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英向伊拉克移交权力专题 > 正文

安理会全票通过伊拉克决议 布什庆祝胜利为时尚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16:49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当地时间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一致通过了美英提交的伊拉克权力移交问题决议草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这份曾四异其稿的决议草案能够通过,将为伊拉克实现民主奠定基础,而且就中东整个地区而言,这一决议草案也将起到“促成变化的催化剂”。不过就在布什欢呼自己外交胜利的同时,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已经对决议草案提出了异议,分析家更是表示,伊拉克未来仍然存在变数,布什现在庆祝胜利未必为时尚早。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夏日特卖 全场1折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 安理会一致通过美英伊拉克决议案

  美联社报道说,8日美英第4版决议草案是在各方的妥协中通过的。作为主要反对方的德国和法国最后放弃了对美英草案的修改意见,从而终止了两周以来安理会内部在决议草案上的分歧。在决议案通过后,各国外交官纷纷对美国在讨论议案中所体现出的灵活性表示欢迎。

  在各方的妥协下,通过的伊拉克新决议案给予了伊领导人控制自己安全部队的权力,并在美国发动像围攻费卢杰这样的“敏感军事进攻行动”时具有发言权。由于美英方面的反对,决议没有加入伊拉克人有权否决美国领导的联军部队发动军事行动的条文,不过法国驻联合国大使萨布利埃表示:“我实在无法想象,联军部队会对伊拉克主权政府的意见持有异议。”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则指出,关于伊拉克主权政府这一否决权的讨论表明,安理会各理事国已摒弃一年前在伊拉克战争上的分歧,开始帮助伊拉克人民“掌握自己的政治命运”。安南说:“很显然,我们(联合国)到现在还没有进入伊拉克。(伊拉克未来)自由和公平的大选……将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安南同时指出,为了使大选能在2005年1月顺利举行,伊目前的安全形势必须得到改善。

  这份新决议案还清楚阐明了伊临时政府的权力,以及它面对的种种限制。决议还授权美国领导的联军部队继续留在伊拉克,帮助确保伊拉克的安全,不过伊拉克政府有权在任何时候要求联军撤出。美国同时在决议案中同意,将根据“伊拉克政治进程的完成程度”来决定联军的撤出时间。

  法国外交部长巴尼耶则表示,法国提出的很多建议最终都被采纳到了新决议的最终文本之中,法国一直希望能明确界定新的临时政府和联军之间的关系。新决议为此把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给联合国的信件作为决议附件,从而解决了对临时政府和联军的关系进行界定的分歧。

  巴尼耶还称赞围绕决议案展开的磋商工作是在伊拉克议题上“第一次真正的对话”。他说:“美国人很清楚,在好几个月的军事行动之后,武力和军事攻势并没有解决问题。”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将决议案通过一事称为“新伊拉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布莱尔说:“我们都希望将过去的分歧置于身后,为了一个现代、民主和稳定的伊拉克而联合起来。这样做得益的不仅是伊拉克人民,对于中东地区以及全世界都是有好处的。”

  *** 布什急不可待地庆祝外交胜利

  对于决议案能够通过,最高兴的人莫过于美国总统布什,他甚至在表决前不久就宣布自己此次获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他在西方八国集团(G8)首脑会议举行前对记者表示,安理会一致通过美英的决议案将向全世界传递这样一条信息,那就是安理会所有理事国都“对联合行动起来,保证伊拉克的自由、和平和民主兴趣十足”。布什说:“这些国家都了解,一个自由的伊拉克将是推动更广阔的中东地区出现变化的催化剂,而中东地区的变化将是赢得全球反恐战争的重要部分。”

  不过分析家指出,虽然其他安理会成员国对布什的决议案投了赞成票,但这离布什原先的期望值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在谋求其他国家军事支持这一问题上,就连G8集团内部的法国、德国、俄罗斯和加拿大4国都已经宣布,它们将不会向伊拉克派出一兵一卒。

  尽管无法获得外国实实在在的军事援助,但此次美英决议案的通过仍然为新成立的伊拉克临时政府赢得外部世界承认,安定国内混乱局面争取到了时间。临时政府希望通过该决议案,使自己具有其前任伊临时管理委员会所不具备的合法性,更好地去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援助。

  伊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祖巴里则在纽约预测,新决议案的通过将使美国领导的联军部队除掉被扣在头上的“外国占领军”的帽子,从而使伊国内的安全形势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伊外交部顾问伊斯特拉巴蒂则在评价决议案获得通过一事时表示:“我们已经完成了自己这部分的工作,我相信国际社会今天也完成了它们这部分的工作。伊拉克人有责任重建自己的国家,也有责任防止暴政再次出现。我们将欢迎国际社会的帮助。”

