电影给了人们希 望——80岁的奥斯卡,的确是有些什么不同的。

  奥斯卡的80岁,却收获了最被冷落的一个生日。2008年2月24日晚,只有3200万人观看了这场盛典,这 是奥斯卡历史的最低纪录。比起去年,观众流失了800万之众。

  《老无所依》、《血色黑金》、《迈克尔·克莱顿》、《谍影重重3》——80岁奥斯卡的影片很黑很冷很暴力。主 持人乔恩·斯图尔笑问:“我们这个城市是不是需要拥抱?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代周刊》毫不留情地讥讽2008年的奥斯卡“这个晚会的语调和步调倒是挺对80岁老人的脾气。”

  80岁了,奥斯卡。不管他是不是老了,是不是快乐。

  中国胃口的奥斯卡

  -本刊记者/余楠

  奥斯卡80年的历史里,仅有包括《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角斗士》、《指环王3王者归来》四部影片进 入中国内地院线。是它们不符合中国国情,还是不合中国人口味?

  当《老无所依》的名字从马丁·斯科西斯口中脱颖而出时,上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双料冠军,将同样的好 运带给了53岁的乔尔·科恩和他51岁的弟弟伊桑·科恩。被誉为美国近20年独立电影最重要的旗手的科恩兄弟,在柯达 剧院的欢呼声中首度加冕奥斯卡。

  奥斯卡的勇敢

  大洋此岸的中国,北京时间2008年2月25日12时50分,本届奥斯卡最终颁奖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同期公诸于 众。“科恩兄弟没有更改麦卡锡的宿命论或衰败感,这可能会让想要看正义最终获胜的观众十分不爽”,这是《基督教科学箴 言报》对《老无所依》作出的评价——即便没有诸如此类的影评,中国影迷凭直觉也会感到再度失望:这部遍布绝望、悲痛和 暴力的科恩电影令人窒息,科恩兄弟为渴望摆脱这种窒息感的人们指出的唯一出路竟然是死亡。

  毫无疑问,中国观众在内地影院观看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愿望再度落空。这样的失望其实司空见惯:自从1994 年引入进口分账影片以来,奥斯卡80年历史上,仅有《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角斗士》、《指环王3王者归来》 四部影片最终登陆中国内地院线。

  尽管众多媒体对本届奥斯卡看似大搞平均主义的做法相当不满,影评人毕成功还是用“继往开来”表达自己对年满八 旬的奥斯卡的肯定。在他看来,《老无所依》无慈悲的冷酷收场大胆而冒犯,尽管影片也通过探讨越战老兵问题影射时政,也 通过因贪欲而引火烧身的故事来嘲笑布什政府,但结局却是被社会大机器淘汰的“老一代”只能安于自己的无能、顺从命运的 抛弃——否则,挣扎的结果毫无报偿、毫无救赎,唯有死路一条。“在八十华诞之际,小金人非但没敬老,反倒大步流星地迈 向新纪元。”影评人毕成功对这样的颁奖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奥斯卡比我们勇敢。

  自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对奥斯卡颁奖典礼实行转播以来,国内观众近距离接触奥斯卡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2000年开始,李安、张艺谋、陈凯歌等华人导演率领团队不断冲击奥斯卡各项大奖,内地女演员章子怡获邀担任颁奖嘉 宾,中国电影人成为奥斯卡坐上宾不再新鲜,越来越多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面孔亮相柯达剧院门前的红毯,奥斯卡好像从来 没有像现在这样跟中国人如此亲近,难怪她吊起了这么多内地影人和观众的胃口。

  尽管奥斯卡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着全球影人的目光,但她不过只是一个美国国内的电影节,其行业性质相当于中国电 影金鸡奖。面对众多针对奥斯卡的讨伐之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健指出:“有的人从传统的文人心态出发对奥斯卡保持着一 种冷静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嫌它太俗。其实奥斯卡不太坏。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电影评奖像它那样民主!为什么这么多人看 ?因为它的程序严密、公正、好玩!”

