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誉国际艺坛的中国画家范曾先生旅居法国近20个春秋,其间“周游列国”,往返于华夏与高卢之间,在零距离感 受西方社会与文明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注入对西方文化更加深邃的求索之中。他甘于寂寞,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啃读康德的《判 断力批判》。20年前的范曾,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但今天的范曾,完成了中西文化的邂逅,“化羽成蝶”,真正成为多元文 化的“通者”。
应法国《欧洲时报》之约,范曾先生就“多元与中国文化”的题目回答了该报记者的提问。
——编者
多元文化自古就有
问: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了一次世界多元文化的研讨会,您如何评价这个研讨会?
答:这是一次充满友善、和谐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盛会。人类的一切火与血的历史,都是违拗大自然法则的,人类的族 群没有任何天赋的权利去歧视、统驭、压迫另一个族群,同时没有权利去忽视全世界不同族群文化的多元。
问:您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是什么?
答: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是原始和早期农耕社会对人类的恩赐。当高山大川、浩瀚海洋足以阻遏人们交往的远古,小 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人们都各自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煌煌太阳在上,光照的时间、强度不同,于是人类族群的肤色 各异。而人们相互之间思想交通的工具——语言,更是各个不同。人们不知所从来,于是不约而同地找各自独钟的动物,作为 自己祖先来崇拜,这是遍列全球的图腾崇拜。文化的多元,人类在那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然存在。
君子和而不同
问:如何看待人类审美的主观性与多元化?
答:多元意味着不同偏见的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宇宙是如此的丰赡,谁也只看到它的亿万分之一。君以为美者,我 或以为非美;而我以为美者,君或以为非美,这是一个不用辨析的自在状态我们希求普天之下,不同的族群看护好自己祖祖辈 辈传统下来的审美尺度、标准和原则,而不为外物所移。“君子和而不同,”是先哲孔子之教,也可作多元文化之旨归。
没有保守就没有前进
问:在当今,您这种观点是不是会被人认为有些保守?
答:其实“保守”一词,当它放置在机械学的原理前,则是一种必要存在。以蒸汽机而言,蒸汽当然是生发推动的活 力的所在,而活塞,则是阻挡这活力的保守之所在,这活力加上保守,才形成了机械之运动。前进和保守之间,它们相互依存 ,不可或缺。守护既有的文化,那是生发新文化之源;守护多元的文化,则是使文化得以在新的时代,产生更加多元的基础。
东西方思辩方法的分野
问:如何看待多元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答:文化再多元,可以大分为两元,这便是东、西方在思辨方法上的分野。东方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各自的大厦,差 不多同时建立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00年,那时西方是古希腊时代,中国则是东周春秋战国时代。这时是确立思维方 法、语言概念、范畴的时期。西方的逻辑学,几何学和物理学,都需要精微的推演法作为他们的学术研究之法门。东方的,无 论是中国和印度,都以大而化之的归纳法作为创说的根本法则。西方科学家用一个美丽的方程如爱因斯坦或者物理学家麦克斯 韦尔,都在叙说着宇宙的经典铁律,而这些铁律是存在于人类之前的,这在中国称作“天机”,而伟大的科学家都是泄露天机 之人。中国民谚曰:天机不可泄露,其实根源在于中国人对“机事”的蔑视和对“机心”的提防,另一方面认为宇宙大不可方 ,抱着六合(指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下或宇宙)之外,圣人置而不论的观念。
东方感悟的归纳法和西方推演的逻辑思维,都达到了一个巍巍乎高哉的境域,这思想上的二元,并行于东西方。当我 读到康德《纯理性批判》最后,康德心头升起了两个词:星空和道德时,我不禁欣极而呼,这不正是与老子“道经”和“德经 ”不期而遇吗?我相信,东西方哲人都在解决这两个字之间的关系,这便是“天”和“人”。而今,电脑时代来临,东西方的 哲学会不会进一步拉开距离,各保一元的地位,或者融汇为创新的一元,这都是十分有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