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白毛女续:黄培淑记忆基本恢复正常(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16:36 内蒙古晨报
白毛女续:黄培淑记忆基本恢复正常(组图)

本报特派记者(左一)与黄培淑(前排中)及她的家人合影 内蒙古晨报记者 刘丽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白毛女续:黄培淑记忆基本恢复正常(组图)

家人接黄培淑回家 内蒙古晨报记者 刘丽摄影


白毛女续:黄培淑记忆基本恢复正常(组图)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刘丽)“娘娘,你张大嘴,好好呼吸几口家乡的空气。你回来了,回到老家四川了。”这是黄培淑刚刚走出成都火车站时,她的侄女婿兰学军满怀深情说的一句话。说这话的日期是4月12日的早上快7点。回到家乡只有两天,确切地说,是在昨天上午,黄培淑,这个离开家乡四川被拐卖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的可怜的老人;这个在山洞破窑里生活了23年,被医生诊断为“衰退型精神分裂症”的老人在内蒙古、四川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在回到家乡、见到亲人的强大的精神作用下,生命竟然出现了奇迹。她给
她的亲人和所有关心关注她的人们一个惊喜:她认出了她的嫂子、她的大侄女、大侄子,记住了这两天一直照顾她、日夜陪在她身边、接她回家的侄女婿兰学军的名字,记住了记者的名字。除了近20多年的事情亲人们不敢提出怕刺激她,对于过去的事情,老人的记忆已基本恢复正常。她的巨大的变化、她的最好的精神状态、她的极好的身体素质,让所有陪在她身边的人们大大吃了一惊。也许你有些不相信,但这确实是事实。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黄培淑一眼认出了分别26年的嫂嫂和大侄女

  黄培淑是4月10日离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2日回到阔别26年的四川老家的。在成都,她年迈的哥哥黄培荣及大侄子黄成元头一天就从中江县赶来迎接她回家。13日下午,黄培淑在亲人的簇拥下终于回到中江县,住进了县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哥哥黄培荣的四个子女都在中江县的几个乡镇,而且都在打理各自的小生意,不能一下子全部凑到一起。昨日上午,黄培淑的嫂子、大侄女、小侄媳陆陆续续从七八十公里之外的镇里乘坐最早的班车赶来看望黄培淑。

  “刘丽,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娘娘能叫出我的名字,知道我和她的关系了!”

  “真的吗?你怎么知道的?”记者吃惊地问。

  “刚才我问她,她亲口告诉我的。我敢确信,她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昨天上午9点,黄培淑的侄女婿兰学军牵着姑姑的手在县城散步,来到记者住宿的宾馆。兰学军见到记者后第一句话就告诉记者他对姑姑的新发现。

  “我岳母来医院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记者和黄培淑、兰学军打车赶到医院时,一位同样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位年轻的腆着大肚子的女子手牵手焦急地左顾右盼像是在等人。原来她们就是黄培淑的嫂嫂蒋秀珍和小侄子黄成文的媳妇。

  兰学军拉着黄培淑的手来到她们身边。“娘娘,你好好看看认得不认得她?”黄培淑抬起头看着蒋秀珍,在场的人心提到嗓子眼儿,期待黄培淑的回答。她能认出自己26年没有见到的嫂子吗?几秒钟后,黄培淑用低低的声音回答“嫂嫂”。蒋秀珍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她拉着黄培淑的手追问:“你晓得不晓得我叫什么名字?”黄培淑想了想,马上回答:“蒋秀珍。”在场的人惊呆了。

  20分钟后,一个40多岁的妇女来到医院。看看她的身材、长相,不用问就知道她就是黄培淑的大侄女。这个大姐长着一双大眼睛、圆盘脸、矮墩墩、胖乎乎的。她和家人打过招呼后就坐在黄培淑的身边,没等说话眼里就含着泪,眼睛红红的。她拉着黄培淑的手,充满深情看着姑姑,“娘娘,你晓得不晓得我是谁?你好好看看,好好想想。”

  “你是大女。”

  “妈妈,妈妈,娘娘还晓得我。20多年了,娘娘还晓得我。”

  “娘娘,你再想想,我叫什么名字?”

  “黄秀兰嘛!”

