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啥”? 逃生指南

  “你看锤子看!”在重庆的街头巷尾、学校操场等公众聚集区域,总能听到这样淡淡却又暗藏杀机的对话。

  在全国还有更为普遍的类似问话:“你瞅啥?”

  如果你被问到这类问题,说明事态已经到了红色预警阶段。这时,该如何应对?

  别让人感觉到你在瞅他

  13.65%受访者称能感到生物电

  既然是你在瞅别人,首先你得知道别人是如何感觉到你在瞅他的。

  眼睛可以“放电”是流传甚广的一大传言。根据生物电化学的理论来看,人体确实是具有生物电的,而且人体的所有细微活动都跟生物电有关。心跳一下、眼睛眨巴一下甚至用脑子思考一下人生,都将带来生物电的产生和变化。

  这意味着你瞅着别人的确很可能产生对别人“放电”的效果,你眨巴眼睛的瞬间,将产生5~6毫伏的生物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人体感受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瞅着别人,别人就一定能够感觉到你对他“放电”了。根据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来看,生物电的感受情况因人而异,例如你在看一个美女时,美女声称感受到了来自你眼神的生物电刺激;然而模拟出和你看美女一样的生物电去刺激你自己,你却很可能毫无感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65%的受访者称自己可以感受到来自他人眼神的生物电。

  如此看来,眼神“放电”被人感觉到的几率不大。

  72.39%受访者会受他人眼神操控

  眼神注视的线索效应是你被人发现的另一种可能。

  根据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显示,他人眼睛注视的线索可诱导观察者将注意自动转移到该线索指示的位置上。

  这意味着如果你瞅着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路人却瞅着你的时候,很有可能该大汉会被路人的眼光所引导而瞅向你,然后发现你在瞅他。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该大汉被他人的眼神诱导产生瞅向你的欲望耗时非常短,仅在100~300ms之间,而且这一欲望持续时间较长,持续1000ms之后才会消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2.39%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眼神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眼神的左右。

  记住,偷偷瞅着一个人时,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瞅着你。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瞅的人太敏感了,调查显示,80.04%的受访者曾以为有人看自己而四处张望,如:

  低压力环境下的单一注视:你在咖啡厅抬头看到一个大汉,没想到大汉也同时看向了你;

  高压力环境下的单一注视:你在作弊,你认为老师在看着你;

  低压力环境下的多方注视:你穿着新衣服走在街上,觉得所有人都在看你;

  高压力环境下的多方注视:你在街头和卧底接头,你认为所有人都在看你。

  遇到这种敏感的人,你瞅他被发现的话只能自认倒霉了。

  避免别人问出“你瞅啥?”

  万一你已经被人发现你在瞅着他了咋办?

  你最好得想办法让他不要对你喊出“你瞅啥?”这句开战宣言。

  根据心理学理论显示,在不考虑盯人者的眼神的情况下,盯着他人的嘴巴、鼻子和眼睛的区域是最为稳妥的,友善度也是最高的,达到80%;其次是盯着他人上身整体和腿部整体,友善度均为7%;盯着手掌和脚掌的友

  善度最低,仅有3%。

  这意味着如果你瞅着一个戴着金项链的纹身大汉时,在被他发现之后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看一眼对方的鼻子眼睛区域然后快速移走视线较为稳妥。

  然而并非所有的劝诫都有效。

  例如你实在忍不住瞅他人的女友,把人家女友浑身上下打量好几遍之后被发现了,“你瞅啥?”恐怕在所难免,调查显示,87.69%的受访男性对不停打量自己对象的人怀有抵触情绪。

  或者是你一直瞅着人家的手机看。一个光膀子大汉正拿着手机和老妹儿卿卿我我聊天,你在旁边看得跟自己谈了恋爱似的,“你瞅啥?”的问候应该马上就会送到你耳边。调查显示,97.41%的受访者对偷看自己手机的人不满。

