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俄罗斯第一大石油公司大亨低调却不平凡的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03:35 信息时报


普京(左)会见阿列克别洛夫。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在鲁克石油公司总部大楼,阿列克别洛夫(中)主持召开股东会议。


  对于一部分俄罗斯金融寡头来说,现在可说是流年不利:普京政府要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对这些财阀动了真格。那些曾经在台前呼风唤雨的大亨们逐个消失。而对于另一部分亿万富翁来说,现在也许是当时得令,他们明辩时务、表现忠诚。鲁克石油公司的总裁瓦吉特·阿列克别洛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日前,有记者追踪采访了这个如今掌管俄罗斯第一大石油公司的大亨,向我们展示了他低调却绝不平凡的人生。

用UC免费发短信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谁最美超值大奖等你赢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尤科斯倒下 鲁克悄悄执牛耳

  背景

  俄罗斯富豪日子不好过

  在今天的俄罗斯,巨大的财富似乎意味着麻烦。2003年10月25日,俄当局以商业诈骗、偷漏税款、侵占国家资产等罪名将该国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拘捕。霍氏与普京总统的较量,成了去年下半年国际商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而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远远没有结束。分析认为,俄检察机关拘捕霍氏等人的目的之一是打击由大财阀势力主导的经济和刑事犯罪,惩治国内盛行的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削弱私人大财阀对石油的控制。普京政府对那些1990年代初私有化过程中靠巧取豪夺迅速致富的寡头阶层进行打压。虽然霍氏并不是第一个被对付的寡头,但他成为最典型的“出头鸟”。在此重压下,俄罗斯的寡头们人人自危,选择出走他国的不在少数。金融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选择流亡英国伦敦;曾经野心勃勃的媒体大王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则被迫贱卖公司的股权。目前,古辛斯基流亡至以色列,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

  尽管有流亡海外的巨富,但继续留在俄罗斯的也还有不少。根据今年俄文版《福布斯》的统计,留在莫斯科的亿万富翁有33人,比去了纽约的31人多一点。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巨富一般是受到公众和政治家的追捧的,但在俄罗斯却有着不同的情形。俄罗斯寡头的发家史可追溯到苏联解体之前。在当时短缺经济条件下,他们靠违法经营和私有化掘得了第一桶金。到苏联解体时,寡头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开端。而他们的真正迅速发迹,则是在俄罗斯宣布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全面实施向资本主义过渡以后。社会经济转型、私有化无疑是俄罗斯寡头产生的大环境。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快速形成,并产生了寡头。这些大财团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老牌财团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崛起,把握经济命脉,左右政局,成为对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力量。

  俄罗斯寡头崛起的方式和手段表明,他们是政治权利与垄断资本即权力与金钱高度结合的产物。资本与权力的结合原本是垄断资本发展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俄罗斯却得到了极端的发展。在叶利钦时期,政权与寡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对在大选中作出“贡献”的寡头投桃报李:委任几大寡头在政府中担当要职。而一些下野的政治家和政府部长,也几乎都能在寡头控制的大公司和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到普京执政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俄罗斯政府接连换了四届总理,每一届政府组成的台前幕后都少不了寡头们的参与。普京上任之初,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寡头与政权难解难分的局面。2000年以来,许多媒体在报道和分析普京政策的走向时,都把摆脱财团和寡头的影响、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看成是其实现振兴俄罗斯经济这一最高目标的首要任务,并把如何处理与寡头的关系看做是对普京政权的挑战。

  在莫斯科,最聪明的富豪是那些遵循达尔文进化论的大亨们——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尽量“躲在下面,表现忠诚”。在这些大亨中间,佼佼者是瓦吉特·阿列克别洛夫、俄罗斯能源巨头鲁克石油公司的总裁。据传阿列克别洛夫是俄罗斯十大富豪之一,估计40亿美元财产。在普京政府开始调查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前,阿列克别洛夫是霍氏的主要竞争对手。目前,鲁克石油公司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

