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后对外政策走向:继续奉行单边主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6日08:58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本届美国大选在全世界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下,以现任总统布什的获胜而降下了帷幕。《纽约时报》指出,布什获得连任,共和党在国会两院占据多数席位,最清楚地确认了这样的事实:这是一个中间偏右的国家,虽然有分裂有派别,但是多数美国人还是团结在了布什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激励下,布什政府会继续推行现行外交政策,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为克服现行政策的某些缺陷所造成的困难和应对新的挑战,美国的对外政策也会相应做出适当的调整。·继续推行单边主义
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大选前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现有的国际系统结构和国际制度依旧无法从外部有效制约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可以预计,未来布什政府所推行的全球战略仍将是:力争保持其惟一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防止出现任何新的世界或地区性“霸权主义国家”,不容许任何这样的国家向美国的地位进行挑战或构成威胁,使美国继续行使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在布什的新任期内,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依旧是外交、安全政策的首要目标,布什政府将据此判定美国外交议事日程的先后顺序,根据反恐战争需要划定敌友。从共和党的政治理念来看,布什政府是继里根政府之后美国历史上最具保守主义色彩的政府,而这种保守主义在外交上被布什政府简化为单边主义,即在国际舞台上主张“美国例外论”,不顾其他国家甚至盟国的反对,采取单边行动。 ·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保持延续性 总统选举历来是美国对外交政策进行修正和调整的一个重要契机,它必将推动一些新的外交政策的出台。一般来说,在总统前四年的任期里,国际国内形势都会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同时,美国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也会发生一些变动,而选民也会在这一期间提出一些对于内政、外交政策新的诉求,而总统选举则为一些应对新形势、满足新诉求的政策的推出提供了动力和机会。 人事变化将是未来衡量美国外交政策变化幅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布什当选后,新决策核心的人选将对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决策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媒体报道称,早在大选揭晓前,布什已开始组阁计划。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国务卿鲍威尔可能在布什连任后离开,而替代他们的热门人选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和美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丹福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一职则很可能由共和党鹰派人物沃尔福威茨填补。如果这一猜测属实的话,美国的外交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延续性,新旧人选的变换将不会在操作层面上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布什政府将加大在朝核问题和中东问题上的力度,增大对朝鲜和伊朗等国的压力,并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弥补与盟国关系出现的裂痕。 ·如何对待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和复杂化的台海局势 这是布什政府必须审慎处理的重大外交课题。就中美关系而言,自1948年杜鲁门和杜威竞选总统以来,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首次对美国对华政策持大致相同的观点。这表明,无论保守派还是自由派,美国精英对一个繁荣而稳定的中国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从布什第一任期内的中美关系发展来看,通过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反恐斗争的促进,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些磨合后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恢复了稳定:在政治上,两国保持着密切而又频繁的高层交往;在安全领域,反恐为两国开辟新的合作空间;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两国之间的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地区安全事务上,两国在朝核问题上享有重要的共同利益,并共同建立了六方会谈的工作机制;在贸易方面,两国的经济交往进一步密切,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为此,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称中美关系正处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最好的时期”。中美关系将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框架内继续发展。 另一方面,共和党在此次竞选纲领中,虽然表示要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但仍然对中国进行了惯常的意识形态和其他方面的攻击。该纲领要求中国加快民主化进程,批评中国在军备控制方面未能尽责,并称中国进行军事扩张。这说明不论美国怎样宣称“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兴起”,美国仍会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消除所谓潜在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并没有发生变化。 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症结是台湾问题。长期以来,美国虽鼓励两岸进行“和平对话”,但却一直避免触及“统一”的问题;美国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但却反对片面改变现状。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立场,将会迫于台海紧张局势的升级而不得不变得逐渐清晰。(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 金威 博士)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 ||||||||