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新鲜空气!
飘着恶臭的垃圾改变了个体业主们的命运。他们原本过着平淡的生活,现在却整日在担忧和焦虑下度日。在与垃圾的争斗中,这些普通的市民,有的被熏进医院,有的变身垃圾问题专家,有的变成了维权专业户。
南都周刊编辑 张厚 记者· 杨猛 北京报道 摄影· 刘浚
由于周边3.5公里处的垃圾焚烧污染,赵蕾在家时必须配戴防毒面具,以减少恶臭对她的困扰。
大脸猫,抵制在西北旺-六里屯地区加盖垃圾焚烧场的发起人之一。
宏丰渠,是京密引水渠中重要的一条引水渠,但如今已经被严重污染。
距离填埋场最近的住家不足三百米,由于空气中散发的恶臭严重影响家中的空气,以至很多家庭只得将窗户用砖封死,只留风斗以作换气。
4月5日上午,北京海淀区六里屯中海枫涟小区门口,一个自发的小型募捐已经持续到第三周。得知1.8公里外的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又要上马的消息,颐和山庄、百旺茉莉园、中海枫涟等周边小区的业主们,纷纷为申诉和反对建垃圾焚烧厂而筹款。
此时,在朝阳区距高安屯垃圾填埋场3.5公里的柏林爱乐小区,业主赵蕾收到了朝阳法院的一份传票:4月20日下午1点50分,她起诉高安屯垃圾场的官司将进行第2次开庭。
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六里屯、高安屯居民的生活因垃圾而改变,而他们反对建垃圾焚烧厂的活动仍在继续。
业主被熏进医院
家住六里屯中海枫涟小区的赵先生网名大脸猫,是一位网络维护员,网络工作的职业习惯让这位北京男子的谈吐有着异常清晰的逻辑。
赵先生最终不愿意公布自己的真实姓名。在反对六里屯建设垃圾焚烧厂呼声最高的2007年,赵先生参与到维权活动中,这一度给他循规蹈矩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赵先生从小在海淀长大,六里屯所在的西北旺上风上水,传说是皇家龙脉之所,著名的京西水稻曾经在这里生长。至今,缓缓流淌的京密引水渠仍然是北京人重要的生活水源。
城市的扩张如此迅猛。2004年,过去风吹稻香飘的地方已然楼盘林立,中海枫涟、百旺茉莉园等小区相继落成,加上早前的颐和山庄,一个规模庞大的社区逐渐成型。赵先生决定在这里购房,但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和垃圾场为邻。
2005年,赵先生收房,却闻到垃圾场飘来的阵阵臭味。开发商说,他们只管规划红线以内的建设,垃圾场规划问题应该找政府解决。按照垃圾场的选址要求,周边不允许有生活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场周边也规划成新小区了。
开发商安抚业主们说:垃圾场使用年限一到,就会在上面种植花木,建成一个环保的绿地公园。届时,房子不仅不会贬值,还会增值。赵先生无奈地盼望着垃圾场变绿地的那天快点到来。
同样在2005年,家住朝阳区管庄柏林爱乐的赵蕾也开始被一股奇怪的臭气所困扰。丈夫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赵蕾喜欢跳肚皮舞,自己在家缝制了很多跳肚皮舞穿的裙子,并在淘宝开了一家网店,生活挺滋润。
2002年,柏林爱乐一期开盘。“北京这种带电梯的板楼很少。看了样板很满意,当时就交了大定,过了多年才知道这附近有垃圾场。”
和大多数邻居一样,赵蕾起初以为臭味来自附近的避孕药生产厂家。“那股味道太臭了,凌晨三、四点钟醒来,还以为是丈夫或者猫放屁了。家里所有东西都附上了这种味道,我的四肢也起了很多疹子,用手一刮会起白色小米样的东西。”
后来大家才知道臭味来自3.5公里外的高安屯垃圾填埋厂,除了垃圾填埋,这里还有垃圾焚烧场。医疗焚烧从2005年就开始了,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则从2008年9月26日试点火。赵蕾买房的时候还没有焚烧厂,但已经有此规划。
2005年医疗垃圾焚烧厂建起来,再加上填埋场堆积过多的垃圾,腐臭味越来越厉害,赵蕾深受其害。“臭味很规律,开始是每月一两次;到了2006年,基本是一星期两次;2007年就变成一天一次;2008年一天无数次??夏天的时候臭味最为严重,就像大便放在鼻子底下,眼睛都睁不开。严重的时候,一开窗户就想吐。”
