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空军学院见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1日15:19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 丁邦昕 “授之予鱼仅够一餐之用,授之予渔能供一生之需。”英国皇家空军学院把这句古老的中国格言做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加以贯彻。在该院的教学训练中,时时处处注重对学员能力素质的培养。 悠久的历史是最亮的“看点” 英国皇家空军学院,位于伦敦西北300多公里的克兰威尔镇。我乘飞机到达伦敦后,随即转乘汽车向学院进发。汽车进入校区,径直开到院长官邸——我在学院下榻的地方。院长史密斯将军热情地迎出门,并把我引进屋。放下行李寒暄几句之后,便领着我楼上楼下地“熟悉地形”,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官邸内的藏画、藏品和摆设。当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块木板前,他停住了脚步,详细地介绍起官邸的历史。原来,“克兰威尔”在当地语中是指“有水有鹤的草原”。皇家空军学院的所在地,很早以前是一个牧场。院长官邸是座古香古色的两层楼,建于1846年,起初是牧场主的住宅。1910年牧场被英国皇室收购并在此建军营,这座楼作为办公楼使用。1918年英国皇家空军学院组建后,办公楼改作院长官邸至今。墙上的那块木板上,记录着在楼里住过的每一位主人的名字,史密斯将军是第35位。 根据日程安排,第二天史密斯将军在办公楼向我介绍学院情况。开始前,他再次领我参观了楼内的设施。一楼的大厅和走廊陈列着学院很多历史文物,天花板上悬挂着皇室和皇家空军授予的军旗、奖旗,陈列柜里摆满了皇室和皇家空军颁发的荣誉证章、证书、嘉奖令以及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飞机的模型、教材和教具,墙上挂的都是英国女王、亲王和学院历任院长、优秀教员、学员等人物的画像。史密斯将军重点介绍了两位从该院毕业的学员。一位是英国的“无腿飞将军”道格拉斯·巴德,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敌机打断一条腿,装上假肢继续驾机作战,屡建奇功;一位是查尔斯王子,1971年在该院学习飞行,现在每逢母校院庆,他总要发来贺电、贺信以示庆贺。 后来我发现,学院下属单位,也都在其办公和生活场所的醒目地方陈列本单位的历史资料、照片。在空军学院所属的克兰威尔机场飞行人员休息室,墙上挂着的航空机枪和螺旋桨引起了我的好奇。据介绍,现驻该机场的55飞行中队,前身是一支有着赫赫战功的部队,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那机枪和螺旋桨就是从参加过大战的飞机上拆下来的。在皇家空军学院参观的日子里,我始终处于这种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悠久的历史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供人们参观的最亮“看点”。 新学员中有“爸爸妈妈” 由于英国人口相对较少,为了尽可能地网罗人才,英军学院采取了不少放宽招生条件的措施。年龄18—31周岁的大学毕业生、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在役士兵均可自愿报名,男女婚否不限。 利用在军官餐厅就餐的机会,我就生员方面的一些问题与英方进行了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我问基础训练部主任鲍文曼上校:“30岁上下的学员,有可能已经结婚,甚至做爸爸、妈妈了,你们对他们怎么管理?是否允许学员和家人团聚?” 鲍文曼上校说:“我们对新学员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新生入校后的前4周不允许回家,从第5周开始,才允许他们在周末与家人团聚。” 看到我对学员管理问题感兴趣,鲍文曼上校反问:“中国初级军校招收已婚学员吗?”“不招,”我回答。“为什么?!”他惊讶地追问。我思考了一下告诉他:“中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军队院校选材余地大,即使不招收已婚青年,一样可以招到很多条件很好的学员。” 鲍文曼上校听后先是眼睛一亮,显得十分羡慕;继而摊开双手、耸耸肩,流露出无奈的神情。 不发文凭 只授军衔 英国空军的军官无论是飞行军官还是地面军官,都统一由皇家空军学院负责基础训练。也就是说,皇家空军学院是进入空军军官队伍的唯一通道。英国皇家空军学院与其他军队院校一样,只实施专业训练,不搞学历教育;虽是正规的军事院校,但不给学员发文凭、授学位。 学员被录取到学院后,先进行为期6个月的队列、体能、基本技能和领导才能等军官基础训练。合格的大学与高中文化程度的学员,分别被授予中尉和少尉军衔。然后,根据培养方向,部分地面专业学员离开学院,到其它地方继续学习;飞行学员留下学习飞行,经过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飞行训练,3—4年后真正成为一名能够升空作战的飞行员。 为了提高军官的文化程度,英军把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高等教育紧密结合,采取“借鸡下蛋”的办法提高军官学历层次。高中文化程度的学员入伍后,按空军培训计划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通过参加地方大学的远程教育取得大学文凭。