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亚生/文
2008年10月22日,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恢复重建30周年之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30年来南京 市检察机关查办的30起典型案例,其中“张宁之子遇害案”被列入了30起案件中10大起诉案之一。
张宁原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演员,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一名普通群众的孩子遇害应属一般刑事案件,又缘何入围 30年30案件之列?随着南京市检察机关对这起典型案例的披露,一个尘封了几十年的“林立果之妃”历史再次被人提起, 一个历经三年侦破的这起案件的往事再次被人关注。
爱子溺死秦淮河里
1988年7月12日下午五点左右,南京一位郁姓渔夫在秦淮河节制闸西边的河段中张网捕鱼时,忽然发现水面漂 浮着一具赤裸的男孩尸体。渔夫立即将男孩尸体拖到岸边,打电话报警。
南京市水上公安分局的刑警与法医赶到现场后,对尸体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尸体无外伤痕迹,有轻度尸僵,无尸斑 ,约数小时前死亡。尸体腹部稍膨隆,口鼻处有较多的水外溢,警方初步分析为溺水死亡。警方一方面将尸体送往南京市殡仪 馆,一方面想方设法寻找死者的家人。由于男孩身上没有任何可判明身份的物品,警方一时无法寻找其家人。
7月13日早晨,一名正准备到报社刊登寻人启事的中年女子在得知有男孩溺死的消息后,慌忙赶到殡仪馆。然而, 男孩尸体已在一小时前火化。当这名中年女子通过照片辨认时,当即昏了过去,原来死者正是她的独生儿子——12岁的晨晨 。
案件牵扯出张宁身世
当南京警方得知这位中年妇女的身份后,不禁吃惊。原来,她就是曾经被林彪的儿子林立果“选妃”选中的倾国倾城 美女——张宁。
张宁出生于古城南京,与新中国同龄。从小,张宁就长得俏丽可人,能歌善舞,因此10岁便参了军,进入南京军区 前线歌舞团。她16岁出访东南亚某国演出时,其美貌深深吸引了该国总统之子,求爱不成,险用武力抢亲。
1968年,林彪的妻子叶群在全国范围内为儿子林立果“选美”,经过广泛撒网,层层筛选,张宁终于从万千美女 中脱颖而出。张宁身高一米六八,长腿细腰,身材匀称,椭圆脸略显消瘦,皮肤白净,高鼻梁,一双眼睛漂亮而有神,聚“古 典美、现代美、气质美”于一身,因此她得到了叶群与林立果的喜爱。1970年5月,作为“全国第一美人”的“林立果之 妃”,张宁被选进北京毛家湾林家大院。
1971年的“9·13”林彪出逃事件发生后,张宁随即被关押审查一年多,后来,她又和林办人员一起进入京郊 一个劳改农场“学习班”。经过4年的审查,张宁被认定为“属受骗受害的青年”,1975年8月重获自由,回到南京。1 978年底,她脱去了军装,1980年转业安排到当时尚未对外开放的南京一家博物馆工作。为了尽可能缩小影响,组织上 给她重新做了一份档案,档案里1969年至1975年的这段历史被刻意隐去,她的名字也被改为“李婷”。旧档案则封存 在军区干部档案库里。
张宁从北京结束审查回到南京不久,与曾经是林彪手下的一个警卫结婚。婚后不久夫妻俩有了一个孩子,起名晨晨。 尽管丈夫几经周折,从外地复员来到南京,可是这段婚姻终因夫妻俩性格不合,于1982年走到了尽头。
离婚后,张宁把满腔的爱倾注在晨晨身上。然而,12岁的儿子如今却横遭天祸,母子俩阴阳相隔,令张宁肝肠寸断 ,痛不欲生。
侦破受阻陷入僵局
张宁一直不相信儿子是溺水而亡,她认为儿子的死疑点很多:一个小孩身上既没带钱,也没带任何交通工具,怎么就 跑到了距家16华里且从未去过的节制闸?即使孩子单独去游泳,家门口一带有熟悉的前湖和紫霞湖,为何却舍近求远跑到秦 淮河?再说发现时尸体赤裸,孩子衣服哪去了?
