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专稿:28%的巴人愿接受以色列国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2日13:15 经济观察报 | ||
在建国和独立的大旗下,却有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甘心成为以色列国民、放弃追求巴勒斯坦国。然而,一个以色列、一个巴勒斯坦的两国制也好,一个以色列、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平权共生的一国制也好,都不过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厢情愿的梦想。 “他们愿意当以色列人。”一位巴勒斯坦的观察家对本报记者说道,“28%的巴勒斯坦人愿意接受以色列国籍。” “但是他们只是私下里这么想,不敢公开表达出来。”这位与巴解组织关系密切的人士同样是若干不愿公开表达者中的一个,因此一再嘱咐记者不要透露自己的姓名。“其实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人都知道我的观点,我只是不希望自己太受关注。” 在一个以独立为绝对目标,并为此起义(因地发打运动)、乃至不惜使用自杀性爆炸手段的民族里,却有28%的人宁愿放弃建国理想,这个比例高得有些异乎寻常。 然而在以色列-巴勒斯坦研究和信息中心(Israel/Palestine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的联席所长扎卡里亚·卡克(Zakaria al-Qaq)看来,28%简直是一个大大低估了的数字。“应该倒过来,82%才对!”卡克在电话里激动地对记者说。 以-巴研究和信息中心是惟一一所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共同组成的一个研究巴以问题的非政府组织,该机构严格强调巴以双方工作人员和研究者的50:50的构成比例。但是与该中心的以方所长格雄·巴斯金(Gershon Baskin)的民间背景稍有不同的是,巴方所长扎卡里亚·卡克是巴勒斯坦官方的推荐人物。 但是卡克的立场显然与巴勒斯坦当局截然相背。“巴勒斯坦的大部分人都愿意接受一国制,很多知识分子都倾向于这个选择。”卡克高声道,“我本人也不在乎有一个犹太人当总理。” 不过,无论是28%还是82%,那位接近巴方高层的人士和研究所里的扎卡里亚·卡克都承认,自己的数字只是估测,现在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来支持他们的结论。尽管在巴勒斯坦定期有人在做民意调查,可究竟有多少巴勒斯坦人愿意接受一国制,这方面的数据却是缺失的。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建立一个以色列国,让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平权共生,这并非奇谈怪论,而是确确实实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看上去非常可笑,但是其现实程度却不比两国制更低。 每个人都明白,对于无休无止的巴以冲突,对于以争夺地中海东岸至约旦河西岸的这片“圣土”为核心的问题,解决途径只有三个: 1.两国制(two-state solution):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巴一以两个国家,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和以色列犹太国平等共处。 2.一国制(one-state solution):在这片土地上只建立一个国家——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成为平等的以色列公民。 3.犹太人把所有的巴勒斯坦人从这片土地上赶出去。 事实上,巴勒斯坦一统江山,以及巴勒斯坦人把犹太人都赶出去,这是我们没有列出来的另外两个可能性。但是对于以辱骂、石块和人体炸弹为主要武器,生存空间被铁丝、电网、检查站和隔离墙逐步挤压的巴勒斯坦人来说,这两个可能性等于零。 尽管上述的第三个解决办法——将巴勒斯坦人尽数赶走——同样和远古神话一样不可信。但是在以色列,却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信徒。代表犹太定居者利益的耶沙委员会(Yesha Council)的CEO阿迪尔·明茨(Adiel Mintz),就是这种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不管是从圣经还是从历史上看,朱迪亚、撒玛利亚和加沙都是我们的土地。”明茨对记者说,“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让巴勒斯坦人到埃及和约旦去。”朱迪亚和撒玛利亚都是古地名,即今天的约旦河西岸,Yesha就是朱迪亚、撒玛利亚和加沙这三个地名的希伯来缩略语。 作为定居者的代表,明茨是以国内典型的强硬派势力。但限制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却是所有以色列右派的共同想法,声称自己“没有停止和平努力”的总理沙龙也不例外,围绕西岸巴勒斯坦城镇修建的高8米、厚4米的隔离墙便是证明。巴解组织法律顾问迈克尔·塔拉齐(Michael Tarazi)引用了大量的第三方数据后指出,沙龙政府正意图通过隔离墙和定居点实现其包围、占领和控制巴勒斯坦领土的战略。 “荒谬!”对于明茨的“解决方案”,位于西岸城市拉马拉的巴勒斯坦政策和调查研究中心的所长哈里尔·希卡基(Khalil Shikaki)评论道,“第一,巴勒斯坦人不可能选择离开。第二,埃及和约旦根本就不会接收。”希卡基举例说,约旦早已停止向巴勒斯坦难民发放约旦护照,埃及政府甚至规定拿到了埃及居住权的巴方难民一旦在巴勒斯坦境内停留一年以上就不得返回埃及。 巴政策和调查研究中心(Palestinian Center for Policy and Survey Research)是目前巴勒斯坦境内惟一一家能够定期进行民意调查的研究机构。尽管同样缺乏确凿的数据,但是更清楚地了解巴勒斯坦人想法的希卡基认为,的确有1/3的人巴勒斯坦人已经开始将“一国制”作为备选方案。 “如果未来5到10年内不可能实现两国制的话,巴勒斯坦人就会开始谈论南非模式了。”希卡基对记者说道。 接受采访的众人都表示,两国制仍然是大部分巴勒斯坦人的首选项,希卡基认为这个比例约为3/4。但是,谁都没有看到实现两国制的希望。 迈克尔·塔拉齐认为,巴勒斯坦建国,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将所有的犹太定居点都迁出巴领土,然而沙龙政府连“路线图”的第一阶段都做不到。 “路线图”的第一阶段中规定,以色列政府要拆除所有建于2001年3月之后的定居点,但是沙龙在执行这一规定时却表示只会拆除“非法”定居点。“‘路线图’里没有这个字眼,这是沙龙自己的版本。”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塔拉齐愤怒地对记者说,“沙龙根本就没有认真对待‘路线图’。” 激动的卡克和冷静的希卡基也在这一点上和塔拉齐达成了共识:犹太定居点永远不可能被拆除。“我们现在还有模式可循:埃及模式、约旦模式、黎巴嫩模式。以色列军队和定居点都成功地从这三个国家的占领地上撤出,将土地完整地归还给了各国。”希卡基指出。“但是,巴勒斯坦问题与这些国家都不一样。随着犹太定居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巴勒斯坦人的建国计划越来越难以实现(impracticable)。” 此外,假如巴勒斯坦境内主张“一国制”的民意足够强大,目前当权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愿意让出自己手中的权力吗? “他们哪里还有什么权力?!”以巴研究和信息中心的卡克说道,“我们的总统阿拉法特,被以色列军队囚禁在他的房子里。而我们的总理阿布·马赞,简直就是布什和沙龙选出来的,他就该辞职。” 巴政策和调查研究中心的希卡基也平静地表示:一方面,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加沙和西岸的实际控制力已经非常弱,不会成为民意的阻碍力量;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现在已经意识到了部分巴勒斯坦民众的这种想法,如果民意强大,他们是会对自身做出改变的。 那么,如果巴勒斯坦接受“一国制”,以色列人会同意吗? 事实上,沙龙尽管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接受巴勒斯坦建国的以色列总理,但是沙龙政府的政策却在加速摧毁两国制的希望。“犹太定居点的扩大、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领土的控制的增加,都是在建立一个事实上的两民族国家(a de facto bi-national state)。”希卡基说。 希卡基的观点应合了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的安全顾问约西·阿尔佛(Yossi Alpher)。“巴勒斯坦难民回归以色列领土的权利,也和两国制发生了逻辑冲突。”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阿尔佛写道,“以色列最终会赢得土地的战争。” 以色列最终将获得巴勒斯坦的全部土地,在不可能全部赶走巴勒斯坦人的情况下,以色列就不得不接受这些阿拉伯人成为这个“犹太国”的国民。也许,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为获得平等公民权利而进行的斗争,会比为建立平等国家而进行的斗争更易实现。 然而这种问题在以色列是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忌:以色列的立国理念就是要建立一个“犹太国”(a Jewish state),一个由犹太人主宰、向犹太人提供庇护的民主国家。“犹太国”这个理念在以色列民众的心中如此强大,以致人犹太人丝毫不能受到对它的挑战。 现在这个600万人口的“犹太国”里已经有20%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日益增高的人口比例是令以色列这个民主国家最头疼的问题。一旦有人高喊“一人一票”,“犹太国”的性质就岌岌可危。 “我支持撤离定居点,支持结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我在以色列已经是一个很左的左派了,”以色列《新消息报》的一位记者对我们说道,“但是我不能接受这个国家的‘犹太国’的性质发生改变。” 的确,这不是某一个左派人物的观点。以巴研究和信息中心的以方所长格雄·巴斯金尽管也是一个积极的以巴和平推动者,但是在谈及是否能接受巴勒斯坦人为以色列国民时,同样表示出了巨大的担忧:“不,不,不可能。这两个族群会发生可怖的争斗,他们会互相置对方于死地。” “如果没有犹太国,犹太人到哪里去避难?”《新消息报》的记者反问道,“难道你们忘了Holocaust(二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Holocaust,是犹太两千年的逃散和苦难史上最容易流血的伤口,每一个犹太人,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最后都会将自己的立场归结在Holocaust上。1948年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其思想根源更大程度地被视为Holocaust带来的创伤,而非自19世纪始的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大部分以色列人会感到难受。”希卡基在谈到假如10年后“两国制”不可行,巴勒斯坦开始寻求“一国制”的解决办法时说道,“但是这就跟南非一样。种族歧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他们会逐渐接受这一点。”“这没有选择,这是事实。(It’s not a matter of choice, but a matter of fact.)”希卡基说。 如果以色列人真的拒绝这个事实,那么,谁要巴勒斯坦人?(本报记者黄继新 耶路撒冷报道) 《经济观察报》供新浪网独家稿件,请勿转载。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