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滕朝阳:改人志愿折射病态成就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4:18 江南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滕朝阳

  北京市门头沟区小倪(化名)今年高考成绩是451分,他填报了一所北京的高校,最后却被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后来他向云南的学校核实,申明自己并没有填报该校,意外发现同班同学小栗(化名)在网络上偷偷修改了他的志愿。而小栗对询问的警察说:修改了别人的志愿,有一种成就感,“我感觉,我可以掌握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据9月5日《
华夏时报》)

  无辜的小倪高考志愿遭篡改后,无法被自己中意的大学录取。在一定程度上,他“未来的命运”的确被小栗改变了。然而,通过篡改他人志愿以“掌握一个人未来命运”的小栗有没有获得“成就感”呢?没有。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甚至想到了自杀。一名高中毕业生,对于篡改他人高考志愿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应当不难预知。因此,无论从动机和后果来看,对小栗的篡改行为都不能称为“恶作剧”。

  在这起篡改事件中,真正重要的问题也许不是这一事件给受害者造成的悲剧,而在于这一事件生成的原因。小栗称篡改同学的志愿有一种“成就感”,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可以掌握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应当说,这是小栗发生篡改行为的思想意识基础。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成就感”和“成就观”呢?这种以掌握、宰制他人命运为目的,以遏制、损害他人成长进步为特征的“成就观”,只能说是一种消极的、扭曲的、病态的价值观。心中怀有这种“成就观”的人,最终都不会有任何真正的“成就感”,小栗的现状就是明证。

  倘若再开掘下去,那么,“看上去很老实”的高中生小栗,为什么又会有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成就观”呢?专家的说法是,小栗现在的精神状态,与其家庭和个人性格有一定关系。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由于家庭的原因,我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那么当他有机会左右别人的命运时,就很有可能以一种报复心理犯下错误。他很少与别人交流,导致了孤僻的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也需要发泄,而篡改别人志愿只是他发泄的一种方式。由于平时不被重视,所以这时他才会感觉“有成就感”。不能说这个解释不正确,但总觉得还不够:小栗是何时形成这样的性格?这种性格形成与他的家庭有没有必然联系?学校对“看上去很老实”的 小栗的性格了解多少?小栗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病态的“成就观”,有没有超越他个人及其家庭的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事实上,社会上有这种病态“成就观”的人,人们见得还少吗?

  小栗导演的篡改事件的标本意义,不仅在于这是网上填报高考志愿以来的“第一案”,人们因此有理由要求未来的网上填报高考志愿工作做得更完善;更在于从中能看到社会消极价值观对青少年可能发生的真实影响,并提出了心理教育和危机干预应当及时向青少年延伸的客观要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