  现年54岁的阿列克别洛夫,有着冷峻的目光、浓密的头发和健壮的体格,活脱就是美国电视剧《黑道家族》的主演。他操着低沉的嗓音说话,并不管你能否听的清,而你只能靠过去、认真地听清楚了。阿列克别洛夫有着自信的资本,因为他的公司拥有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一样多的石油储量,他旗下的员工多达10万人。

  这样一个大亨的办公室,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就像他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一样——有着很强烈的个人倾向。在鲁克石油公司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总部大楼里,阿列克别洛夫的办公室布置得十分奢华却不庸俗:没有什么豪华的家具,地板和墙壁上是切割得很有品位的浅色木料,朴实的红色真皮沙发和椅子(红色和白色是鲁克公司专用的颜色)。

  在一面墙上,有着一张立体的世界地图,有着鲁克石油公司的地方则用小灯泡标示出来:俄罗斯、沙特、伊拉克(1997年,鲁克公司终止了和萨达姆政府达成的开发西库尔纳油田的协议,现在,鲁克公司又开始和伊拉克政府进行协商,重新开发西库尔纳油田)、埃及和美国等地。

  在阿列克别洛夫的办公桌上,所有东西都整整齐齐,他讨厌凌乱。桌后面的墙上悬挂着俄罗斯的双头鹰徽章。在他的办公桌上,有着一张很引人注目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并不是他的妻子或儿子,而是现任总统普京。从这一点,你可以隐约看出阿列克别洛夫的处世原则。

  阿列克别洛夫说:“政治离我很近,但参与政治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不能避开政治,但我没有个人野心。我和政治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帮助国家和帮助我的公司。我和普京先生并不亲近,但我很尊敬他。”

  目前,阿列克别洛夫,包括其他大亨们,行事的准则是尽量低调,避免引起其他人对他们巨额财富的注意。阿列克别洛夫佩戴的手表,不会吸引旁人的眼光;他的袖口,通常都扣得严严实实。很少人看到过他情绪外露的时候;他生活得很简单但决不马虎。

  像其他亿万富翁一样,阿列克别洛夫外出时,他那辆防弹奔驰车的前后都跟着荷枪实弹的保镖车队。尽管他外出时也会乘坐公司的喷气机,但在他的停车场上,并没有波音客机这种庞然大物(前不久,一名俄罗斯大亨订下一架波音767,并装有反导弹系统)。总之,阿列克别洛夫尽量表现得不引起公众的太大注意。

  但很明显一点是,阿列克别洛夫只是不愿意引起俄罗斯国内政客、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但他还是很愿意提高公司的国际声望,因为鲁克公司已开始一系列的国际项目。他的低调是很有针对性的。他十分清楚目前自己在俄罗斯的现状,他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现在他知道要“自我抹黑”。

  记者曾问过阿列克别洛夫为何不像其他大亨一样在政府中谋得重要职位。面对这个问题,阿列克别洛夫显得稍有兴趣,他轻快地回答:“我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范围,我很满足现状。除了在石油领域,我对其他没有野心。我并不适合做台前的表演者,给公众什么意见,这不是我的特长。”

  记者对于阿列克别洛夫一直保持冷静的外表存有疑惑:在没有记者在场时,他会不会对侍从扔烟灰缸?会不会在别墅里狂欢一夜?对于这个疑惑,记者采访了鲁克公司董事会的马克·莫比尔斯。对这个问题,马克先是大笑了一会,然后他说:“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我不记得他曾经做过什么你说的‘很有趣的’事,或反常的行为。他是个很‘驯服的’人。”

  阿列克别洛夫 从小就知道石油的价值

  现状

  石油是俄罗斯经济的双刃剑

  如果不了解俄罗斯经济对石油的倚重,那就很难理解普京政府对寡头们采取的打压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是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只是排第二。每天1200万桶原油的产量是苏联经济的主要支柱。