  *** 中国:新决议掀开伊拉克历史新篇章

  在安理会一致通过美英伊拉克问题新决议案之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也对决议通过表示欢迎,指出这一新决议掀开了伊拉克新的历史篇章。

  王光亚指出,新的决议案是“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里程碑”,标志着伊拉克政治进程即将迎来新的历史转折,标志着联合国与伊拉克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将有助于推动实现伊拉克的稳定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安理会的权威和作用。

  中国政府希望在伊拉克人民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鼎力帮助下,伊拉克临时政府能够不辱使命,尽快设法稳定安全局势,推动实现全国和解,如期举行公正、自由的大选。王光亚大使说:“我们坚信,伴随着占领的结束和主权的移交,伟大的伊拉克人民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早日重新走上和平、民主、发展之路,并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王光亚同时为安理会在回应伊拉克人民呼声过程中再次团结在一起表示欢迎,并高兴地看到,决议吸收、采纳了包括中方在内有关各方提出的许多建议,体现了“主权在伊、伊人治伊”的政治原则,决议内容比以前的案文有了较大改进。

  *** 库尔德人、什叶派围绕过渡宪法起纷争

  不过,祖巴里要在新决议中加入伊拉克过渡宪法内容的提议在审议中遭到否决,这让伊拉克国内主要势力之一的库尔德人感到非常愤怒。两个主要的库尔德政党已经威胁说,如果联合国不再决议案中加入过渡宪法的话,它们将不会加入新的伊拉克政府。

  库尔德爱国者联盟领导人塔拉巴尼和库尔德民主党领导人巴尔扎尼已经分别致信联合国,就过渡宪法一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信中,库尔德人表示过渡宪法保证了自己的部分权利,比如说在伊拉克实行联邦制度,能够对临时宪法实行否决权等等。

  伊拉克国内另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什叶派穆斯林则对过渡宪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伊拉克什叶派最高领袖西斯塔尼致信联合国,表示安理会如果将过渡宪法列入新决议,将“违背伊拉克人民的意志”。

  在西斯塔尼看来,这份过渡宪法不是由伊拉克人民选出的委员会制定的,而是在外国占领伊拉克的环境中出台的,因此它直接影响到了明年初举行的全国大选,以及未来的伊拉克永久宪法。而且什叶派在伊拉克人口中占据多数,在萨达姆统治时期一直受到压迫。如果给予库尔德这一少数民族否决宪法的权力,那么什叶派穆斯林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

  *** 伊拉克未来仍有变数

  虽然说安理会一致通过美英新决议案对于布什和布莱尔而言是一个重大胜利,但伊拉克的未来究竟是变好还是更糟,还要看以阿拉维为首的伊拉克新临时政府的工作能力,但就阿拉维政府目前的表现而言,形势并不十分乐观。

  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国际社会在决议案中对伊拉克的祝福,以及那些华丽的外交辞令并不会让伊拉克反美武装的枪手和“人弹”们停止攻击。实际上,伊境内的抵抗势力会对尚处襁褓中的阿拉维政府发动更凶残的打击,来向外界表明伊拉克人对临时政府的反感。

  虽然纽约通过的决议宣言令人振奋,但这对于在伊拉克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将不可能在今年7月1日——伊拉克权力交接后的第一天——感到自己的生活出现了什么变化。虽然美国驻伊拉克最高文职长官布雷默将离职,但在巴格达市中心临时政府和美国大使馆周围,美军重兵警戒的场面也不会出现变化。

  华盛顿和伦敦希望,一个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临时政府能最终让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伸出援手,并期望在联军撤出伊拉克后,那些反美武装分子能自认为获得了胜利,从而让阿拉维政府度过难关。此外,在控制了本国武装力量之后,阿拉维政府将能通过丰厚的石油贸易收入赢得更多的朋友,并遏制其潜在的政治对手。

  美英相信,作为一个伊拉克人,阿拉维要比美国人更容易和伊拉克的部落长老、宗教领袖和前萨达姆复兴党势力进行沟通,来消除他们对于伊拉克未来的疑虑。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拉克安全部队将逐渐羽翼丰满,挑起负责国内安全的重担,保证2005年初大选进行,以及最终民选政府的上台。

  这些就是美英给伊拉克未来政治走向构筑的美好画面。不过英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表示,伊拉克重建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像美英领导人想得如此简单。而且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一步出错,很容易出现“满盘皆输”的后果。其中阿拉维的作用非常关键,他一定要让伊拉克人相信,他能够比“强大的美国人”,以及萨达姆·侯赛因更好地管理伊拉克,而且他必须让民众感到他是一个爱国者,而不是美国人的一个配角。(陈凡)

  相关专题:美英向伊拉克移交权力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援阿富汗工地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