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主管花费6万元公关换来无效合同(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00 华夏时报 | |||||||||
曾让刘平欣喜若狂的工程合同现在成了一张废纸 振发公司声称在大兴区采育镇建设的一处“兆竣庄园”高级别墅的牌子曾立在“老年生态园”旁边,但当地人都没听说过“兆竣庄园” 振发公司在平谷区昌兴工业开发区注册却从未在此地办公 核心提示 他是一家公司的项目主管,为了得到一个价值184.8万元的项目,曾投入6万余元请客送礼,而签订了购销合同后,对方却人去楼空,一气之下,他决定起诉。 然而在准备了多日诉讼材料后,昨天,他却无奈地决定放弃诉讼。因为他咨询律师后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做"兆竣庄园"的项目和一家自称为"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公司。在寻找这家公司的过程中,他联络到了更多的受害者,结果发现,跟他有同样经历的人不止一个,总金额已达到20多万元。 6万多元公关费换来的一纸购销合同,曾让刘平欣喜若狂,然而现在这张合同形同废纸,因为签合同的公司已经"人间蒸发"。而诉讼对他而言,可能意味着更多看不到回报的投入,为此,在准备了两个月后,他还是决定放弃诉讼。 刘平是北京某公司负责福斯特人面识别门禁系统的一名项目主管,面对高额公关费换来的执行无望的合同,他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生意上门 公司主动要求采购产品 刘平说,这一切都源于那个主动找上门来的生意电话。 2005年10月24日,在北京某公司工作的刘平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杨杰",说他们公司正在大兴区采育镇建设一处叫"兆竣庄园"的高级别墅,在网上看到中方成盟公司销售的福斯特人面识别门禁系统的相关资料,非常感兴趣,希望刘平带上相关资料到公司去面谈。挂掉电话,刘平很是高兴,如果这笔生意谈成了,就意味着在2005年底,他的业绩将又添上一笔,可以过个好年了。 刘平说:"为了小心起见,我当天就通过工商局的网上查询系统查询了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具体资料,发现这家公司确实存在,并且通过了2001年到2004年的年检,而且这家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不少有关'兆竣庄园'的采购信息,看到这些,我才放心多了。" 公关套牢 为签合同被索6万余元 2005年10月25日,刘平带着相关资料来到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位自称"朱岳峰"的经理接待了他。在刘平展示了公司产品的视频介绍和文件介绍后,"朱岳峰"让他留下资料,等待消息。 吃饭唱歌只是"开场白" 10月26日,"杨杰"给刘平打来电话,让刘平请领导吃顿饭,趁热打铁把事情定下来。两天后,在"杨杰"和"朱岳峰"的介绍下,刘平见到了一位姓"赵"的总经理助理,一位姓"冯"的副总经理。吃饭时,他们表示这件事他们就能定了。饭后,"赵总"提出去唱唱歌。在一家号称"某某国际俱乐部"的夜总会,"赵总"和"冯总"上来就点了几瓶法国庄园干红,觥筹交错间,"赵总"拍着胸口对刘平表示这生意就这么定了。买单的时候,账单上开列着1.8万多元的巨额支出。 先索手机后要金货 几天后,"朱岳峰"通知刘平过去看图纸,表示项目的门体部分也交给刘平的公司做,同时说自己的手机丢了,让刘平带个手机过去。当天晚上,"朱岳峰"又打来电话说手机给了公司的总工程师,"赵总"看到那个手机也很喜欢。于是,刘平第二天又买了一个同样的手机送了过去。 正在刘平盼着尽快签合同的时候,"朱岳峰"又打来了电话,称公司要对产品进行认证并暗示刘平给"赵总"买两个金戒指。刘平心想:"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随即马上安排同事到商场买了金戒指,当天下午就送过去。 2万元现金乖乖奉上 12月5日,"朱岳峰"又通知刘平说,来签合同时给他买个电脑包,另外准备10万块钱产品质量保证金。刘平急了,说:"产品质量保证金应该从尾款里扣,没有道理我先付。"在刘平的坚持下,这笔钱终于没有支付,随后,刘平在12月6日终于拿到一纸价值184.8万元的购销合同。这时,"朱岳峰"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带点钱过来。他说公司还有个老总要求去玩,他们去的场合都是"天上人间"那种档次的,所以他帮刘平回了,让刘平直接给点现金安排老总自己去玩。刘平没有多想,把身上仅有的两万元都给了"朱岳峰"。 签合同7天后公司失踪 12月13日,刘平给"朱岳峰"打电话的时候,发现座机总是无人接听,同时,"朱岳峰"手机一直呈关机状态。刘平立即去了丰台区丰管路旺隆阁写字楼3层的北京振发房地产有限公司办公室,结果发现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已于12月11日搬走了。此时,刘平为这个项目所花的钱,已经超过了6万元。刘平恍然大悟:我上当了。 接下来的两个月,刘平一直在找这家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他结识了9个与他有相似经历的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跟振发房地产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花费了巨额公关费用,总额达到20多万元。 刘平说:"交流中,我发现该公司很多人在不断地变换身份,一会儿是副总,一会儿是财务总监,这很容易让人上当。我手中的一纸合同现在就是一张废纸,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在没有经验的时候,难免会上当,我的事要让他们引以为鉴。" 隐情揭示 当地政府从未听说"兆竣庄园" 对于振发房地产公司声称在大兴区采育镇开发的"兆竣花园"项目,刘平说:"当时我们还到那里看过,确实有十来栋正建设到一半的别墅,当时虽然牌子上写着叫'老年生态园',但旁边还插着块木牌写着'兆竣庄园',看门的工人也说是振发房地产公司的项目,所以我们才相信了。" 然而几个月后的一天,刘平再次来到"兆竣庄园",看到的是大门紧锁,人迹寥寥,十来栋建设到一半的别墅空荡荡地矗立着,门前的一块展示牌上写着"北京皇城老年生态园",曾经看到过的"兆竣庄园"的木牌已经消失不见。 