  奥斯卡所有评委来自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中国第四代导演谢晋、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都是这个学院的会员之一 ,他们连同其他5800名会员一起共同组成评选阵容。一人一票,对入选影片在各自所属的专业领域进行打分,获奖结果依 据最终的得分排名。没有哪一部电影能够同时对5800名评委耍小动作,最终的结果在评选结束之后交由五大会计事务所之 一的普华永道,揭晓之前除了公证的会计师,没有人知道获奖结果。从这一点来说,奥斯卡值得连同金鸡奖在内的很多电影节 学习借鉴,她使得每一部最终胜出的影片都有资格面对全球观众。郝健非常认同这样的操作,“它是个游戏机,转起来以后任 何人没法对它进行控制。所以有赌博公司拿它赌博,换别的奖你试试。”

  中国人的胃口

  中影集团进出口公司是连同奥斯卡获奖影片等所有国外分账影片进入中国内地院线的唯一门户,最终进入他们视线的 影片同国内任何一部等待上映的电影一样,被送交广电总局审查,电检通过之后,影片便获得公开放映发行的合法身份。新影 联经理高军说,一部外国电影是否被引进,主要指标是两个:一,是否符合国情;二,是否有理想的票房收益。如果说票房是 专业眼光作出的预期判断,那么国情这个标准显然具备相当的普适性。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老无所依》,因为这个标准无 疑在中国电影市场宣告败北。

  在很多人看来,《老无所依》绝对不是科恩兄弟最好的电影,如果他们在1991年拍出《巴顿·芬克》时没有获奖 ,199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就不该错过《冰风暴》。在很多影迷心目中,奥斯卡总是给那些够级别的电影人迟来的肯定。

  当然,有时她也不偏不倚来得恰到好处。1993年,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将自己筹备十年的心血之作《辛德勒 名单》搬上了大银幕,这部反省历史浩劫的人道主义之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空前深度。在次年的奥斯卡评选中,《 辛德勒名单》一举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乐奖。时任美国总统的 克林顿在一次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上严肃地说道:“你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看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完全有理由进入中国影院的经典之作,事实上中影集团当年也在为之进行着积极努力。当斯皮尔伯格得知他 必须删掉奥斯威辛集中营整个段落的时候——那里有集中营难民的裸体——他拒绝了这样的修改。后来中国观众在1994年 看到了另一部美国电影,这部电影正是在奥斯卡角逐中全面败给《辛德勒名单》却最终成为中国首部进口分帐大片的《亡命天 涯》。

  在这些悲伤记忆之外,中国影迷难得的甜蜜归功于《泰坦尼克号》、《角斗士》和《指环王3王者归来》。进入新千 年之后,DVD时代到来。虽然中国影迷在正版DVD中发现了这三部电影无一例外都有删减,但他们毕竟坐在大银幕前享受 了一个电影观众的视听震撼。这三部影片后来都成为票房大鳄,《泰坦尼克号》3.4亿元的票房仍然是中国电影努力赶超的 纪录。

  多年从事电影发行的高军说,目前我们的分账影片主要由影院、院线、中影集团和外国片商四家参与,其中影院分账 占票房收益的48%,外国片商占到14%,院线方占6~8%,其余部分属于中影集团。票房收入中还会有5%的部分作为 电影专项基金,扶植国产电影的生产投入。中影集团在引进过程中,还将负担影片的译制费、拷贝制作等相关费用,“如果一 部进口分账影片的票房不能达到3000万到4000万的话,我们的引进工作就有亏损”。

  所以动作类型片是引进的首选,因为票房基本能够保证。根据这样的标准,每一届奥斯卡颁奖结果揭晓,中国影迷大 致能够判断出获奖影片是否有可能进入中国影院。所有人都明白,通过非正常渠道诸如盗版DVD或者网络下载观看获奖影片 ,毕竟是无奈之举。

  与中国内地分账比例大不相同的是,台湾电影市场进口影片的首轮分账会高达70~80%,第二周会有所下降,但 即便如此,也依旧高达50~60%,高军对此深有感触:“台湾电影正是在这样的无保护环境下,最后成了现在的样子。”

  2007年,中国内地国产电影票房收入为18.01亿元,国产电影已经连续五年在总票房上超过进口分账影片。 中国影迷大规模观看奥斯卡短期还不太现实,代价的背后却是国产电影市场风生水起的不争事实。

  面对全球电影工业风向标的奥斯卡,中国影人和观众依然还会心情复杂:无论怎样遭受诟病,奥斯卡的丝毫动静依然 左右着行业视线,她制造的话题关注和语言狂欢不啻于一场湍流。