  黄培淑的表现让大家大吃一惊。紧接着的亲人对话让大家坚信,黄培淑的记忆力在回到家乡、在浓浓的骨肉之情的包围、温暖之下奇迹般的恢复了。一家人沉浸在团圆的喜庆氛围内。

  嫂子、侄女眼里的黄培淑是个女强人

  黄培淑的嫂嫂蒋秀珍深情地回忆,年轻时的黄培淑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她心灵手巧,会做衣服、会做鞋,她能说会写会算,是大队的妇女干部,做宣传工作,在当时非常有名气。她能吃苦、会过日子、力气很大,作为唯一的姑姑非常疼爱自己的侄子侄女。作为黄培荣唯一的同胞妹妹,黄培淑和嫂嫂的关系非常好。蒋秀珍嫁到黄家后的一年多快两年,她和小姑在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做家务、一起推磨磨面。后来,黄培淑结婚了,找了一个姓唐的军人,刚开始两人感情很好,黄培淑偶尔回娘家住住,每次也就是一两天,回来后手也闲不住,帮哥哥嫂嫂干活。可是后来,她被丈夫抛弃了,因为出现了第三者,视感情为生命的黄培淑被这场婚姻深深地伤害了。离婚后的她不敢再轻易尝试婚姻。别人来给她介绍对象时她第一句话就是问是不是姓唐,只要是姓唐她就不找,她说这辈子再也不找姓唐的。这次婚姻给黄培淑带来一生的伤害,造成后来的人生悲剧。

  黄培淑的大侄女黄秀兰说,姑姑在她上初中时突然有一天不见了。这一走就是26年。在接到内蒙古寄来的第二封信后全家人抱头痛哭,以为再也见不到姑姑了。没想到姑姑还活着,尽管姑姑现在成了这样,但姑姑就是姑姑,是他们的亲人,姑姑能回家是全家的心愿,他们四姐弟会好好照顾姑姑,不再让姑姑受苦,让姑姑安度晚年。姑姑活到八十岁他们会照顾她八十岁,活到一百岁,照顾她一百岁。

  全社会的关爱温暖黄培淑

  关心、关注黄培淑的晨报读者朋友们,现在,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的四川被拐女黄培淑终于在26年后,在本报的率先关注报道后、在内蒙古和四川两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亲人身边,解决了养老问题。她恢复了记忆,身体状况、精神状态非常好。她的家人在记者返回内蒙古圆满结束历时4个多月的报道时一再委托记者转达他们全家对关心、倾注很多心血的晨报领导、任志明老师、曾宪东老师、和林县政府、内蒙古的读者和所有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黄家四姐弟一定会好好照顾姑姑。请大家放心。

  读者朋友们,本报有关黄培淑的报道终于欣慰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谢谢大家对黄培淑的关心。谢谢!

  由于天气原因,黄培淑去原来居住的地方的计划临时取消。

  事件回放

  20多年前,黄培淑被人贩子从四川拐卖到呼市和林,被孙润山花1000元钱买回家做了媳妇。

  后来黄培淑因为孩子夭折精神有些失常,黄培淑躲进村里的破山洞里不出来,孙润山去劝说可黄培淑就是不肯回去。当时孙润山想,媳妇可能在气头上,在山洞里呆几天会回来的,可谁曾想,她这一进去就是20多年。这20多年来,是他每天往洞里送饭,黄培淑几乎很少出洞,她在洞里吃、洞里拉。

  经过本报的独家连续报道,黄培淑事件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注意。

  2005年12月9日,呼市和林县民政部门、和林县三道营乡政府同内蒙古第三医院的有关专家一起将黄培淑接到了内蒙古第三医院,为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系统的治疗。随后,与本报合作的成都电视台记者根据黄培淑此前所讲述的家乡情况,终于找到了黄培淑在四川的亲人。

  2005年12月14日,在本报的帮助下,黄培淑的兄长黄培荣和黄培淑的侄子黄成元在内蒙古第三医院见到了黄培淑。

  2006年4月10日,黄培淑在四川亲人的搀扶下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她将在亲人的关心下度过晚年,本报记者与和林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李君陪同黄培淑一行前往四川。

  2006年4月12日,本报记者陪同黄培淑回到了四川老家。离别家乡26年的四川被拐女黄培淑在本报的帮助下终于与家人团聚。本报历时4个月连续追踪关注的四川女黄培淑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