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拍卖行老板涉嫌贿赂高官入狱 写下百万字小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10:42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成功

  胡刚,一个拍卖行老板,3年前因为涉嫌向某省高院两位法官行贿,这两位法官案发牵连到他,随后被司法机关羁押,要求协助调查。从一个身家千万的拍卖行老板沦为阶下囚,胡刚在看守所306天的日子里,将自己的经历孕育为一部小说。

  从看守所一出来,他拎着100万字的书稿走进出版社。

  入道

  胡刚始终强调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从一个小县城考上大学,成了一名每天和黑格尔、德里达打交道的哲学青年。当年,为了办一本叫《旷野》的诗刊,胡刚四处“化缘”筹集经费。后来他总结,这是培养经商意识的起端。

  最初,胡刚的人生之路平淡无奇。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转任人事处干部。按部就班的生活乏味得让胡刚常常借酒消愁,惟一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几部中、

短篇小说开始在《小说界》、《青年作家》等文学刊物上露脸。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知识分子下海潮裹挟着胡刚来到火红一时的海南。“当时一个专门带人找房、看房的活,一年下来就能赚10万。”

  凭借良好的悟性,胡刚进入海南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并挖到了第一桶金。但这样的好光景并没有持续太久,国家宏观调控挤压海南房地产泡沫,人气聚散无定,胡刚决定回乡发展。

  1998年9月,胡刚在家乡的省城成立一家拍卖公司,从事艺术品拍卖。为了证明公司实力,胡刚执意把公司设在省城当时最为气派、租金最昂贵的写字楼里,而他从海南淘金归来的“大老板”身份也很快显示出受人追捧的“晕轮效应”。

  艺术品拍卖是新兴行当,聚人气,顺潮流,加以电视、报纸的轮番鼓噪,胡刚的拍卖公司很快就声名雀起,红火起来。但他很快发现艺术品拍卖标的额小,一般也就是几万几十万元的生意,赚不了大钱。

  经人点拨,胡刚开始把目光转向法院的委托竞拍业务。“法院的拍卖业务,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标的额,拍卖行最高可以收取买卖双方10%的佣金,这是个让人垂涎的大买卖。”胡刚说。

  拍卖公司成立好几个月,没接到一单法院委托拍卖业务,胡刚很着急。这时有朋友提醒,要想做好拍卖生意就必须去与负责执行的法官打交道,法官手里掌握着拍卖资源的分配权。

  拍卖资源就在法官手里,法官凭什么给你做而不给别人?这涉及到行业的潜规则——明规则是,公事公办,可事情就是办不了;潜规则,你知我知,只要达成默契,就能事半功倍。

  胡刚开始发动同学、朋友、亲戚,四处去结交那些掌握着拍卖资源的法官。他还苦练拜会功,一有时间就去“泡法院 ”,每到一个办公室,就会顺手往法官桌上扔两包高级香烟或槟榔,动作娴熟得都让人无以拒绝。

  “第一趟不行,就跑第二趟、第三趟,等到大家混到脸熟后,法官们就不好意思打官腔了。”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