  80年奥斯卡的意外事件

  80年的历程,奥斯卡走得并不轻松,许多意外状况的出现,让这个全球瞩目的盛典更加真实和鲜活。

  改制

  1930年,玛丽·壁克馥凭借《风骚女人》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但第二天随即爆出丑闻:她因为在获奖前招待了中 央评委会的全体评委才得以大获全胜。为此,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从第3届起撤销中央评委会,得奖名单改由学院的近3 00名会员投票决定。

  延期

  1938年,连日的暴雨引发了洛杉矶水患,奥斯卡颁奖礼不得不推迟了一周。

  1968年,为了向被暗杀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致敬,奥斯卡颁奖礼推迟了两天。

  1981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意外遇刺让奥斯卡颁奖礼推迟了24小时。

  缺席

  1970年,乔治·斯科特以《巴顿将军》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他不但拒绝领奖,还宣称奥斯卡的奖项和颁奖仪 式都是不真实的。

  1972年,以《教父》拿下奥斯卡影帝的马龙·白兰度拒绝出席颁奖礼,只是派了一位印地安女孩到现场念了一段 声援印地安保留区的宣言。

  1977年,导演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荣获最佳编剧、导演两个大奖,但拒绝前来领奖。

  2003年,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凭《钢琴师》一片获得最佳导演奖,却因为多年前的一桩强奸幼女的丑闻而没有来 领奖。

  混乱

  197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到一半,一位长发蓄须的全裸男子突然冲上台做出了“和平”的手势。

  1988年,编剧工会在评委季前发起大罢工,学院忙不过来,只好让演员们自己填写个人材料,由于出席典礼的嘉 宾太少,许多奖项只能由获奖者自己上台颁发。

  搞笑

  1997年,小库珀·古丁以《征服情海》拿下最佳男配角奖,这位激动的演员不但上台时大喊大叫、又蹦又跳,下 台后甚至开始咬人。

  1998年,以《美丽人生》荣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外语片、男主角三项大奖的罗伯托·贝尼尼,因为兴奋过度 ,上台致谢时说:“我想跟每个人做爱!”

  其他

  2003年,丹尼尔·戴·刘易斯公开宣称:在战争阴云密布时,还进行盛大的奥斯卡颁奖很不人道。

  2008年,在刚刚结束的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在向过世的电影人致敬的短片中,没有出现前不久去世的演 员布拉德·兰弗洛。

  辑/兰慧

  男人·女人·奥斯卡

  -本刊记者/王巧玲

  奥斯卡小金人从来都是有性别的,80年来,关于奥斯卡的男女角力从未停止过

  在第80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冷峻、黑暗、暴力的《老无所依》大获全胜,但这届颁奖礼却创下1974年以来的 最低收视率。1998年,《泰坦尼克号》包揽11项大奖的第70届奥斯卡,全美有5500多万观众收看了颁奖礼。到2 008年,只剩下3200多万,最后半个小时,竟下滑到2540万。

  美国分析人士称,这是因为流失了大量的女性观众。《老无所依》、《血色黑金》、《迈克尔·克莱顿》、《东方承 诺》、《美国黑帮》、《失踪的宝贝》、《谍影重重3》——看看这些获得提名的影片,无不充满血腥、暴力、黑暗,也无一 例外都是冷峻的、硬邦邦的男人戏。而以女性为主,关注女性情感的影片则处于明显的弱势。难怪有人说,80岁的奥斯卡很 黑很暴力。

  奥斯卡的性别失衡

  其实,奥斯卡历来存在男人与女人的明争暗斗和角力。那座万众瞩目的小金人是有性别的——他是男性。虽然奥斯卡 颁奖礼历来以女性观众为主,而女演员在红地毯上的风光无限也盖过男演员,但这些都未能改变男性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强势 地位。男人与女人的性别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奥斯卡又岂能例外?