  甚至是你发现一个左青龙右白虎的纹身大哥,忍不住多瞅两眼,嘴里还发出“哇塞!”的感叹,惊叹于纹身的精美和宏大,甚至拍拍身旁的人指着纹身大哥说“你快看”的时候,“你瞅啥?”即将到来。

  或许你还应该避开瞪着眼睛照相,以免别人看你照片时认为你瞅着他。在今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就接到一起诉讼,当事人在看电视时,认为演员赵薇一直瞪着眼睛“瞅着他”而心生不满,便以演员赵薇“在电视中瞪瞪他”为由起诉至法院。

  如果你运气实在背,被人问道“你瞅啥?”了,你咋应对?

  “瞅你咋的!”

  潇洒值10/战斗值10/安全值0

  教科书一般的回答莫过于此。如果你决意这样回答,意味着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两人的肢体冲突一触即发,在回答此句时,下巴要与脖子呈135°甚至更大的度数,眼睛继续大力瞅着对方,同时以3m/s的速度移动步伐至对方跟前。调查显示,3.68%的受访者可能会在此情况下如此回应。

  “对不起大哥我没瞅啥”

  潇洒值0/战斗值0/安全值10

  虽然表现出来了一种卑躬屈膝的状态,但至少人身安全能够大大得到保障。说这话时要显得唯唯诺诺,脸上带着胆怯和恐惧的神情,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恐惧,使得对方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调查显示,遇此情形

  10.61%的受访者会选择道歉。

  沉默并快速移开视线

  潇洒值1/战斗值1/安全值5

  不做任何解释,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并把视线快速移开,急切地展现出你想要息事宁人的态度,这同样也是绝大多数人会采取的应对方式,有76.98%的受访者会装作若无其事看向别处。然而这并不完全安全,因为对方已经对你喊出了“你瞅啥?”你毫无反应可能会让人感觉到了被无视的侮辱,因此安全值中等。

  “whatareyoutalkingabout?”

  潇洒值10/战斗值0/安全值8

  用一句十分做作的英文腔讲出一句英文来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会陷入“这是一个外国人?”“韩国来的?”等思维中,出于对公民形象的考虑,对方可能会忍气吞声,然而你的英文如果太过蹩脚被识破,恐怕只能适得其反了。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 向爽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僵尸肉反转剧不能比谁嗓门大

只要是过期的肉,四五年也好、四五十年也罢,叫僵尸肉也好、过期肉也罢,都是不安全的肉,所以,僵尸肉剧情,应该回到真相的探究上来,而不是比谁的嗓门高,谁的腕劲大。

究竟谁在刻意炒作花木兰?

在批评贾玲恶搞花木兰前,听说过“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人有多少,还真是未知数。即便现在,这个研究中心连自己的网站也没有,研究成果屈指可数。他们突然冒出来抗议贾玲的小品。这样的抗议,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的木兰形象,有何资格替木兰维权呢?

老人公交车上咋不打小伙子?

这个老人除了有一种“专检软柿子捏”的心理外,更是在模糊一个概念,那就是将道德等同于法律,将权益等同于自己的权力。以维护自己权益的名义“专检软柿子捏”,这不是维护社会公德而是在欺负人,这些老人们之所以“有选择”的“维权”,更是因为小伙子他们打不起,也不敢打。

让公务员周六上班是违法之举

在劳动者权益普遍不被尊重的现实语境下,强调保护公务员群体的法定休息权就成为一件令人纠结的事情,呼声过大还有“为特殊利益集团代言”的嫌疑。问题是,若政府对体制内“自家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做到充分尊重,遑论尊重体制外更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安倍不会来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 谁该为赵作海出狱后的连环悲剧负责
  • 真实历史中的花木兰到底是什么人?
  • 为什么大家要开始追怀五十年代?
  • 《小时代4》是时代的开始还是终结?
  • 调情高手:女汉子也能风情万种
  • 实拍:瑞士皮拉图斯山的唯美黄昏(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