赵蕾记忆最深刻的经历是在去年8月21日。看完奥运会闭幕式后,赵蕾正在上网,臭气突然冲进屋子,她感觉一下子上不来气了。小区二期的燕子等业主开车把她送到民航医院,诊断为哮喘发作,胸大片充血,原因是“呼入了污染气体,感染了肺部”。
戴着面具防恶臭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本来是西六建工贸公司的砖瓦厂,因为取土烧砖,逐渐形成一个大坑。当时海淀区急于寻找一个新的垃圾填埋场,于是选址此处。业主们发现,最初垃圾场的规划本应有衬底,像大锅一样把垃圾盛起来,防止渗漏,外层还要加上塑料薄膜和土层覆盖。本来这样100米之外闻不到异味,但是现在10公里之外也能闻到味。“用政府的话说,管理比较粗犷,没有按照设计部门的要求和工艺去做。”赵先生说。
中海枫涟距离垃圾场直线距离只有1.8公里,颐和山庄距垃圾场最近的只有500米,而西六建小区只有300米。最近几年,周边小区频频有恶性肿瘤患者去世的消息传来,大家分析这和垃圾场的污染一定有联系,但一直没有找到直接证据。
垃圾场成了人们的心病。2006年10月,在海淀区的一个规划展览上,赵先生和邻居们获悉,海淀区政府拟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南侧新建一座投资超过8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并计划在2007年3月动工。
“起初我们觉得这是高科技。觉得垃圾的臭味终于有救了。”但是不久,《新京报》以《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恶臭熏人遭批评》为题报道相关事件,提及民革海淀区工委建议停止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规划建设项目。这无疑让赵先生的心凉了下来。
垃圾焚烧粉尘的最大落地浓度是在1公里左右,而这些小区几乎都在这个范围内。业主们发现,垃圾焚烧这么大的项目居然没有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这让业主们颇为不满。
北京某家环科机构对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做过一个影响评估,在100人的问卷中大部分人支持,只有极少数人“担心”;但后来业主自己也制作发放了400份问卷,发现和之前的调查结果完全相反:多数人坚决反对。
从反臭味到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过去散兵游勇般的业主们第一次聚集到一起。2006年12月20日,二三十名业主自发在小区会所讨论焚烧场问题。首次见面,大家感觉彼此之间很陌生,自报家门时业主们说的都是诸如“看海听枫”“海之泪”之类的网名。会谈之后,大家形成共识:当务之急是向政府部门反映业主诉求,在建设焚烧场之前,对其给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的影响做出科学评估。
“但是规划上说,2007年焚烧厂项目就要开工,只有4个月的时间,大家能阻止吗?”和赵先生一样,许多业主心里都没底。
同样,高安屯周边万象新天、柏林爱乐等小区的业主们也通过论坛聚合在一起。赵蕾是柏林爱乐论坛的版主,经历了奥运会期间惊险的医院急救之后,8月25日晚,她和另外两个热心业主来到高安屯垃圾场实地探查。调查发现:通往填埋场里的一个沼气焚烧发电场,当年只能收集30%的沼气量,所以小区从2006到2008年一直能闻到恶臭。
她开始打电话到垃圾场反映臭味扰民的情况,值班人员的答复是:作为燃烧垃圾沼气的灯可能灭了。但当晚赵蕾看到垃圾场的沼气灯根本就没有燃烧。“这里每天的处理量是1000吨,但是实际达到了4000吨。无论安多么好的沼气灯都是超负荷的。”
奥运期间,据说鸟巢和水立方的部分垃圾也是由高安屯垃圾焚烧厂来处理的,所以臭气基本没有停过。为此,赵蕾和很多业主花30多元在网上订购可以更换活性碳粒的防毒面具,大家都是戴着这种面具在家里观看奥运会的。“最郁闷的是,看奥运会时都没法喊加油。”
变身垃圾问题“专家”
在赵先生看来,六里屯的业主一直以来都采取了理性的维权方式。首先是论证垃圾焚烧厂的危害,然后确定统一的行动方向:向政府反映,希望听取公众的意见。
他们搜集到的证据越来越多。在对垃圾场周边的业主调查中得知,垃圾场以北有一个空军信息工程学院,在当时的一次体检中,500名官兵没有一个合格。
从2000年到2006年,仅有1000多人的西六建附近小区中有70多人得恶性肿瘤(现在已经死亡46人),这个数字是正常比例的5—6倍!