  摊开长长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你会发现:男性为主的电影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占据其中,如《西线无战事》、《左 拉传》、《环球旅行80天》、《宾虚》、《阿拉伯的劳伦斯》、《巴顿将军》、《法国贩毒网》、《教父》、《飞越疯人院 》、《洛奇》、《野战排》、《雨人》、《与狼共舞》、《辛德勒名单》、《阿甘正传》、《勇敢的心》、《角斗士》、《指 环王》、《无间风云》、《老无所依》等等。而像《红伶秘史》、《乱世佳人》、《蝴蝶梦》、《彗星美人》、《音乐之声》 这样女性题材的电影在整个名单中只占少数,而且更多地出现在60年代之前的早期奥斯卡。近10年来,则只有《芝加哥》 和《百万美元宝贝》是以女性为题材的最佳电影。

  奥斯卡和好莱坞本是同根生,向来是密不可分,看看好莱坞的性别歧视,也就能明白奥斯卡的性别失衡了。在早期的 好莱坞电影里,风华绝代的女演员是银幕上最靓丽的风景,嘉宝、奥黛丽·赫本、费雯丽、英格丽·褒曼、伊丽莎白·泰勒等 人已成好莱坞的形象代言人。但在早期,女性却几乎只作为演员出现在奥斯卡名单里,导演、摄影、编剧等其他领域鲜有涉足 。即使到今天,好莱坞的女性电影工作者也仍然是绝对的少数派。甚至男女演员的片酬也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种现象引发了圈内圈外不少女性的不满,女性主义团体更是对这种性别失衡提出了抗议。2003年,据英国BB C电视台报道,一个名为“GuerrillaGirls”的女性主义团体,针对好莱坞电影工业对女性工作者的歧视做了 一份声明,指出好莱坞对女性的歧视比美国议会还要严重。根据他们的调查,美国议会中100位议员中有14位女性,但好 莱坞的女性导演竟只占全部的4%。该组织表示,美国议会已经是个严重歧视女性与种族的地方,但悲哀的是,这却是好莱坞 与他们的共同点。

  该声明说:“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在21世纪没有多少人会以歧视女性的眼光看世界,好莱坞唯一能破解这咒语的方 法就是打破男性独霸,雇用更多女性与非白人工作者。”而奥斯卡就像是好莱坞的一面放大镜,好莱坞的性别失衡现象在奥斯 卡的颁奖礼上有着集中的呈现。

  在本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举行前夕,美国一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历届奥斯卡提名影片在种族和性别上的失 衡一如既往,妇女和少数族裔形象在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中严重不足。对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5部提名影片的统计显示 ,这些影片中有台词的男性角色人数是有台词的女性角色人数的4倍,而这与现实世界中男女人口比例以及电影观众中男女人 数比例极不相称。奥斯卡重男轻女的传统并无多少改变。

  女电影人异军突起

  女性导演原本已是少数派,而自1928年第一届奥斯卡以来,甚至还没有一位女性获得最佳导演的奖项。期间只有 《七美人》导演莉娜·韦特米勒、《钢琴课》导演简·康平和《迷失东京》导演索菲娅·科波拉几位女性获得过提名。这一重 要的大奖始终被男性导演所垄断,女性无立锥之地。尽管近年来女性导演有所增加,但仍然是电影圈的异类,凤毛麟角。几年 前,美国曾做过“最受欢迎的250部电影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执导的电影只是从1987年的3%上升到2001年的7 %;女性剧作家也只从1987年的7%上升到2001年的8%。

  在最佳外语片的奖项中,由女性执导的影片也是屈指可数,如1995年荷兰的马琳-戈里斯拍摄的《安东妮雅之家 》,2001年由德国的卡罗琳·林克执导的《无处为家》。而诸如最佳剧本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 音响等无性别分类的奖项,也始终是男人称霸的天下,抱得金人归的女性少之又少。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第76届奥斯卡,虽然由男人主导的《指环王3》抢尽了风头,但是女性的身影也不容忽视 。索菲娅·科波拉指导的《迷失东京》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4项提名。尽管最终只由科 波拉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但这是女性导演在奥斯卡上一次可喜的突破,多少为女性争回了点面子,让人看到了女性在奥斯卡 上的希望。

  除了年轻的索菲娅·科波拉带来惊喜外,在这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最佳纪录短片、最佳动画短片、最佳歌曲等奖项也 由非常难得地由女电影人获得。

  2008年的奥斯卡虽然还是被男人们抢去了最风光的几项大奖,但是,我们仍可看到女性电影人并未放弃,仍旧顽 强地发出女性之声。2008年,奥斯卡历史上第一次有4个女性编剧入围最佳剧本奖。而最终由《朱诺》编剧迪亚波洛·考 迪摘下最佳原创剧本奖。女性编剧们异军突起。