采育镇政府工业发展办公室的张雷说:"这个项目一直叫做'老年生态园',最早是北京信远友和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后来由于资金不到位和手续不全而停工,至今已经两年了,一直没有听到再开工的消息,如果有其他公司要开发什么项目,肯定要通过采育镇政府办理相关手续,但是,'兆竣庄园'这个名字从来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个名字。"项目地周围的村民也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兆竣庄园"这个名字。 公司探源 振发公司从未在注册地办公 通过工商局的网上查询系统得知,北京振发房地产有限公司是一家具备工商执照的公司,2001年12月19日在北京市平谷区昌兴工业开发区注册,并且通过了2001年度到2004年度的年检。刘平说,也正是凭借这一点,他们才相信了这家公司,而且,当时在这家公司的办公室里,也确实看到了他们的工商执照。 在向平谷区昌兴工业开发区公司办询问北京振发房地产公司的下落时,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说,这家公司从未在开发区办过一天公,他们只是开发区的一个注册企业,往常都是每年年检的时候拨打他们留下的联系电话让他们过来办理年检的手续,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们的电话就打不通了。 交房租开具空头支票 这家振发房地产公司租住的旺隆阁写字楼的负责人赵先生说,这家公司跟他们签订了一年的租房合同,签合同的时候对方也出具了工商执照,当时房租约定为押一付一,但是他们只在旺隆阁写字楼呆了两个月就突然失踪了。在他们临走前,曾经给写字楼管理者开具了一张支票支付房租,但到银行兑现时发现,这是一张空头支票,根本不能兑现。 赵先生还说,春节前,有很多人来这里找这家振发房地产公司,曾经有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连续3天守在这里,就为了堵到这帮人。还有不少人先后找到他打听这家振发房地产公司到底去哪了,但由于他们突然搬家,公司人员的下落实在无从知晓。 法人代表从未露面 在平谷工商局的登记注册信息里,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叫"刘万良",而刘平说,包括他在内的多名与振发房地产公司打交道的人,从来没有见到过刘万良,也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而昌兴工业开发区公司办的工作人员和旺隆阁写字楼的赵先生也说,对刘万良没有任何印象。而对于北京振发房地产公司注册时留下的联系电话,刘平说:"拨打那个联系电话时,始终提示无法接通。" 各方观点 学者建议招标过程透明化 公司间招投标合同的公关行为往往会发生财务纠纷。对此刘平说,请客送礼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潜规则,如果不这样做,几乎就不可能拿到项目。"刘平的遭遇引起了多方关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说:"使招标过程透明化,才能清除吃拿卡要行为。" 工商 从未在注册地办公不被允许 北京市工商局企业与个体私营监督管理处的李姓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企业在注册地注册过后,如果打算在其他地址设立分支机构,要到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并且通知注册地工商部门,但像北京振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后从未在注册地办过一天公的情况是不允许的。" 建议当事人向警方报案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说:"我们每年年检前都会通过媒体发布公告,也要求管理者对其进行电话通知,如果一直联系不到对方,对方也不来进行年检,则由工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于刘平等9人经历的事件,工作人员说:"建议对方带上相关材料向工商部门反映此事,但这件事一共9个人总金额达到20多万元,我个人认为已经超出了工商部门的执法权限,也建议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 公关花费须带发票报案 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处的警官接到记者电话后表示:"这类案件目前没有看到相关材料,警方没有经过调查,还不好发表任何看法,因为他们的钱都是在双方公关交往中花费的,建议带上相关材料和消费的各种发票到所在区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报案,待警方进行相关调查。" 学者 招标过程必须透明化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说:"这种行为应该已经涉嫌诈骗,具体要待公安机关调查后才能认定。而刘平等人是在谈生意过程中由于对方索要造成,双方有些经济上的不正当交往。"这种商业上的不正当经济交往,主要还是由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造成的,导致其中有人钻这个空子,这种事情现在有很多,有些是加上合同预付款,涉及到几百万。对于这种商业上的不正当交往行为,最根本的还是要规范市场行为,清除不正当竞争,使招标过程透明化,才能清除吃拿卡要行为,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上当了。" 当事人 企业信息应无偿查询 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刘平说:"我认为工商部门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我们通过网络或者到工商部门所查到的也只是企业注册的基本信息和年检情况,但具体信息根本没有,这种情况下,判断公司是否合法十分艰难。而且,现在要查询具体企业信息是需要收费的,我认为这些应该是纳税人和大众有权知道的公共资源,而这种公共资源是不应该被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商品来出售的,企业信息应该无偿查询。另外,我国的信用机制不够完善,想查公司的污点几乎不可能。" 相关专题:法治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