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祭扫先故何须都在清明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08:14 东方网

  清明是人们扫墓的时节,每到清明前夕人们“过清明”、“赶清明”到墓地祭扫的人络绎不绝,使原本十分拥挤的交通更为加剧。虽然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疏导交通,但仍难免在此期间“挤”出道路堵塞,“赶”出交通事故。曾有人早已对此有“改革”的愿望和设想,但鉴于是千古世袭,敢于站出来“不敢苟同”说“不”又怕“犯忌”,所以也是敢想不敢言,敢言不敢为,生怕“得罪”先故亡灵,背上不敬、不忠、不孝的“罪名”。由此,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斗胆”地“犯忌”:祭扫何须“赶清明”。此提出也许会遭来非议,
引来责骂,但为了缓解交通堵塞,减少“挤”出来的事故,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受点非议、挨点骂,也在所不惜,心甘情愿。因为笔者奉行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骂比哭好”、“笑比哭好”。

  应当看到,活着的人借祭扫怀念先故亡灵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祭扫都在清明时节。这就势必出现人们争先恐后“赶”和“挤”的现象,使本来交通拥挤、乘车难的问题更为尖锐、突出,由此诱发不该发生的

交通事故也是必然。不是吗?有些人忙于“赶清明”祭扫,结果先故亡灵还未祭扫,自己却在“赶祭”途中“挤”出了不幸,“亡灵未扫又添亡灵”的事故每年并不鲜见。真是可惜、可悲、可叹!不仅如此,为了“赶清明”了却祭扫心愿,不少人放下手头十分繁忙的工作,不顾旅途劳顿,天南地北,长途跋涉,疲于奔“祭”,花费了不少人力、精力和物力。虽然清明节国家没有法定假期,但不难看到不少单位在此期间都有默许“让路”准假祭扫的“传统”和“惯例”。因为,谁家没有先故亡灵?谁也不想“得罪”先故,谁也不想“犯忌”亡灵,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此举”的“传统习俗”影响和干扰着正常工作的开展已是不言而喻。

  确实,祭扫是传统的风俗习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但祭扫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目的在于活着的人借此对先故亡灵表示深切缅怀、寄托哀思。也就是说,只要达到祭扫之目的,并无一定的时间要求和限止规定,也无一定的环境必然和场合使然,也并不是天经地义无法改变的规矩“条文”,纯粹是人们世袭风俗的约定俗成,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意识行为支配。既然如此,为了

交通安全畅通,为了不至于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人们完全有理由可以对祭扫“挤清明”、“赶清明”提出些“改革”方案,实施些“创新”办法,并由祭扫“规范动作”改为“创新动作”,由祭扫“集中行动”改为“分头行动”。试想,如果我们能把清明作为祭扫时节,“改革”为把先故亡灵的生忌作为祭扫日,或“创新”为把先故亡灵生前值得有纪念意义或重要事件的日子等作为祭扫日,这样自主择日祭扫,其“创意”既可避开“高峰”,又可错开拥堵,不仅可以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还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同时达到祭扫同样效果和目的。如是,岂不更好吗?

  我想,假如先故亡灵九泉之下有知的话,对活着的人如此“创新”,如此“改革”也不会求全责备,说“失礼”,曰“不忠”,骂“不孝”,同样也会“点头”许可,“举手”赞同。

  其实,世上什么最难改,习俗;什么最难变,传统。固有的、陈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往往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明知有错而错上加错,明知有误而误上加误。但,一旦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这些看似很难改,其实不难改,看似很难变,其实不难变。扫墓“赶清明”也是如此。“改革”祭扫“赶清明”的阻力也在于此,这里就看你有没有冲破传统习俗的勇气和胆识。


作者:朱建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