张宁把这些疑点反映给警方,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通过走访,终于找到一个当时在现场附近看船的老人,他向警方介 绍了那天下午见到的情况:“7月12日下午,大约4点多钟,我看见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小男娃从节制闸过来游泳,之后只看 见两个大人上岸走了,没看到小孩。”至于两个大人的长相如何,由于距离较远,老人没有看清。
听到老人所述,张宁立即想到,孩子很有可能是被一个叫孙斌的人害死的。
孙斌何许人也?张宁为什么怀疑他呢?张宁向办案警察介绍了她与孙斌认识的经过。
1987年夏季的一天,张宁离家来到南京中山门外的公交站台候车,准备进城。
忽然,一个素不相识的男青年过来叫她名字:“你是张宁吧?”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此时张宁早已改名李婷,因此对男子叫她的原名感到诧异。
男青年满脸堆笑,说是从张宁的一位同事那儿听说过她。张宁没再理他,随即上了汽车。不料男青年也跟了上来,一 路和张宁聊天,还邀请张宁去看他家收藏的古字画。张宁以对书画兴趣不大为由,拒绝了他的邀请。
第二天上午,男青年竟然不请自来,上门拜访张宁。在几次往来之后,张宁得知这个男青年叫孙斌,时年28岁,原 是南京市秦淮区一家建筑公司的水电工,5年前离职后一直无业在家,曾夺得江苏省少年象棋冠军。而孙斌是从别人处听说张 宁的经历后,便一路打听,多次在张宁家附近闲逛,有意结识张宁。
而张宁在得知孙斌象棋下得很好后,就没有中断和他的交往,她准备让11岁的儿子能跟着孙斌学棋。从此,孙斌每 隔几天就来一趟张宁家,不仅帮她做家务,带孩子,还指导她的儿子学棋,甚至拜张宁为“干姐姐”。有时张宁外出,他担心 “干姐姐”受到非礼,竟然当起保镖来。对张宁的儿子,孙斌也表现得格外亲热,不时给孩子买礼物。
然而张宁的家人却感到孙斌做这些事,并不是在学雷锋,而是别有用心。他有4个姐姐,为何还要认张宁为姐姐?他 一定有非分之想。经人打听,孙斌还曾因打架被劳教过。于是家人多次劝说张宁不要和孙斌交往,而且时常对他冷言相向。可 孙斌却对此不以为然,依然对张宁与她的儿子大献殷勤,还大胆向张宁求婚。
张宁得知孙斌的意图后,一口拒绝了他的求婚请求。孙斌恼羞成怒:“你现在是‘过时的凤凰不如鸡’!你不答应我 ,我要叫你精神上痛苦一辈子!”
张宁听后感到震惊,悔恨自己当初太轻率,引狼入室。面对孙斌的死缠烂打,张宁只好选择逃避。于是,她想带着儿 子到广东珠海去谋生,并准备7月13日飞往珠海。
7月12日中午,她外出购买飞机票,没料到她走后儿子就遭遇到不测。
“孙斌是不是看穿了张宁的用意,会不会在张宁去珠海的前一天,趁张宁不在,诱骗晨晨去游泳,然后将他杀害?” 警方立即对孙斌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事那天中午,孙斌来过张宁的家,有作案嫌疑。
警方立即传讯孙斌。
面对公安人员的讯问,孙斌爽快地承认当天中午到过张宁的家:“那天我确实去了,因张宁不在家,我也没见到晨晨 ,大约两点半钟,我就回来洗澡睡午觉了。再说,我又不会游泳,怎么会带晨晨去游泳呢?”
孙斌的父亲也出面证明说:“我儿子那天下午回来后,一直睡到晚上。他回来时,我见他在院子里洗澡,我看了看手 表,当时是2点30分。”
孙家住的是单门独户,警察走访周围群众,无人能进一步证实孙家父子的话。但调查得知,孙斌确实不太会游泳,在 水里充其量只能折腾几下,由此推断他不会主动带人去游泳。
由于孙斌没有作案时间,警方录完他的口供不久,就放他回家了。
立军令状誓破命案
公安部门迟迟不能破案,张宁此时万念俱灰,多次想到了死,幸亏家人严加防备和劝说,她才没有踏上绝路。
1990年2月,张宁带着十分复杂的心情,与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商人结了婚,离开了南京。
由于张宁的特殊身份,张宁之子的死亡在国内外传得沸沸扬扬。社会各界一直没有放松对此案的关注,常有一些群众 到南京市公安局询问:“何时破案?能不能破案?”甚至有一些境外媒体报道称,此案迟迟未破,是因为南京警方在包庇犯罪 分子。
1990年春节后,58岁的李乡平从南京市下关区公安分局调到南京市公安局六处担任处长。上任第一天,局领导 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能不能尽快侦破张宁之子遇害案?
此案拖了这么久没有告破,舆论压力这么大,不少人劝李乡平慎重考虑,“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何必自找难题?” 而天生有种不服输精神的李乡平却执意接下这件案子,并立下军令状,保证限期破案,决不让犯罪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李乡平调来了此案的所有卷宗,关起门来,看了三天三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看到孙斌的供词和其父的证词时 ,李乡平陷入了深度思考:孙斌向张宁求婚被拒后,曾说过要做一件让她精神上痛苦一辈子的事,这说明孙斌具有一定的作案 动机。孙斌的父亲与孙斌是有利害关系的父子,孙父证明孙斌“两点半回家洗澡睡觉”的证词是孤证,不完全可信。
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李乡平终于在江宁区找到了当时看船的老人。老人尽管70多岁了,但耳聪目明,作为当年的 目击者,他回忆说:“那天4点多钟,我正坐在河北岸围墙根前,看见2个年轻人和1个小男娃从节制闸过来往西走。中间1 个男青年扛着个像长沙发座垫的东西,可能是游泳用的橡皮船,好像上边是红的,下边是黑的。不长时间,那2个男青年回来 了,可那个小男娃却没见上岸。”
“目击者老人见到的2个年轻人中,孙斌是否在内?如果有孙斌,另一个人又是谁?”李乡平反复地勘查了这段相距 16华里的线路。孙斌于下午1:30分离开张宁的家,2:30分已回到家里,看起来其间是不可能有作案时间的。但是, 孙斌如不到现场,晨晨到底又是跟哪两人到的现场呢?