  苏联解体以后,石油的产量跌落至原来的一半。普京政府上台后,首要任务就是振兴经济。近年来,源自国际石油市场环境的变化,俄罗斯的石油工业正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今年第一季度,俄石油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达到616.8万吨,创汇112.7亿美元,堪称当前俄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但对俄罗斯来说,石油工业始终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它一方面为经济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不稳定因素,导致加工和非出口部门缺乏竞争力。石油工业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多大分量?油价变化对俄经济走势到底有多大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0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这一数据不仅说明了能源出口对俄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俄经济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风险高出了许多。世界银行新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油价保持平稳的年份,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从未超过5%。俄2003年创造了7.3%的高增长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油价平均上涨了15%。扣除油价因素,俄罗斯现实经济增长率在4.5%至5%之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如果出口石油的价格平均每桶上涨1美元,俄国内生产总值就将提高0.35%。不过,油价永远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它降到每桶7美元以下,俄罗斯经济将陷入停滞。

  就当前的世界形势而言,拥有强大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并非经济落后的象征,相反它是俄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张“王牌”。俄罗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不是削弱石油天然气工业,而是开启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其他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部门来实现经济多样化。

  除了“石油经济”,贫富悬殊、财产过于集中是俄罗斯经济的另一大特征,这就是“寡头经济”现象。虽然俄全国范围内还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20多位俄亿万富翁却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占据着显赫的位置。

  客观地讲,财产集中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对俄罗斯经济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由于股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财产集中被视为解决企业内部利益纠纷的唯一有效途径。企业和行业一级的财产集中还有助于吸引投资,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但寡头却对国家经济政策施加了极大的影响,在地区一级政权和资本嫁接的现象更为普遍。

  可以想见,如果寡头们失去了对这些原材料的话事权,那么他们对政府的影响力将降到最低。这也是为何普京对金融寡头采取打压的政策受到大部分俄罗斯中产阶级和国外资者的欢迎:政府拿回对资源的控制权,等于给了别的投资者最大的机会。

  瓦吉特·阿列克别洛夫从小就清楚石油的价值。1950年,他出生在阿塞拜疆的巴库。那时,阿塞拜疆是苏联石油工业的中心。阿列克别洛夫的父亲尤素福是一名石油工人,他在阿列克别洛夫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阿列克别洛夫的母亲现在仍在世。小时侯,阿列克别洛夫是个好学、不大爱玩的孩子,据说,他姐姐为此专门命令他出去玩。阿列克别洛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阿塞拜疆石油化学学院,随后他开始里海边研究石油岩石。他的钻探工具非常简陋,除此外,他还得应付恶劣的天气和其他意外。有一次,钻塔突然发生了井喷,把他一下子喷到波涛汹涌的里海,还好他泳术了得,不至于葬身海底。

  阿列克别洛夫不单止坚强,他还很聪明。上世纪70年代在西伯利亚西部发现新的苏联石油主矿脉时,阿列克别洛夫想办法在科加林附近经营一个新的油田。关于那时阿列克别洛夫的故事,还有不少流传到现在,其中一个是:油田上的一条输油管突然破裂了,维修工都不敢接近,因为些微的火花就能引发大爆炸。这时阿列克别洛夫走过去,坐在输油管上,然后叫工人来维修。

  1989年,阿列克别洛夫被推荐到莫斯科,他成为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能源部长,那时他还不到40岁。现在看来,他上任的时机非常好。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决定打开国门,欢迎国外投资。西方的石油公司开始进入莫斯科。1990年,英国石油公司(BP)邀请一队苏联石油考察小组访问英国,阿列克别洛夫奉命组建代表团,他选了自己当代表团的团长。

  当时BP的一名管理人员朗多·法尔博格对记者说,其实是阿列克别洛夫安排了访问的行程。他很认真地询问BP的管理人员,一个现代的石油公司应该是怎样建设的。朗多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当他带着来自莫斯科的代表人员参观BP的油田时,他们感到很疑惑:因为以他们的经验来看,油田怎么可以这么干净和安静。朗多说:“开始他们拒绝相信石油就是从那里生产出来的。他们以为那只是西方的一种宣传手法。我叫他们把手放在输油管上,这样他们就可以感觉到石油的流动了。”