  另外,英国女导演苏西·泰普里顿凭借《彼得和狼》赢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奖,美国女导演希思黎亚·韦德则凭借《自 由空间》获得了最佳纪录短片奖。而在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音效剪辑等奖项中,女人们也是当仁不 让,终抱得金人归。随着更多的女性进军电影工业,必定有更多的女性站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

  第80届奥斯卡的局面非常形象地勾勒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男女之间的较量已越来越激烈。尽管奥斯 卡已有80年历史,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是男人们依然统治着这个最重要的电影节,他们仍然在呼风唤雨,横扫千军。但 是女人们并未妥协,她们已不满足于红地毯上争奇斗艳的浮华表面,也已不满足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这样有性别分类的 奖项,她们的领域正在渗透、扩张,尽管缓慢,也并不惹眼。

  奥斯卡忘记,但岁月记得

  -兰慧

  那些被奥斯卡遗忘的经典电影和大师,多少年后却成为各种民意评选中的佼佼者

  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说:“其实奥斯卡经常会忽视真正好看的片子。”场下观众大笑 。这是调侃,也是大实话。

  再公正的奖项也无法把所有经典都囊括其中,奥斯卡80载岁月流转间,有不少遗落的经典成为人们心中的“无冕之 王”。

  那些被遗落的佳片

  《大都会》(1927-1928年)

  第一届奥斯卡完全是一次“政治事件”,好莱坞正因为劳工问题而动荡不安,奥斯卡的创办人认为,第一次最佳影片 的提名者一定都要是国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都会》由于是德国制造,理所当然地出了局。

  《城市之光》(1930年)

  《城市之光》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片,是卓别林喜剧艺术的最高成就,但未获奥斯卡任何提名。此后,他的《大独 裁者》败给了希区柯克的《蝴蝶梦》,酿成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公民凯恩》(1931年)

  这部电影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是每个“电影史上十大影片”榜单当之无愧的冠军,当年只获最佳原创剧本 奖。

  《摩登时代》(1936年)

  卓别林电影成就的巅峰之作,却未在奥斯卡留下任何记录。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奥斯卡才肯定了卓别林,颁给他 一座迟来的配乐奖和亡羊补牢的荣誉奖(终身成就奖)。

  《绿野仙踪》(1939年)

  这部情趣盎然、充满幻想的儿童歌舞片,自问世以来长演不衰,但当年却敌不过风头正劲的《乱世佳人》。

  《雨中曲》(1952年)

  这是唯一一部入选过AFI影史十大影片的歌舞片,也是“荒岛电影”(评选的题目是“如果有一天你流落荒岛,只 能带一部电影在岛上看一辈子,你会选哪一部”)的第一名,然而这部影片只入围了最佳女配角和录音两个奖项。

  《迷魂记》(1958年)

  这部影片被英国《视听》杂志三度选为影史十大,但在当年却仅凭表现男主角恐高症发作时的心理障碍的音画设计, 入围艺术指导和音效两个小奖项。

  《2001太空漫游》(1968年)

  奥斯卡双料影帝汤姆·汉克斯和科幻片大师乔治·卢卡斯以及斯皮尔伯格,都说这是他们这辈子看过的最了不起的电 影。当年奥斯卡入围名单并没忽略这部旷世巨作,但对它的肯定只是—个最佳特效奖。

  《乱》(1985年)

  日本大导演黑泽明改编《李尔王》的史诗大作,只得到最佳服装设计奖。

  《肖申克的救赎》(1994年)

  这部获得奥斯卡奖7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好莱坞最有气势的十大巨片之一的电影,至今被无数影迷 推崇,当年却没有获得任何一项奖。

  那些被忽略的大师

  霍华德·霍克斯:霍华德·霍克斯导演了多部经典的电影,只以《约克军曹》获得过一次提名,并且空手而归。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他曾经5次被提名最佳导演奖,而最终获得这个奖项的次数为0次。

  斯坦利·库布里克:库布里克一生只拍了18部作品,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无与伦比的艺术创新,让他成为一位 受世人景仰的影坛奇才。

  马丁·斯科塞斯:有“电影社会学家”美称的马丁·斯科塞斯,无疑是最值得尊敬的大导演,在其30年的电影生涯 中,他从未因商业目的而拍摄一部“大片”,但遗憾的是,他一直与奥斯卡无缘。

