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了家人重新振作起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18:18 周末
就这样,1988年年底,他又一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姓同音的老婆和旭日南升的儿子 其实,迟志强是远赴杭州,和一个名叫池代英的女孩结了婚。 说起和她的相识,迟志强笑称这是美妙的缘分。 那是1987年迟志强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打杂的时候,池代英当时是杭州华日电视机厂的会计。两个看起来根本不会碰到一起的人,因为长春无线电厂牵了红线。 华日电视机厂和长春无线电厂有业务往来,池代英去无线电厂出差。而长春无线电厂就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对面。 无线电厂的张美爽(音)是负责接待池代英的,而张又是迟志强同事的好朋友。一天,长春电影制片厂放电影,迟志强同事送了两张票给张美爽和池代英。 迟志强也拿到了票。 在去看电影的路上,迟志强就觉得前面两个女孩,总是望着他,还叽叽喳喳地议论。 “我也习惯了,很多人都喜欢对我指指点点的,反正我戴了大墨镜,也无所谓。” 谁知道,进了电影院,那两个女孩就和迟志强紧挨着坐。其中一个,就是池代英。 两个年青人就这么认识了。 接下来池代英在长春的时间,都有迟志强陪着。但是,池代英对于迟志强的过去只字不提。 回到杭州后,池代英写信鼓励迟志强:“希望你能早日重返银幕。”不久,接到迟志强的回信后,池代英特地回到长春去看望迟志强。 就这样,两人相爱了。 为了告别过去,能够彻底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迟志强决定倒插门,做了杭州女婿。 新婚后,迟志强开始挣钱养家。 当时适逢下海成风,有几个朋友便拉迟志强入伙,“下海玩玩”。后来,6个人一起出资,在迟志强的老家哈尔滨开了一家酒店,取名叫“金事达酒店”。 当时,凡是有客人来,一定点名叫迟志强作陪。 要求多的客人,要他陪着唱歌;要求少一点的客人,就请他签名合影;最多的是要他陪酒…… 不管哪一桌,凡是来吃饭的,一定要在中途把迟志强喊去敬酒。 有一次,两桌客人同时喊迟志强,他先去了离自己近的一桌,没想到惹怒了另一桌的客人。对方先是大声叫骂,看迟志强还没过来,就纷纷敲起了桌子。等到迟志强过去的时候,他们已经非常不耐烦了,其中一位客人发怒地把剩汤泼到了迟志强脸上,骂道:“不就一个烂歌星吗?太不识相了!” 池代英十分心疼:“钱没赚多少,再这样你就‘交代’了。” 无奈,夫妻俩只得撤资,从此一直定居在杭州。 1989年,儿子出生了。 迟志强给儿子取名为“旭南”,“旭日在南方升起。”作为一名有过坎坷的北方人,希望在南方能够重新发散身上的光和热,这是迟志强的愿望。 为了儿子,迟志强又做起了生意。 不久,他看中了河北秦皇岛这一旅游胜地,和妻子商量之后,他和朋友合伙在秦皇岛开了一家小酒店,起名“名门酒店”。 这一次,迟志强再没有用自己的名气做什么宣传,更多的时候,他完全像一个普通员工那样给妻子和朋友打起了下手;有时候服务员太忙,他还要亲自端茶倒水…… 渐渐地,他不再被“坐过牢”的阴影笼罩了,变得自信起来,摘掉了自己的墨镜,能够平心静气地跟任何一个客人像普通朋友那样聊天了。在这种普通的生活里,他有段时间相当满足。 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来请迟志强唱歌、演戏。 “蒙朋友照顾,别人想听,别人想看,咱就上吧。”迟志强也透露,那些商业和戏剧演出的报酬并不算高,很多都是意思性质的,但是他却乐在其中。 他说,这就是他的命,怎么都离不开这个圈儿。 记者手记 迟志强的语频非常快,像机关枪一样,不仔细听,真怕前后连不上。 整个采访过程,他的情绪十分高涨。 听到是南京的媒体,他说:“我和南京渊源深啊……” 听到记者的声音,他忙喊了声:“好妹妹。” 提到《铁窗泪》,他还不忘在电话那头现场唱了几句。 直到提到迟旭南,迟志强才逐渐冷静下来。 “我儿子,现在19岁,个子都比我高啦,比我年轻时都帅,他们学校同学都喊他‘校草’。” “他今年高考,不想考表演学校,想考个综合型大学。” “他十分懂事,从没有提过我的过去,只说我的歌唱得棒。” “他把我当成了他的偶像……” 迟志强的最后这一句,每个字发音都出奇的清晰。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