  朗多还注意到他的参观者们经常相互间小声地讨论。几年后,他才明白他们的“大野心”。尽管那时还没预见到苏联解体,那些日后的亿万富翁也没想到自己会聚集如此之多的财富,阿列克别洛夫就已计划要掌控这个国家即将兴起的石油产业。但当时,阿列克别洛夫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够买布宜诺斯艾利斯酒店的一顿商业午餐。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全面实施向资本主义过渡。社会经济转型、私有化无疑是俄罗斯寡头产生的大环境。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出现了一个不受任何控制的自发市场形成时期。一些年轻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成为经济改革的“弄潮儿”,成为“新俄罗斯人”中的一部分。他们在证券、期货交易中大显身手,其中一些发展成为金融界的巨头。据俄罗斯社会学家的调查和统计,当今俄罗斯的政治精英和商业精英主要来自前苏联时期青壮派精英。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对于这些年轻的财阀,另一群体也冒了出来。在1992年以前,俄罗斯的官员就开始利用所掌握的权利占有和控制国有企业,这被称作官员自发的私有化。

  现在流亡到伦敦的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去年曾接受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记者的采访,他坦率地解释了他是如何赚得“第一桶金”的,“当时的政府并不相信资本将大行其道。你给政府一个官员一万美金,他就给你一个企业的头衔。他从没想过这个企业是私人的,他相信最后政府都能收回。”当时的法律为经济官僚开了绿灯,为国家财产的占有权集中到各企业厂长手里打下了基础。

  阿列克别洛夫也是这其中的代表。从英国访问回来后,他就着手为创建纵向联合的石油企业做准备。这个企业将集勘探、开发、提炼和销售于一身。建立多样功能于一身的石油企业,是阿列克别洛夫意识到让企业私有化不是唯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企业能赢利。

  1991年11月,在各部长集中召开了长达11小时的会议后,鲁克石油公司宣布成立。这时距离苏联解体只有几个星期了。这个公司拥有苏联石油产业的三大油田——兰格帕斯、乌来和科加林,几个精炼厂。鲁克石油公司的名字(Lukoil)就是取自这几个大油田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阿列克别洛夫也成为了鲁克石油公司的总裁。

  那到底谁真正拥有鲁克石油公司呢?答案很简单:没有人或是所有人。像其他脱胎于前苏联工业的企业一样,鲁克石油公司变成俄罗斯政府所有。到1993年,政府把鲁克转型成股份公司,公司内的雇员也持有不等的股权。

  当时在俄罗斯,持有这些股票的雇员认为它们是没有价值的。当一些没有实体的公司表示要购买股票时,工人们都非常乐意地把它们卖了出去。这些工人大部分很穷,急需金钱,他们也不了解其实向他们购买股票的这些公司背后的老板就是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比起工人来有着更长远的眼光,他们知道股票相当值钱。现在,我们仍不知道阿列克别洛夫是如何聚集到鲁克石油公司10.4%的股权的,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进行,付出了多少金钱。管理人员之一莫比尔斯说:“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如何操作的,我也不认为有人知道。”

  到了2002年,鲁克石油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阿列克别洛夫公布了他所拥有的股权。让很多财经分析家大吃一惊的并不是他拥有大量的股权,与此相反,他们觉得阿列克别洛夫的股份怎么这么少。

  比较起来,霍多尔科夫斯基拥有尤科斯三分之一强的股权;去年买下伦敦切尔西球队的阿布拉莫维奇,他拥有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差不多一半的股权。霍氏在召开股东大会时,有时会在最后一分钟改变开会地点,而不通知那些只拥有少量股权的小股东,这样,小股东们根本就没有了投反对票的权利。阿列克别洛夫把公司的所有权和其他相对没什么钱的人分担,包括公司的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投资者和工人。一个西方的投资银行家评价说:“他更平民化一点,也或者他意识不到自己可以拥有所有的股权。”

