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当慷慨善举与极度高调迎面碰撞之时,一场是非之争的口水战随即爆发。
近期台湾街头当面捐赠事件,将慈善富豪陈光标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受到了“两会”委员和代表的关注。对此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近日表示,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是好的,但在慈善事业中,对救助对象、扶助对象的尊严予以妥当的考虑也 是必要的。
不可否认,在国内富人被指善心缺失的当下,企业家陈光标高举“巨富中死去可耻”的座右铭,给社会公益事业带来 一抹亮色。陈光标为筹措善款,不惜挤占名下企业的成长空间,如此乐善好施在善行善举的同时,也让行善效果受到拷问。如 果陈光标因为行善而无法保证企业运行正常,无异于涸泽而渔式行善,最终是否会有本末倒置之嫌,值得商榷。
“美国的红包数目,我都想好了,600美元,不少了吧?我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人民的大爱。”这是陈光标今年的 行善计划之一,也是对自己“世界首善在中国”宏伟蓝图的实践履行。相形此前巴菲特盖茨慈善晚宴在中国遇冷,陈光标正努 力以一己之力扭转国人在慈善事业中的形象,并希望能唤起中国富人的良知。这位拥有豪迈情怀的企业家,试图以各种“惊天 动地”的方式,让中国式慈善家喻户晓。
然而,对于敲锣打鼓派红包、街头现场赠现金、赌场门口发红包等独树一帜的言行,愿意紧随其后者寥寥。毕竟含蓄 传统植根于多数国人的内心,虽然扶贫帮困是优秀品格的体现,但在高调行善的背后谁能够彻底平息炫耀的诟病呢?
更何况,如此随意的捐赠难免有作秀之嫌,街头行人乃至赌场进出者,有多少是真正需要接受捐赠之人?红包派发对 象的偏移,是否会助长懒惰风气甚至是为赌徒买单?“我秀得远远不够”,这是陈光标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但让行善意识深 入人心,需要社会机制完善、理念培育等基础性环境的构建,并非朝夕间通过“作秀”便可一蹴而就的。
更为重要的是,陈光标的高调慈善之旅还面临着善款来源的现实问题。根据陈光标的公开表述,自己豪放派发的红包 ,皆源于其创建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以前每年赚的钱,50%捐了出去”。对于这种无私的捐助精神,我们 应当给予肯定,但是对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却需要再做评定。陈光标2003年创建的这家公司,主要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其主业符合当下大力倡导的环保理念。然而,由于领军人物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 ,管理上相对较弱,导致公司接单数量骤降、大批机器闲置,工人薪水减半,平均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陈光标预计,照 现在的积蓄和业务量测算,他的公司还可以维持两年。中国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如若陈光标所率企业的经营能力和造 血功能不足,则其本人失去了“济天下”的根基,而他所称的对员工的感谢与回馈也将无从谈起。
事实上,对于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偏颇主业而支持慈善的做法,业界颇有争议。
对于企业的使命,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做好主业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黄埔再生公司而言,其正 常运作所带来的环保与税收贡献、社会就业岗位提供等效益,并不一定逊色于慈善红包派发。如果因此而导致企业资源枯竭、 员工下岗,其间得失根本无法测算。
而且,纵览海外慈善捐款也多是从个人财富中支取。近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1全球富豪排行榜,比尔· 盖茨再失全球首富之位,以490亿美元位居第二。盖茨排名滑落的原因是,他和妻子梅琳达捐款280亿美元给名下基金会 ,这相当于其资产总额的1/3,捐款的用途主要是改善许多不发达地区人们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可见,企业资产与个人财富 不应有所混同,即便是出于慈善之心,也应当有所分辨。
国人的慈善之心亟待培育,但亦不能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