当地一直没有市政供水,居民们生活中一直依靠地下水。“后来大家都不敢喝水了,宁可买桶装水,也不敢使用地下水。”
搜集到这些证据后,居民们开始动用各自的资源寻找解决之道,有人还请政协委员来实地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周晋峰来六里屯实地调查后,写了一个提案提交给全国两会,呼吁停建垃圾焚烧厂。
业主中一个黄姓居民,在维权过程中自费购买垃圾处理方面书籍,最后自学成为一个垃圾问题“专家”,说起垃圾处理来头头是道。“想想其实挺悲哀,做什么事情必须成为专家,否则弱势群体很容易被骗。”
2007年元旦前夕,业主组织大家到政府部门递交第一份居民意见书——《关于反对在六里屯建垃圾焚烧厂的申诉信》,本来有人提议造点声势,但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业主提醒说,按照信访条例,最多只能去5人。于是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到各部门行动。
赵先生现在回忆,最大的遗憾就是业主委员会一直没能建起来。毕竟,业主自发的形式太过松散,也没有太大的成效。赵先生有一次在单位上班,突然接到公安局的电话,说要了解维权情况。这样的事情给业主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民不与官斗,我有时候也问自己,何苦呢?”赵先生无奈地摇摇头。
但赵先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海淀区市政管委会召集专家和业主陆续开了两次座谈会,业主和垃圾处理单位、政府主管部门首次面对面坐在一起,但结果却让人失望。“政府强调要处理臭气,但还是要建。让我们无法接受的是,本来以为是商量,实际政府做的是说服和教育工作,这和业主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
眼见诉求不见成效,大家决定挂条幅来表示对垃圾焚烧厂的关切。一周后,数十条20多米长的条幅从小区楼顶一直垂到地面。上面写着诸如“以妻儿老小的名义,请不要在这里建垃圾焚烧场”这样的标语。
其间,大家也在尝试着以法律途径提起行政复议。2007年环境日当天,近千名业主来到国家环保总局门前,呼吁停建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不久,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复议决定,指出该项目在进一步论证前应予缓建。得知消息的当天,六里屯周边的小区里响起了鞭炮声。
从业主转变为上访者
2008年,六里屯风平浪静。“虽然还是有臭味,但是大家忍住了,没有采取行动。毕竟奥运是大事,家丑不可外扬。”但高安屯的居民却并没有像赵先生这样想,他们终于因忍不住臭味而出来“散步”。
夜闯垃圾场之后,赵蕾连夜写了博客《冒险亲临高安屯垃圾处理现场》,讲述垃圾场完全没有覆盖措施的现状。写完博客已经凌晨5点多,结果到了早上11点赵蕾就被电话吵醒。上网一看,那篇文章已经有3万多人点击。连赵蕾自己都没想到,这篇普通的博文竟激发了几天后业主的第一次“散步”。
赵蕾发出帖子后的第3天,柏林爱乐、万象新天的居民相约上街散步。“没有申请,大家都是自发的。戴着写有‘臭’字的口罩,我们集体站在常营路和管庄路的十字路口。”
三三两两的业主们最后聚集到了数百人,大家戴着口罩静静站在路口,有的还戴着防毒面具。警察赶来后,说不允许戴口罩,但没有人摘下来;警察说:“你们这种行为扰乱了社会治安。”业主们则选择沉默应对。
2008年9月4日,朝阳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道歉。朝阳区市政管委会主任尹秀峰承认臭味“确实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并承诺“力争20天内有明显好转,2012年内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但赵蕾和其他业主认为,此道歉仅仅限于“填埋场”的臭气,而对焚烧厂产生的二恶英并没有提及。
业主们随后得到反馈:政府只是答应治理臭气,但高安屯焚烧厂依然是2009年大力发展的扩建工程。赵蕾顿时感觉异常气愤。“感觉像是被打了一记耳光后听到对方道歉,但紧接着又被踢了一脚。”
“周六还去散步吗?”“去!”论坛中,业主们开始筹划下一次散步。这一次,人群已经开始分散。等到第三次散步的时候,人群已经变成队伍,并开始移动抗议。
10月20日,业主亮出了A4纸打印的口号:“反对二恶英”、“臭气无法忍受”、“还我新鲜空气”等字样;一位老先生在地上用粉笔写:“不要臭气,不要毒气”;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平时被熏得根本没法睡觉,“散步”时她手里举着写有“太臭了”的牌子,异常显眼??看到大家为了自己的权益站出来,赵蕾说:“我和所有人都一样,心情很激动。”
维权成生活中一部分
在高安屯“散步”一直在持续的时候,六里屯却在平静中度过了2008年。在今年1月的海淀区两会上,区长林抚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快推进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在北京市发改委的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消息,海淀区正在为焚烧厂采购垃圾炉。按照计划,2季度开建,4季度就要完成。
不安重新在小区的业主中间蔓延:不是说要听取公众意见吗?不是缓建吗?这些工作都还没做,怎么又建设了呢?
于是,六里屯的居民自发撰写《万民请愿书——要求停建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另行选址》,先后通过邮寄、直送、转送的方式发给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及各相关机构。可喜的是,国家环保部官员在3月回答有关六里屯垃圾焚烧场的提问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论证,未经核准不得开工??”
“大家意识到这事还没完。政府还要建,我们的任务还要继续。”赵先生说,维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这可能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战役,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只要你在此呼吸,你就是受害者,你就有权利和义务做出回应。”
在赵先生依然为六里屯垃圾场奔波时,高安屯焚烧炉的烟囱还在继续冒着烟,而赵蕾的抗议活动也依然在持续。
今年,她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起诉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和负责高安屯垃圾焚烧厂的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法院将于4月20日进行第2次开庭。
“我现在是靠卖肚皮舞衣服的收入来维权。”赵蕾说,在维权活动中,最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在“散步”中遇到10年前就失去联系的旧同事,原来对方就住在对面的万象新天。垃圾场和焚烧厂的臭味改变了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安心舒适地呼吸新鲜空气对她们来说变成了一种奢望,垃圾场传来的阵阵恶臭让他们不得不每日都生活在担忧和焦虑中??
最让赵蕾感到兴奋的是,她那篇《冒险亲临高安屯垃圾处理现场》的博文今年入选一个大型环保项目所评选的环保作品。赵蕾说,天冷的时候,垃圾分散到其他垃圾场,臭味才有所消减,但凌晨的时候依然能闻到,这样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