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法院建悬赏举报网 贴照片搜索藏匿被执行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9日10:00  《小康》杂志
杭州法院建悬赏举报网贴照片搜索藏匿被执行人
网站截屏图

  一个法院的“人肉搜索”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问责已成为中国反腐的新监督形式。网络的更多的功能也逐渐被地方职能机关运用在工作上。一种以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又称“人肉搜索”)如今被悄然运用到法院的日常工作中。

  ★采写/《小康》记者 陈勇

  日前,继河北行唐县纪委成立全国首家反腐网络舆情采集中心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亦推出了全国首家执行悬赏举报网。据悉,此举是希望通过网络高科技信息平台,借助社会力量破解“执行难”的一项新举措。

  “执行难是长期以来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一名法官告诉《小康》记者。

  一份历史资料显示,1986年以前,当事人对生效的法律文书的自觉履行率为70%,之后逐年下降。到了1996年,10年间,债权人的申请执行率已上升到70%以上。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1999年6月份,全国法院共积存未执行案件85万件,标的金额总计2590亿元。仅2003年,全国各级法院未执行案件就达36万件。

  一名长期在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工作的法官向《小康》记者坦言,地方保护主义太重,国人诚信不足等原因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执行难的干预往往以指示、批条子等书面形式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则往往以某领导的口信、电话等非书面形式进行干预,让受案法院、案件承办法官左右为难。”

  “当然,执行难最后的主要表现还是在‘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等问题上。”上述那位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表示。

  在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推出了悬赏举报网。而此举的目的正是要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等“执行难”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了增加法院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摸着石头过河

  “建立悬赏举报网是西湖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机制的产物。”5月4日,西湖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娟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该院一直都致力于执行机制的创新,如采取张贴债务人名录公告、在新闻媒体登报曝光“老赖”等措施,但由于都是短期行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次由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办建立悬赏举报网则可以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到法院破解“执行难”的工作中来。

  在该院的执行悬赏举报网上,“老赖”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址或单位的名称、住所地以及照片等各种信息极其详尽。网友如果有线索要举报也很简单,只要进入网站后点击“案件曝光”,在被执行人的列表里找到要举报的“老赖”,点击“我要举报”按钮,不用注册就可以直接填写相关信息进行举报了。

  “对网友提供的线索,我们一般在15天之内作出回复。”陈娟说,“无论对方提供的任何线索我们都需要去花时间去核实验证,因为不排除有各种错误信息的传入,但我们保证15天之内会给出一个答复。”

  在公布的《有奖举报被执人线索须知》里,对举报人的奖励办法有详细说明:根据线索贡献大小,每件奖励500元至5000元;对提供线索,使法院能对长期查找不到的被执行人有效查控的,每件奖励200元至1000元;对提供线索或协助法院查获被执行人财产,而使案件得以有效执行的,按案件有效执结标的的0.5%至5%以内建议申请人参加予以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可不受上述上限比例限制。

  据悉,执行悬赏举报网于4月1日起开始调试运行,已陆续公布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35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对被执行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也已收到不少网友们举报。目前该院的执行举报第一人已经产生,该院核实信息无误后已在网上发布了领取奖金的通知。对提供重大线索的网友“小红”,西湖法院决定对其奖励500元。

  西湖区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黄华向《小康》记者表示,前期的悬赏资金15万元已经到账,只要信息属实,15天内一定支付,不用担心无法兑现的问题,而且兑现的日期不受任何期限约束。黄华介绍,15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院里的办案专项经费,由法院出资、申请人为辅这一形式进行悬赏,并由直属分管的领导亲自管理,这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较有意义。合理地利用网络和社会资源,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利用网民和全社会共同来督促才能让‘老赖’们无处藏身。”黄华说,法院“人肉搜索”完全是被媒体喊出来的,他们成立的悬赏举报网,只是为了更好地让公民行使监督权和批评权。

  话虽这么说,但陈娟坦言,他们实际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只是走了领先,做了个细化,离中央政法委的《通知》精神更近了一步而已。”目前西湖区人民法院已专门抽调2人来专门管理和维护这个网站,资金由陈娟亲自管理和发放。

  陈娟告诉记者,所有提供的线索也只对她一人和执行局局长开放,这样少了当中一些复杂的环节,可适当杜绝消息外泄。

  陈娟建议,这样的方式实际可以在全国推广,最好每个省都可以联网,建立信息库,整合有效的资源,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从而打破一定的瓶颈制约。“但毕竟各地情况还是有所不同,不能从一而论。”她强调,这只是辅助现有执行机制的一种手段,是对执行力量的补充,并非完全依赖。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5月5日,吕正鹏刚上班,就有人过来询问执行悬赏网的事。自4月份悬赏举报网开始运行,他每天都会遇到和接到各种询问,有北京、上海、温州等全国各地的。他耐心地做了介绍,然后,在本子上一一进行登记。他告诉《小康》记者,自己在这里干了7年保安队长,第一次这么“热门”。

  西湖法院的这一做法在引起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一名来法院立案的李先生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法院的出发点是好的,关键在于执行和保护线人。“万一出现了意外,法院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他认为,只有在完全公开透明的政府机制下,这样的方法才能彻底有效根治,否则在这个“人情味”浓重的国家,只能最后雷声大,雨点小。

  陈娟承认,即使再怎么完善,也不能完全杜绝消息的外泄,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她强调,这样的机率将会很低很低,除非有意外发生。而且院里现在也在摸索一套完整的悬赏机制,以便契合这个办法运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法院在接受网民或者社会各界的线索时,务必要做好保密和保护工作,避免线人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

  “其实悬赏也好,‘人肉’也好,都没有多大关系,重要的是如何做到位、做好。对于公民来说,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凡是法律没有许可的都不可以做。既然法律对二者都没有制约,那是擦边球。”

  乔新生认为,没有必要只针对部分单一群体,可以适当地放开,包括运用到网络反腐中去,更好地让公民行使监督权和批评权,毕竟从中央到地方,网络现在越来越积极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生态。

  自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起,除西湖法院的“人肉搜索”办法外,各地人民法院纷纷推出各种创新执行机制举措,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一种司法改革的进步体现,是国家法律体系逐渐完善的象征。”一位执行系统的法官这样认为。但中国政法大学的杨荣馨教授看法有不同。他认为,化解执行难,最根本的办法仍然是加强执行立法。作为“中国强制执行法试拟稿”课题组的负责人,杨荣馨指出,中国现行的立法,是把强制执行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其30余个条文,远远不能满足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执行工作的需要,虽有众多司法解释,但效力有限,也无法提供完整的执行法律框架。他直言,悬赏和“人肉”都带有双面性,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执行法律框架才会从根上治理这个弊端。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执行难 人肉搜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