李乡平决定正面接触孙斌。而当时孙斌因容留妇女卖淫被收容审查,关在南京石佛寺近一年,第二天正准备释放。1 991年2月25日,李乡平带着两名干警赶到石佛寺审问孙斌,而孙斌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作案时间。
凶手伏法以慰亡灵
事情过去快三年了,孙斌抱着侥幸的心理与办案人员周旋。因为他知道时过境迁,已无现场物证可取。
就在案情调查双方僵持不下时,张宁回国探亲了。李乡平约她进行长谈,了解到一些新的情况:案发当晚张宁曾赶到 孙斌家中询问孙斌是何时回来的,孙父一开始说“不知道”。可是,孙父后来却向侦查人员振振有词地证明自己是在2点30 分看见儿子回来的。前后的说法有出入,难道孙父作了伪证?李乡平第二天即派人找他了解情况。孙父一见办案人员,顿时紧 张起来。李乡平向他说明了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后,孙父头上渐渐冒出了冷汗。李乡平乘势追问到:“你说孙斌午后两点半回来 睡觉,请问那么热的天,你怎么会戴着手表睡午觉?这次我们前来调查,根本没发现你有看手表的习惯。”李乡平步步紧追, 孙父结结巴巴地说:“孙斌有时候睡午觉,有时候不睡午觉,因为当时办案警察一直问我孙斌有无睡午觉,我觉得这个问题很 重要,就说案发当日睡午觉了。至于那天睡午觉的确切时间,我记不起来了。”
案情至此,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
因为作伪证,南京市公安局拘留了孙父。进入看守所后,李乡平再次提审他,问是谁叫他作伪证的。面对警官锐利的 目光,孙父“扑通”一声跪下来:“我有罪,我有罪呀!”他交代是儿子孙斌叮嘱他要死咬住“两点半回家”这句话。
紧接着提审孙斌,当办案人员揭穿他在案发当天下午回家的时间不实后,他知道再这样顽固下去,于事无补,便交代 了所犯的罪行。
原来,自从张宁拒绝了孙斌的求爱,并准备带着儿子迁徙珠海后,孙斌就萌生了杀人泄愤的恶念,他把罪恶的魔爪伸 向了张宁天真活泼的儿子晨晨。
有过犯罪前科的孙斌知道作案后自己肯定要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于是,他绞尽脑汁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案计划,从 作案的时间、地点到掩人耳目的手段与方式,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的安排。
1988年7月12日下午1点30分。得知张宁不在家的孙斌像往常一样在街上买了10根冰棒来到张宁家,乘人 不注意溜进了晨晨的房间,邀请晨晨出去游泳。
两点左右,孙斌用自行车将晨晨带到市区三山街一个岗亭处,随后他跑到不远处的一个理发店里,邀请一个外号叫“ 头头”的人一同游泳。孙斌又回家拿了橡皮船和游泳裤,一行3人便前往节制闸。
孙斌之所以要叫上“头头”,是担心自己水性不好,在水里下不了手,故拉他做帮凶。
在节制闸旁的秦淮河里,毫不知灾祸即将降临的晨晨快乐地在河里嬉水。孙斌一个人坐在岸边闷头抽烟,忽然,他向 水中的“头头”做了个向下按的手势。“头头”知道杀人偿命,迟迟不敢动手。
孙斌急了,他跳进河里,在齐胸深的地方一把抓住晨晨,勒住脖子,猛力往水下按。
晨晨拼命挣扎着,双手到处乱抓,孙斌赶忙叫“头头”帮忙。
“我帮你挡挡人。”“头头”缩到一边,没敢上来。
晨晨就这样被孙斌残忍地杀害了。孙斌在水中剥下了晨晨的短裤,连同衣物交给了“头头”,让他带回去立刻销毁。
当天回家后,孙斌和其父订好了“攻守同盟”,并把橡皮船转移到一个邻居家里隐藏。
“头头”是谁?自知死罪难逃的孙斌把所有罪责揽下,拒不交代“头头”的下落。后来经过多次的审讯,他不得不交 代,“头头”就是和他臭气相投的无业人员韩松。
韩松自从得知孙父被拘留,当即畏罪潜逃到江苏句容县,然后又逃往南京近郊六合县的一个亲戚处躲了起来。
1991年5月4日,韩松的这位亲戚把他交给了警方,他很快交代了自己参与犯罪的事实。
1992年5月8日下午,孙斌被执行枪决。
韩松因知情不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
至此,李乡平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在自己退休之前让扑朔迷离的杀人案水落石出,远在美国的张宁向他以及侦破 此案的其他干警寄来了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