  相比起来,霍氏就非常有意识要掌控所有的股权。检察机关声称,1994年一个由霍氏和他的同伴掌控的公司用22.5万美元现金和承诺投资2.83亿美元,获得俄罗斯最大磷肥生产商Apatit化肥公司20%的股权。这些股权是在拍卖会上买回来的,但当时参加拍卖的4个投标公司都属于霍氏。也就是说,霍氏压低了的价钱买下了Apatit公司的股权。而且,当时承诺的2.83亿也没有兑现。

  而相比起来,Apatit公司的例子也可以说是比较“温和”的了。叶利钦在其回忆录《午夜日记》中也直言不讳地写到,在1996年的总统大选关键时刻,他遇到了对手极大的挑战,正是由于七大寡头的联合支持,他才击败对手当选总统。这个门背后的交易广为人们熟知。别列佐夫斯基曾理直气壮地说:“俄罗斯的大资本家当然要同政治家搞在一起!在政治家身上下赌注,这才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叶利钦当选后,对在大选中作出“贡献”的寡头投桃报李:别列佐夫斯基被委任为权力巨大的处理独联体事务的总统特别代表和地位显赫的国家安全会议的副秘书,波塔宁(“奥涅克辛姆”私人银行总裁)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一些下野的政治家和政府部长,也几乎都能在寡头控制的大公司和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俄国“休克疗法”之父,前总理盖达尔说:“在某种程度上,金融寡头认为他们自己就是俄罗斯真正的政府。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的确是真正的政府。他们很容易就能让某一部长下台,再任命一名肯服从他们要求的人选。”

  2000年7月,普京执政后不久,他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一次很著名的会议,他告诉与会的金融寡头,他们可以保持现在的商业现状,但再不能插手政治。盖达尔说:“大部分人表示同意,而他们现在仍然很富有很有影响力,也和政府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但有一部分人却公开表示反对。”

  阿列克别洛夫正是那些表示同意的其中一位。

  鲁克公司主席瓦勒里·格雷富尔说:“我们知道我们的界限在哪里。霍多尔科夫斯基则不清楚自己的底线,他越了界。他不了解当权力从叶利钦移交到普京手上时,事情已发生了变化,很大的变化。”

  打击寡头 霍氏充当“出头鸟”

  在1998年的时候,有7名正处于权利鼎盛时期的俄罗斯商人声称,通过旗下的公司,他们已经控制了本国一半以上的经济,并能左右政府政策。6年过后,他们中的两个人在外流亡,三人销声匿迹、一人被迫辞职,一人被政府扣押。

  寡头的危害

  按照西方分析家判断,在叶立钦卸任后俄罗斯的经济至少有60%%控制在了寡头手中,普京之所以冒险打击寡头,与当年叶立钦为了获得连任依附寡头是一样的,只是普京在2004年大选中依附的是为寡头掌控经济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俄罗斯民众。据法国中央银行调查,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黑社会流入法国的资金大约有100亿美元,而这只是能查出来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俄罗斯有60%以上的人口实际收入下降,40%的人口陷入贫困。尽管俄罗斯进口消费品很快充斥市场,但物价飞涨令普通民众无法问津。相反,由于社会经济状况恶化,疾病和凶杀导致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寡头们不仅将经济犯罪视为儿戏,还用金钱开道,把手伸向国家权力机关,为自己寻求政治保护伞或谋取重要权位,有的还受到西方的赏识和庇护。去年被捕的俄头号寡头、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就是其中的典型。他被指控犯有诈骗、逃税和侵占国家财产等7项罪行,他还准备向美国公司出售俄石油公司的股份。霍氏资助当局的反对派参加议会选举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有报道说,他还打算通过多数议员推荐,出任总理和参加2008年的总统竞选。

  这其实是孤注一掷的赌博,霍多尔科夫斯基要么全胜,要么一败涂地。结果,就在霍氏的私人飞机在西伯利亚降落时,霍氏刚步出飞机就被俄罗斯的警察逮个正着。

  为霍氏辩护的首席律师安顿·戴尔想翻案非常困难,每次他在监狱和霍多尔科夫斯基见面,担心受到视像监控,两人传字条对话,一言不发,“就像电影里的情节”,安顿苦笑着自我调侃。

