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欧农业贸易协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15:34 世界新闻报 | |
梅新育 赵永恒 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定于9月中旬在墨西哥坎昆举行。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自2000年开始以来,一直举步维艰,其中农产品贸易问题是争论焦点之一。在坎昆会议之前,美国和欧盟于8月中旬就农业问题达成一致,联合提出了一项计划草案。尽管这份协议没有实质性内容,但它至少保证了坎昆会谈不会在一开始就陷入僵局。不过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卡在哪儿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贸易向来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产品贸易又是个难以达成统一贸易规则、经常爆发摩擦的老大难领域。 早在二战之后关贸总协定起步之时,由于美国的坚持,各国农渔产品的生产、加工业者得以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体系之外,在限量生产的借口下,生产过剩产品来保证本国市场的需要,并利用各种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生产者。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农产品贸易纠纷日趋复杂、激化,农产品贸易领域形成了3个集团对垒的局面:美国、欧盟(原欧共体)、以及由14个中小农业出口国组成的凯恩斯集团。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虽然历经艰险达成了《农产品协定》,首次将国际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这一全球多边贸易框架之下,但这个协定所构建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框架仍然存在众多缺陷。 即使不考虑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的众多贸易壁垒,以及发达国家给予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和信贷,仅发达国家对国内农业生产的巨额补贴,就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机会。根据世贸组织统计,从农业综合支持量(AMS)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冰岛达97%,挪威为50%,瑞士为47%,日本为41%,欧盟为25%,加拿大为15%,美国9.5%;而在发展中国家中,除墨西哥达34%外,其余各国均不超过4%。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仍不满足。在对农产业品给予高额补贴的欧盟,农业政策改革举步维艰;而去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农业法,今后10年美国政府将提高农业补贴80%。正因为如此,美国新农业法还在酝酿之中,便引起加拿大、欧盟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抗议。 发展中国家仍需努力 要全面评估美欧农产品贸易协议的影响,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就对农产品贸易本身的影响而言,美欧达成协议,毕竟为打破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的僵局迈出了第一步,自有其积极意义。 但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美欧农产品贸易协议的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那就是取消补贴的农产品只涉及发展中国家关注的少数种类,其覆盖面远远不足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在美欧发表达成协议的联合声明之后,中国、巴西、印度等16个发展中国家于8月20日联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关于全球农业贸易改革的建议,要求取消对所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 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农产品贸易谈判事关多哈回合谈判的成败,进而对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公正有着重大影响。而全球范围的社会公正,又事关全球化进程的命运。 本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多哈会议上收获甚丰,一系列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议题被列入多哈回合谈判议程,这其中就包括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减少对国内农业的支持性措施,承认备受艾滋病困扰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药品的权利,等等。但是,这些议题被列入谈判议程,并不等于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多哈会议之后的事态演变证明,发达国家只对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议题紧抓不懈,对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议题则尽力拖延,或是作为与其它发达国家交易的筹码,农产品贸易谈判风波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尽管美欧此次达成的只是原则性协议,尽管发展中国家对此仍有诸多不满,但英国一个农场主组织还是认为这份协议“令人极度失望”。 收益和负担分配不平衡是当前全球化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分享的全球化收益太少,而为经济全球化承担的调整负担却太重。世贸组织在其年报中曾说,当今世界,在农业和纺织品部门的贸易壁垒尤其严重,而这些部门,对发展中国家极为重要。 在笔者看来,国际社会之所以不能对这一问题掉以轻心,是因为其中潜藏着导致全球化进程全面逆转、南北双方两败俱伤的可能性。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程度在许多指标上都远远超过今日,“国际贸易重要性渐减”论却以德国经济学家松巴特在1903年出版《十九世纪德国国民经济》为标志而勃然兴起,甚至在自由贸易的发祥地英国找到了大批知音,其中不乏凯恩斯、罗伯逊等名家巨匠。国际贸易实践随之进入了一个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商品、人员、资本跨境流动备受重重管制的年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声明:《世界新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