现役军官的研究生教育,也主要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实施,或者是皇家空军学院与地方高等院校联合培养。 教室中挂着的中国格言 在初级军官训练系参观时,我发现该系有的教室墙上端端正正挂着的木牌上写着:“Giving one a fish is only for a mealbut teaching one to fish can benefit one for a life. ——Chinese proverb”。在场的几位既懂英语又懂汉语的朋友经过商量后认为,应该将其翻译成“授之予鱼仅够一餐享用,授之予渔能供一生之需。——中国格言”。在异国它乡读到外语的中国格言,亲切感、好奇感油然而生。于是,围绕这句格言,我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陪同参观的系主任格拉姆·博韦尔曼上校解释说:“30年前,我在这里当学员的时候就看到这句格言挂在那儿。恐怕它还要一直挂下去,因为再也找不到哪句格言能像这句中国格言那样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对于一个人而言,院校教育是短暂的。因此要在短暂的教育中留下更多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既要给学员“鱼”吃,更要教会学员“打鱼”的方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皇家空军学院在培养人才中,把专业训练与提高领导管理能力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既打牢技术和战术基础,更注重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听了格拉姆·博韦尔曼主任的话,我想起前两天在参观基础训练室外课时看到的一幕。当时我一走进练习场,就远远看见十几名学员在一名女教官的组织下进行训练。只见那教官口令洪亮清晰,手势干净利落,指挥井井有条,显得很自信,俨然一个老教官的作派。走近一看,那女教官原来是一位只有19岁的女学员,入伍还不到一个月。 据英方人员介绍,他们在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方面有一整套的措施。除了在基础训练阶段向学员系统传授领导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外,他们还大量运用“事件训练法”,由教官确定任务和条件,学员担任“指挥官”组织实施,分专题练习基本的领导管理能力。平时学员自我管理,并轮流在所属训练机构中代理一定的领导职务,组织管理训练,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领导管理能力。我在练习场看到的那位女学员,当日代理小队长,由她组织本小队的训练,并管理日常事物。 校园弥漫着“火药味” 尽管皇家空军学院在英军飞行人才培训中主要承担基础训练的任务,但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是感受到了贴近实战的浓浓“火药味”。学院把“为提高皇家空军战斗力服务”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和目标,每个训练阶段都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紧密结合实际对目标进行具体化。校方在基础训练阶段提出,要使飞行人员具有军官基本能力、素质和共同专业基础;在飞行训练阶段提出,要使飞行人员具有扎实的技战术基础、作战意识、战术素养、决策能力、管理才能和团队精神。 学院在飞行人员培训的不同训练阶段,都相应安排了战术基础和战术训练的内容。在军官基础训练的6个月中,校方安排了作战研究课程。通过研究本国空军近年参加的马岛之战、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等典型战例,培养学员关注战争、研究战争的兴趣、能力。在飞行训练中,战术训练安排得比较早。学员在初级和基础飞行训练阶段,就开始进行少量的战术基础课目训练。越往后面的飞行训练,战术课目占的比重就越大。 皇家空军学院使用“鹰”式飞机进行高级飞行训练,其战术课目占一半以上,其中使用机载武器进行空战和对地攻击训练占三分之二。我到“鹰”式飞机训练基地参观的当天,他们正在组织对地攻击训练,靶场就设在跑道外侧。访问团刚一下车,就看到3架“鹰”式飞机以密集队形起飞,像离弦的箭射向苍穹。它们很快又从远方呼啸着扑来,在接近靶场的刹那间,闪电般地做了大角度急转弯俯冲、投弹、跃升等一连串动作,扔下炸弹迅即扬长而去。空中滚动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地面腾起了一柱柱浓烟,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那气氛真有点让人窒息。 英国皇家空军学院的训练考核,也是采取近似实战的方法。基础训练结束时,学员虽然入伍仅有半年时间,却被送到驻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军事基地参加“维和”演习。演习的课题和方案根据世界上的热点问题拟定。我到学院访问的时候,2003年的第一次“维和”演习正在进行。课题是伊拉克问题,任务是营救跳伞后被俘的飞行员。所有“指挥官”都由学员担任,考官根据各人的表现评定成绩。学员在学院的整个训练结束后,一般还要被安排到沙特、马尔维纳斯群岛等海外军事基地,一方面在一线检验训练质量,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其战备意识和战术水平。 声明:《世界新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