  明白到大势已去,霍多尔科夫斯基向普京认错请罪。他发表几封公开道歉信,承认自己非法积攒财富。他甚至呼吁俄罗斯民众支持普京,但这招用来讨好普京似乎并不奏效。

  因为普京绝不允许导致俄罗斯倒退回从前,为此,他将不惜一切手段,消除不稳定因素。在普京周围为其出谋划策的智囊团同样是铁腕人物,他们中许多是普京过去在克格勃工作的同事。

  普京与寡头的关系

  2004年总统大选之前,对普京的第一个任期作总结再次成为俄国内政治讨论的重要话题。尽管俄国内有媒体评论,没能与寡头达成共识是普京本任期的主要失误之一,但在俄罗斯现有国情下,当局与寡头之间恐怕只能是一种对抗与合作的关系。

  一方面,普京在打击寡头非法行为方面态度非常强硬,坚决阻止他们过度参政,使国家从寡头和利益集团的挟持下摆脱出来,让国家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从2000年首先整顿传媒,将矛头指向最大的、并和政府当局最不合作的传媒巨子——古辛斯基及别列佐夫斯基开始,到2003年7月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连续对尤科斯石油公司展开调查曝出大选前的政治风波,都是普京整肃寡头的具体行动。

  另一方面,在整肃寡头的同时,普京在施政过程中也不得不争取这些财阀的支持,否则他将很难顺利地推动自己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甚至无法坐稳总统宝座。目前,寡头势力盘根错节,力量强大,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命脉暂时很难摆脱他们的控制,俄罗斯政府对此不能不忌惮三分,因此只能循序渐进地实现经济改革,不敢操之过急。财阀们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谋取更高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染指政治。俄罗斯执政当局与寡头之间的恩恩怨怨,真可谓扯不清,理还乱,普京对俄罗斯寡头的策略是现实条件下的现实选择。

  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他对待寡头的策略。他说:“国家手里握着一根橡皮警棍。这根棍子只能使用一次,但一下就会击中脑袋。我们只是牢牢地把它抓在手里,让人们不可小看它。等我们真被惹恼的那一天,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它,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要挟国家。”

  从根本上讲,普京决心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这是与寡头利益背道而驰的,但要最终制伏这些财大气粗的金融寡头,仍然是普京面临的长期任务。

  从古辛斯基到霍氏到……

  其实,除了霍多尔科夫斯基之外,在俄罗斯还有一些富可敌国的商界“寡头”,近年来,他们也纷纷被普京政府挑落下马。

  在1998年的时候,有7名正处于权利鼎盛时期的俄罗斯商人声称,通过旗下的公司,他们已经控制了本国一半以上的经济,并能左右政府政策。6年过后,他们中的两个人在外流亡,三人销声匿迹、一人被迫辞职,一人被政府扣押。

  考虑到寡头插足政治和官商勾结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普京总统执政伊始就为他们制定了依法经营、不准参政的游戏规则,并对有劣迹的寡头进行司法审查。

  首先,俄总检察院以涉嫌诈骗和侵吞国家财产罪,拘留了“大桥媒体集团公司”总裁、传媒大亨古辛斯基。此人潜逃国外后,俄总检察院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进行全球通缉。俄检察机关的另一个重点惩治对象是专和当局唱对台戏的别列佐夫斯基。他曾任伏尔加汽车营销公司总裁、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和国家杜马议员,不仅拥有巨额资产,还是多家媒体公司的控股人,同当局闹翻后流亡海外,后因涉嫌诈骗和洗钱等经济犯罪被通缉。

  普京多次重申,俄领导人今后仍将同贪污等犯罪行为作斗争,不管犯罪者的官职有多大,财产有多少。而且,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不能以某种方式主导管理机关。普京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对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事件的最好注解。普京拿霍氏问罪,一方面是杀一儆百,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显示他重整国家纲纪的决心。因为在他看来,遏制寡头势力、打击经济犯罪和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是实现自己“富民强国”战略目标的必要前提。