  乔治·卢卡斯:“星战之父”乔治·卢卡斯,是一个成功的导演、编剧、制片。《星球大战》在第50届颁奖礼上独 揽7项大奖,其中却没有最佳影片和导演奖,甚至连编剧奖都没有。

  那些失意的明星

  葛丽泰·嘉宝:她一生中的4次提名全都碰上了最坏的时机,终究只能是个无冕影后,即便多年后的“终身成就奖” 也于事无补。

  加里·格兰特:观众们一直因为他太帅的外表而轻视了他的演技。在66岁拿到终身成就奖时,格兰特承认,即使到 了去世的那天,他也不会为此感到骄傲,因为他认定奥斯卡亏欠了一个真正受人欢迎和尊敬的最佳男演员。

  理查德·伯顿:威尔士演员理查德·伯顿也曾经7次被提名最佳男主角,但全部空手而归,甚至连荣誉奖都没有得到 过,被认为是“奥斯卡最大的伴郎”。

  玛丽莲·梦露:从影15年,拍片30余部,她用青春和美丽为好莱坞盈利2亿多美元,但去世时她的银行卡仅够支 付自己的丧葬费,奥斯卡评委们对于梦露的演技与贡献不屑一顾,始终没有给过她机会。

  彼得·奥图尔:彼得·奥图尔曾在《阿拉伯的劳伦斯》、《末代皇帝》等影片中有过精湛的表演,曾七度获奥斯卡影 帝提名,但始终空手而回。

  爱德华·诺顿:被誉为“表演天才”,数次被提名为最佳男配角,却从未如愿。

  80届奥斯卡致敬名单

  奥斯卡颁奖大典有个重头戏:将年内去世的电影名流(演员、编剧、制片、导演)生前作品片段,辑录集锦现场播映 ,名曰“致敬”。连绵起伏的配乐中,亡者姓名连串而过。银幕中的他们像钢铁一样坚挺,又像盛开的罂粟花一样娇艳醉人。

  2007年3月11日

  上世纪40、50年代好莱坞音乐喜剧片“金发炸弹”蓓蒂·赫顿去世,享年86岁。她曾主演过1950年电影版 《飞燕金枪》以及195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大马戏团》。

  2007年4月7日

  首任007扮演者巴利·纳尔逊去世,享年89岁。巴利扮演的007并不风光,他被编剧变成了一个美国赌棍,而 非英国间谍,因此这部电视片被称为最差的邦德片。

  2007年4月26日

  前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杰克·瓦伦蒂去世,享年85岁。杰克在1968年建立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沿用至今。

  2007年7月30日

  电影大师伯格曼去世,享年89岁。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犹在镜中》、《呼喊与细语》 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60年、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07年7月31日

  另一位大师安东尼奥尼随伯格曼而去,享年94年。1995年安东尼奥尼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当时他已中风 10年,由他的第二任妻子安瑞卡·菲戈为丈夫“传译”了得奖感言:“他总是超越语言,与寂静对话,那是神秘、充满力量 的沉默世界。”

  2007年8月28日

  首位获奥斯卡表演类奖项的亚洲人三好喜梅去世,享年78岁。

  2007年9月10日

  《鹰冠庄园》主演简·怀曼去世,享年93岁。在她6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共参演了86部电影以及上百个电视节 目。1948年凭借《Johnny·Belinda》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不过,相比奥斯卡影后的光环,她的另一个 身份更受世人瞩目,那就是已故的前美国总统里根的第一任妻子。

  2007年10月16日

  电影史上“最著名一吻”的主角、英国电影明星德博拉·蔻儿去世,享年86岁。

  2007年11月10日

  希区柯克经典惊悚电影《海外特派员》女主角拉雷恩·黛去世,享年87岁。

  2008年1月9日

  人称“好莱坞先生”的美国著名主持人、文化使者约翰尼·格兰特去世,享年84岁。

  2008年1月19日

  曾主演希区柯克电影《群鸟》的资深女星苏珊娜·普莱薛特病逝,享年70岁。

  2008年1月22日

  希斯·莱吉尔死于曼哈顿寓所的消息,让人猝不及防。这当是全世界第二次为希斯落泪,第一次是为断背山下多年的 痴恋。

  辑/罗屿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