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阿拉法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4日16:16 世界新闻报 | ||
时延春 在我珍藏的相册里,有几幅照片在我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第一幅是1984年5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阿拉法特时,我为他们当译员的照片;第二幅是1984年3月李先念作为国家主席访问约旦会见阿拉法特时,我为他们当译员的照片;第三幅是1985年11月我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工作时与阿拉法特在开罗欧鲁巴宫的合影。阿拉法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拉法特印象 每次见到阿拉法特,我都注意观察他的风度。他总是头缠黑白或红白格头巾,身穿墨绿色军装,腰间挎一把手枪,俨然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军队指挥员。究竟手枪里有没有子弹,一直是个谜。 对于阿拉法特头巾颜色的含义,他自己有专门的解释。他说,黑白方格代表巴勒斯坦农民,红白方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方格中的白色代表居住在城里的居民。阿拉法特说,1962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他在以色列占领区生活了4个多月。那时,他效仿当地的农民戴这种方格头巾,从那时起,他一直戴这种头巾,借以显示他的独特风格。 每次与阿拉法特握手,我都留意他的容止。他高高的鼻梁,面容虽然有些清癯,但两眼炯炯有神,目光如剑。我记得我与他在开罗欧鲁巴宫见面时,他显得特别热情。他把我称为老朋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接着便是拥抱相吻。这种热烈场面顿时使我产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感。 每当我与他本人或与他的姐弟交谈时,我都有意识地研究他的情愫。他是一位有血有肉、富有感情的长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镇定自若,奋不顾身,气贯长虹。但在平时,他总是面带笑容。尽管他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操劳,但时时关心着周围的人,与大家唠唠家常,询问别人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使人们感到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兄。 每当我听他演讲时,我总喜欢欣赏他的气质。他在演讲的时候,声音洪亮,铿锵有力,不时挥动着那有力的双臂。他的言谈和演说富有战斗力和号召力,而又充满哲理和智慧,使人感到他正义在手,方向明确,充满活力。 长期以来,阿拉法特一直留着满腮的花白胡子。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刮胡须时,他解释说,巴勒斯坦人与其他阿拉伯人一样,都喜欢留胡子,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此外,他认为,每天刮胡须要花去15分钟时间,照此算来,每个月要花去450分钟,也就是7个半小时。他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很难办到。于是,他干脆不刮胡子,这也算是他的另一种独特风格吧。 我在开罗和约旦首都安曼的日子里,还多次见到阿拉法特的许多亲密战友,与他们过往甚密,他们及阿拉法特本人都向我详细介绍了巴勒斯坦问题,并送给我大量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书籍和资料。长期以来,我对巴勒斯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对巴以冲突有了进一步认识。(待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