  霍多尔科夫斯基落马了,但这场“整顿国内秩序”的战役并未结束。俄总检察院已要求在叶利钦时代担任过第一副总理的著名寡头波塔宁,归还对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实行私有化时获得的1.4亿美元非法收入。前尤科斯-莫斯科公司总裁沙赫诺夫斯基也被指控犯有逃税等罪行。可以预料,在这场法与钱的较量中,不管国内一些人如何反对,也不管美国人说什么,普京都将义无反顾。

  重振俄罗斯 阿氏与普京目标一致

  阿列克别洛夫,与普京有相似之处,却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不同。阿列克别洛夫与普京都是从小在前苏联环境下长大的人,前苏联时期的理想精神在他们心里刻下烙印。阿列克别洛夫的“全球计划”、创办鲁克石油公司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都可以说明一件事:阿列克别洛夫的理想与普京一致,就是要重振俄罗斯的辉煌和威望。)

  每次出国首先拜会俄大使

  在对付霍多尔科夫斯基上,普京的目标不仅要孤立他,还要控制尤科斯。7月底,俄罗斯政府开始逐步没收尤科斯财产,以填补尤科斯之前偷税漏税的帐目巨坑。假如这措施顺利的话,无疑是给其他的寡头一个明确信号:不要随便搞事,否则不仅被逮捕和驱逐,还会变得一无所有。

  这就是为什么另外一些家财万贯的富翁们最近在政治上小心翼翼,保持低调作风的原因。阿列克别洛夫,与普京有相似之处,却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不同。阿列克别洛夫与普京同属从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干部”,也保留从前作风。

  阿列克别洛夫每次到国外出差,每到一个地方首先拜会俄罗斯驻当地大使。大部分政治家都明白,与政府部门建立的良好关系有利无弊,而阿列克别洛夫在这方面上走得更远。鲁克石油公司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可由以下事例看出:2003年,阿列克别洛夫访问美国曼哈顿一个加油站,同去的还有俄罗斯总统普京。

  鲁克石油的危机

  许多金融分析家批评鲁克石油公司的“全球计划”好大喜功,着眼点不是增加生产利润,而是花大钱办“形象工程”,提升鲁克石油公司的声望,提高俄罗斯的声望。阿列克别洛夫曾经在公共场合宣布:“国家利益和公司利益不可割裂,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家好,公司就好!”

  但后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寡头们要成功经营企业,不能光靠政治关系,还要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阿列克别洛夫的鲁克石油公司由于相对忽视生产效率,而被俄罗斯投资大鳄威廉·布罗德盯上。布罗德出生于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布罗德作为银行家来到了俄罗斯,任职萨洛蒙兄弟公司备受赏识,之后成立自己的基金会——Hermitage Capital Management,现在资产达到15亿美元,是俄罗斯最大的投资基金。

  《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布罗德时,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散放着一堆关于鲁克石油公司的研究报告和文件,里面大概内容说鲁克公司只有一幅华美空壳,内里却严重亏损。报告称,鲁克公司去年由于效率和体制问题白白浪费了10多亿美元。一份长达15页的调查报告指出,鲁克石油一共拥有160多家子公司和600多家加盟机构,庞大的机构催生许多暗箱操作和腐败经营。

  鲁克公司的石油产量增长比起业内其他竞争者低,其出产每桶原油的含量也比行业标准低,而鲁克公司的纯利润,每桶算来比尤科斯几乎少一半。不过鲁克公司把高成本的原因解释为公司的“全球计划”,而不是效率问题。至于减缓石油产量增长的原因,则是因为鲁克公司避免耗尽石油储量。

  比起以前,鲁克石油公司的股价不如以往活跃,但荒谬的是,从中受害最深的不是其他人,而是鲁克石油最大的股东——阿列克别洛夫。阿列克别洛夫似乎也意识到危机,两年前,他宣布开展一项重组机构和降低成本的计划,但被许多分析家斥为无效低能。他们认为阿列克别洛夫只会空喊口号,缺乏把计划执行到底的魄力,而且他缺乏霍多尔科夫斯基捕捉商机的敏锐眼力。

