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包饺子·捞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2日23:17 城市快报 | |||||||||
-斐然 天津有句俗语:“好吃不过饺子,舒服莫过躺着。”由此可见天津人对饺子的独钟之情。包饺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件大事,阴历除夕不吃饺子就不算过年,而且还得有荤有素。成年在外奔走的人这一天也一定会赶回家,吃这顿团圆饭。此外,过生日前夕叫“催生”;新夫妇第一口吃的饺子叫“子孙饽饽”;迷信上供和祭祖也一定少不了饺子。大商
在贫富之间吃饺子的差距表现在馅上。穷苦人家用白菜帮子剁馅;中等家庭用羊肉,掺以应时蔬菜,夏天喜欢用韭菜;最讲究的富户人家的饺子馅是三鲜的,用肉、海参、虾仁、鸡蛋和成,煮熟后蘸着醋吃。这种大众化食品上不得大饭庄席面,只有二荤馆以下的小饭铺才供应。 由饺子衍生的另一种食品就是盒子,上下两片夹馅包成圆形或者半圆形,烙到半熟之后用油煎,这在当年属于高级食品,只有当时的大宅门和大商号才做得起。过年正值寒冬腊月,讲究用韭黄拌馅。那时候还没有大棚和暖室,从丰台运来的洞子货卖到大年一元一个,比猪肉贵两三倍,一般百姓当然不敢问津。无论如何比起灌肠汤包、广东虾饺,天津饺子确实逊色,无怪乎南方人讽刺天津饺子吃多少都是一个味。 说到捞面,看起来简单,其中文章可不浅。以前的面条是从面铺买来的,天津人不会抻面。最早的切面是人工用杠子压成一尺宽的长幅面片,然后叠起用刀切成细条。上个世纪初轧面机出现后才改变了原始的操作方式,但是仍习惯称之为切面。天津人每逢祝寿、年节,甚至是什么高兴的事都要吃顿捞面表示祝贺。 拌面菜可以说是丰俭随人,由最简单的花椒油、炸酱、打卤到四碟、六碟、六小碗、四大碗不等,开水烫过的白菜、菠菜、豆芽菜、豆角一凑合,就是一碟。所有的菜一律是典型的津味,大甜大咸,大盘大碗。最高级的是先上凉碟,不外乎松花、海蜇、腊肠、鸡丝拉皮、火腿一类的津味小吃;正菜都是捞面专用,包括炒虾仁、溜鱼片、焦炒面筋等。大碗一定有金银卤各一(也就是猪肉、鸡蛋、酱油打的深色卤和鸡丝为主不加酱油的浅色卤)、樱桃肉、烩海参、烩鸡丝等。高级席面不能上炸酱,忌讳出现“砸”字。捞面只限午饭,晚饭主食一定吃米饭。 此外,切面还是大众化的礼品,中等礼品多半是点心鲜货四色,重一点的就是烟、酒等。平民间应酬送礼经常是猪肉三斤、面条一坨。按照当时物价,一块大洋足以,所以大街小巷内切面铺林立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