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9-11事件三周年 反恐大业任重道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14:31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在第三个“9·11”周年纪念来临之际,很多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与一年前或是2001年9月11日甚至是冷战结束以后相比,当今的世界是更加安全了,还是更加危险?尽管志在以反恐牌打赢大选的布什政府给出了积极的答案,但现实却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在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的近三年间,全球总共发生了2929起与恐怖主义相关的伤亡事件。其中仅今年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有1709件,占到了袭击总数的58%。令人感到不安的是,不仅恐怖袭击越发频繁,杀伤力
回眸过去的三个反恐年度,人们会发现,在阿富汗战争获胜之后的近一年时间里,基地和其他恐怖组织似乎是陷入了低潮,而那时也正是反恐大军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但遗憾的是,布什政府却不合时宜地转移了打击目标,把几乎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倒萨上,在客观上削弱了反恐联盟,并使基地组织有了恢复元气的机会。更致命的是,伊拉克战争帮助国际恐怖主义找到了一面更具号召力的旗帜--反美旗帜。 与9·11次日法国人所说的今天我们都是美国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具有反美情绪的人已多得惊人。对此,不久前辞职的前中情局局长特内特表示:有关方面反美情绪的增长,以及基地组织破坏技术的广泛散布,使得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无论有没有基地组织的存在。在他看来,国际恐怖主义正在演变为一种受到基地组织激进思想影响的全球运动。布什政府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随着伊拉克战争的深入,在从摩洛哥到南亚地区的伊斯兰国家,美国的地位一落千丈。以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印尼为例,2000年有3/4的公众表示对美国怀有好感,但三年后的数字减少到了15%。 尽管布什政府一再宣扬打击基地组织的成果显著,并且也很有可能在合适的时候捕获本·拉登,但正如布什政府一名负责反恐事务的高级官员所说的那样:我们可能已经切下了基地组织的头,但它身体的剩余部分仍然运转良好,而且还长出了10个小一点的头。实际上,就连白宫也不得不承认,本·拉登的最大威胁可能在于,只要声称以他的名义采取行动,各地区组织就能够更好地招募人员并协调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拉登的死活已并不十分重要。 在我们谈论着恐怖主义国际化、网络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反恐战争正在表现出浓烈的心理战、神经战和信仰之战的色彩。从战略上看,国际恐怖主义充分利用了反美及反西方情绪、宗教冲突、民族矛盾,利用了弥漫在一些地区的绝望情绪,利用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传媒工具,利用了全球化中的负面因素。而从心理战的角度看,恐怖主义就像是一枚灵巧炸弹,瞄准着人类最脆弱的部位,它通过晴天霹雳般的打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施加最大程度的影响,不仅力求制造不安和令人惊耸的恐惧,更在努力动摇着公众对国家和公共机构的信任。从知己知彼的角度看,恐怖组织对民众心理和打击对象弱点的了解要远远多于现代国家对恐怖主义的了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也在客观上加大了打击恐怖主义的难度。 事实上,尽管反恐战争已经打了三个年头,但真正意义上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对国际社会来说,过去三年的反恐经验和教训是非常珍贵的,从饱受争议的伊拉克战争到强度不一的国际反恐合作,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和补救。 一个值得称道的变化是,在反恐战争中,不同寻常的盟友和联盟正在迅速集结,共同的敌人导致了不同寻常的联盟,同时也使曾经的敌对者变得亲近起来。而更为微妙的后果是,在国际恐怖主义阴影的笼罩和压迫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却并不易于觉察的机遇。或早或晚,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面临一种选择:要么一起抵制共同的敌人,要么一个个地失败,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将不仅有助于取得反恐战争的胜利,更将有助于国际关系走向和谐与双赢的局面。而这种选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挣扎在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还是欢笑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历史学家汤因比早在多年前就曾提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恐怖主义战争,而与前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的是,取得这场反恐怖主义的世界大战的胜利需要的依然是国际反恐战线的形成和强化,是以硬实力为后盾的软实力能量的集体释放,是开放经济、民主和法治的全球性发展,是更多的摆脱极端贫困和绝望的生活,是所有的大国和小国放弃歧见同舟共济。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 张国庆) 相关专题:“9-11”三周年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