  当记者在阿列克别洛夫面前提起霍多尔科夫斯基当年经营尤科斯,所采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经营手法在商界被津津乐道的时候,阿列克别洛夫显得很不屑:“你所谓的低成本是怎样的概念?偷税漏税吗?当然喽,不交税可以改善一个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但是我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鲁克石油和苏尔古特(俄罗斯一个规模稍小的石油公司)所交的税,比其他所有石油公司纳税加起来都要多。这可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记者又向阿列克别洛夫提出布罗德所针对鲁克公司的腐败问题,这时的阿列克别洛夫显得些许动怒:“腐败现象存在于所有公司,关键是如何修正它。鲁克石油在反腐败上做了许多工作。我们所有的财务表和文件都经过独立审计公司的审查,一切都是见得人的。你在西方国家同样能找出一大串腐败现象,希望你在评价一个公司是否腐败时根据它的行动,而不是根据它所在的国家。”

  阿列克别洛夫特意提到了几个反例——美国安然、泰科和世通这几个爆出大丑闻的企业巨头,它们虽然在美国,同样也有惊天的造帐假帐丑闻,“而且,我相信这只是美国国内企业腐败现象的冰山一角”。

  身为“石油人”倍感自豪

  《纽约时报》记者贴身追踪阿列克别洛夫的日常行程,甚至跟随他到阿塞拜疆出差。阿列克别洛夫的私人停机坪跑道上停靠着他的小型飞机——猎鹰900,驾驶员在临行前进行最后一次安全检测,一个美丽的俄罗斯空姐正往飞机里搬运鱼子酱和鲟鱼以备食用,全部食物用精美的陶瓷盛着,让人胃口大开。鲁克石油斥巨资购买了几架私人飞机,其中猎鹰900就花费了3000万美元,里面机舱布置舒适,全部采用真皮坐椅和乳酪色沙发。

  鲁克石油公司在莫斯科有一个专门飞机场,阿列克别洛夫由装备精良的私人护卫队送到飞机场。这次到达的目的地是位于莫斯科南部的阿塞拜疆。阿列克别洛夫在飞机上没闲着,身前的一张小圆桌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阿列克别洛夫其中一个助手交给记者一份阿氏当日行程表,厚厚一叠竟然超过45页。看完文件后,阿列克别洛夫开始用餐。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是阿列克别洛夫的出生地,这次去巴库,对于阿列克别洛夫来说,就像回娘家一样。飞机经过巴库上空时,阿列克别洛夫透过机舱玻璃细细凝望,仿佛和巴库第一次相见。

  记者好奇地问阿列克别洛夫为何如此专注时,他说:“我第一份与石油有关的工作就是在这里开始。我大学毕业后就在石油公司工作,在巴库,成为一个‘石油人’是很自豪的事情。巴库是一个为石油而生的城市,就像美国的休斯顿,在这里,到处都是石油,像流着黄金一样的土地。”

  当阿列克别洛夫步出飞机,迎接他的是阿塞拜疆国有石油公司的总裁,此外还有一个特别配备的护卫队负责护送阿列克别洛夫会晤阿塞拜疆总统。见过政要后,阿列克别洛夫到达当地的鲁克石油分部视察,并在那里受到类似苏丹的欢迎仪式。

  几十年前,阿列克别洛夫只是石油事业的小配角,如今数得上俄罗斯最富有的人之一。阿列克别洛夫与普京一样,他们都是从小在前苏联环境下长大的人,他们的思想和作风也遗留了前苏联时期的思想和作风,前苏联时期的理想精神在他们心里从小印下烙印。阿列克别洛夫的“全球计划”、创办鲁克石油公司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都可以说明一件事:阿列克别洛夫的理想与普京一致,就是要重振俄罗斯的辉煌和威望。

  本版编译 小茜 小朗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